339期

【有情天地】

遠近高低各不同 地形

橫看成嶺側成峰, 遠近高低各不同。

不識廬山真面目, 只緣身在此山中。

          -宋.蘇軾〈題西林壁〉

在讚歎廬山景色千姿百態之餘,也寓意人對於事物的理解,常因本身是主觀者,往往不清楚全貌或來龍去脈,而為片面之見,如此作出的結論便難免失之偏頗了。

 

大文豪借廬山的地形變化,帶出含蘊深刻的哲理,果然令無數後人玩味再三,九百多年來,「不識廬山真面目」一句已成為點醒「當局者迷」之人的金句了。

 

人對於事物會受限於自己的認知,其實對於本身所在之處的地貌,有時也會因為觀看的角度有別,而產生不同的解讀,譬如地形的高低。

 

地形就是地表的起伏、形狀、輪廓等特徵。在地理學上,陸地的地形有平原、高原、山地、丘陵、盆地等,而海底的地形有大陸棚、大陸坡、海溝、海盆、大洋中脊等。 這些地形的分別大致上與高度、深度或坡度(即傾斜度)、平整狀況有關,而高度與深度以平均海平面為零公尺基準。

 

首先來看平原與高原,兩者都是陸地上表面平坦、寬廣的地形,劃分標準為海拔五百公尺,以下為平原、以上是高原。不過,兩者還有一點重要差異,即高原是隆起於地表的平地,周邊有明顯的陡坡為分界;平原則大多鄰近海洋或山地,若僅就陸地而言,平原其實是低窪之處。

 

由此可知,高度之別並不是高原和平原的唯一區分。某些高原其實並不「高」,甚至只有幾百公尺,但因周邊有陡坡,所以是高原,例如印度半島的德干高原,平均海拔為五百多公尺。甚至還有些高原的海拔低於五百公尺,一般這種「低」高原被稱作「臺地」,例如臺灣島北部的林口臺地,海拔僅約二百五十公尺。 有「低」高原,自然也有「高」平原。譬如四川盆地的成都平原,平均海拔為六百公尺,但它位於盆地西部,而盆地即是四周被山地所圍繞的平緩地形;換言之,成都平原是低窪之處,並不像高原是隆起之地,所以它是平原。

 

接著看海底的大陸棚與大陸坡,兩者都是大陸邊緣的一部分。大陸棚連結陸地的海岸線,逐漸向深海延伸,水深在二百公尺以內,地勢非常平緩,平均坡度約零點一度,即每公里才下降一公尺。在冰河時期,大陸棚會露出海面而成為陸地,直到冰河消退才被海水淹沒,譬如臺灣海峽絕大部分區域都是大陸棚,平均深度約五十公尺,因此直到一萬一千年前,臺灣海峽仍是陸地。

 

在大陸棚的邊緣,其地勢會急遽下降,一路從二百公尺降到三千公尺左右,平均坡度約四度,即每公里下降二十五公尺,此即大陸坡。由於大陸坡陡峭,海流侵蝕作用旺盛,所以經常出現海底峽谷,譬如大西洋西部的巴哈馬深海峽谷,其谷壁落差達四千四百公尺,若不論陸地或海底,它的落差可能僅次於喜馬拉雅山北麓的雅魯藏布大峽谷。

 

如今,雖然人類探索的腳步已踏遍了地球絕大多數地區,科技的進步也能讓我們虛擬實境,不過,若非親眼所見、身歷其境,單憑影音的感官刺激,有時仍難真正感受天地萬物之壯盛與奇絕。因此,不妨實地尋訪一下自然勝景,看看那些高低起伏的地形是如何形塑我們的地球。

地形一二事

  1. 地形雖然有各種類型,不過彼此並非截然劃分。就像盆地是四周高、中間低的地形,那麼周圍是山地,中間即是平原,所以盆地可說是複合地形。同樣地,高原上亦會有突出的高山和凹下的盆地,因此各種地形往往是相互交融的。
     
  2. 如眾所周知,地球最高峰是喜馬拉雅山的珠穆朗瑪峰,但這是從海平面起算的。若真正從山的底部(即山腳)起算,那麼山腳在太平洋海底的夏威夷茂納凱亞火山是10210公尺,而珠穆朗瑪峰只有5200公尺,甚至還不如非洲吉力馬札羅火山的5600公尺。

上一頁】【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