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39期

【專題企畫】

話龍 龍的文化

龍,鱗蟲之長。
能幽能明、能細能巨、能短能長;
春分而登天,秋分而潛淵。
           
-漢‧許慎《說文解字》

 

究竟「龍」是什麼動物?千百年來,似乎沒有人可以提出明確的答案。

龍行四海 無所不能
 

根據現代考古挖掘所得,在華北的史前遺址出土文物中,發現石塊堆砌成的龍形造像、龍形玉器或具有龍紋的陶器,經檢測大約距今八千年前至六千五百年前,顯示至少在新石器時代後期,龍的形象已經是華夏文化的一部分了。

 

不過,龍的原形是現在哪類動物呢?鱷魚、巨蛇還是蜥蜴……世人始終莫衷一是。其實,龍並不是完全憑空杜撰出來的,或許是因為先民認知觀點與今人不同,所以當他們首次見到某種獨特的生物時,便以自己的描述方式,再加入想像,增添元素,在眾人集體的創造下,衍生出如此神奇的動物。龍能上天下海、行雲布雨,在民間寓意吉慶、祥瑞,而古人更以龍為尊,將其作為帝王的象徵。

 

在中華文化中,龍已成為代表圖騰:我們期許自己的事業能鴻圖大展,「一登龍門」;也對下一代抱持著「望子成龍」的期待;而祝福他人好運連連、富貴有餘,也會以「龍鳳呈祥」來致意……雖然無人見過龍的真身,但牠卻融入我們的生活中,帶來喜福與聰慧的好運,化身為強大、積極的力量,鼓舞著大家奮勇向前。

飛龍在天 騰雲駕霧
 

對大多數人而言,龍是渺不可測的傳說,但古代典籍中卻不乏對龍之樣貌、特性的描繪,為牠的形象平添更多神祕的色彩。 例如:《管子.水地》提到:「龍生於水,被五色而游,故神。欲小則化如蠶蠋,欲大則藏於天下,欲上則凌於雲氣,欲下則入於深泉。變化無日,上下無時,謂之神。」意思是說龍的身上有五彩,性喜嬉戲,能隨心所欲,變換形體;變小時,猶如蠶一般;變大時,則能容納天地。而且牠可以飛上雲霄、潛入深淵,呼風喚雨,無所不能!

 

這段描寫,其實正是後世對龍的共同印象,前言所引之《說文解字》對「龍」字的解釋,基本上亦是如此。

 

至於龍的形貌,自古以來就有「九似」的說法,即九種動物合為一體的模樣。明朝李時珍在《本草綱目.鱗之一》中說道:「王符言其形有九似︰頭似駝、角似鹿、眼似兔、耳似牛、項似蛇、腹似蜃、鱗似鯉、爪似鷹、掌似虎,是也。」文中的王符是東漢的學者,而「蜃」(ㄕㄣˋ)是大河蚌。由此可知,大約在兩千年前,龍的外貌已經如同今日眾所周知的樣子了。

 

所以,雖然龍是一種想像多於事實的動物,但具體的樣貌在千百年前即已成形,世人若是以龍作為繪畫題材,也難以隨意造像,觀者的心中自有「神似與否」的標準。

 

唐朝張彥遠在《歷代名畫記》中便記載了一則畫龍的傳奇故事:梁朝的宮廷畫家張僧繇(ㄧㄡˊ)曾在金陵(今江蘇南京)安樂寺的牆壁上畫了四條龍,但卻沒畫上眼珠,其他人覺得奇怪,便詢問原因,於是張僧繇表示,若是畫上眼珠,那麼龍就會飛走了。旁人不相信,紛紛起鬨一定要他畫上去。張僧繇無奈,就為其中二條龍點上了眼珠,果然,瞬間雷電交加,只見這二條龍破壁而出、騰雲飛去,另二條未畫眼珠之龍卻仍留在牆上。

 

其實,故事雖然充滿了神話色彩,但其內涵卻是盛讚張僧繇的畫龍功力。眼睛是靈魂之窗,可以傳達人物的神韻、氣質和個性,往往一幅描繪人和動物的畫作,眼神的酷似與否,便能表現出主角的特質與精髓,使其活靈活現。所以畫上眼珠的這一筆,正是讓整條龍更加生動傳神的關鍵,於是「畫龍點睛」就被後世用來稱譽藝術作品令人激賞的亮點了。

 

蒼龍抬頭 欣欣向榮
 

龍不僅是各種藝術作品經常描繪的主題,在星象與天候上,牠也具有非常重要的象徵意義,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農曆二月初二日「龍抬頭」。

 

「龍抬頭」又稱「龍頭節」或「春龍節」,相傳為主管雲雨的龍王抬頭之日,換言之,就是這天以後雨水漸多,有利於耕種,而各種蟲類也逐漸甦醒、活動,俗諺云:「二月二,龍抬頭,蠍子、蜈蚣都露頭。」

 

根據今人研究,「龍抬頭」的起源或許與星象有關。古人依據日月星辰的運行軌跡,將黃道附近的星群劃分為「二十八宿」,位於東方的是蒼龍七宿,共同組成一個完整的龍形圖象。在冬季,蒼龍七宿完全隱沒於北方地平線以下,一直到驚蟄至春分之間,代表龍角的「角宿」開始從東方地平線上出現,象徵蒼龍抬頭,即將見龍在田,因以為名之。於是古人認為,龍抬頭時,表示陽氣自地底而出,百蟲有感,開始活動,同時春雷乍動,雨水增多,氣溫回升,意味萬物生機盎然,令人欣喜。

 

其實,原先「龍抬頭」僅是農業社會對天候變化的一種標誌,起初並無節慶的目的,直到與另一個日期相近的「中和節」結合以後,才逐漸成為民俗活動。 唐德宗在位時,認為三月有「上巳節」、九月有「重陽節」,而二月正是天氣由寒轉暖、萬物復甦、農事開始之際,卻沒有一個適當的節日,實在說不過去,便徵詢宰相李泌的意見。李泌建議:以農曆二月初一日為「中和節」,在這一天,皇帝要賜宴群臣,並賜予刀、尺,表示裁度;百官要進獻農書,表示務本;百姓則用青色的袋子裝著穀物及瓜果種子,互贈親友;鄉里農人要釀製宜春酒來祭祀神明,以祈求豐收。德宗聽後,覺得意義深遠,於是下詔施行,並讓百官在當日放假一天。

 

不過,後來由於「中和節」與「龍抬頭」只差一天,而且涵義也相去不遠,大約至宋朝就合而為一,日期變成二月初二日,名稱則是「中和節」。元朝以後,官方不再舉行中和節的慶典,反倒民間愈來愈盛行,甚至名稱又成了「龍抬頭」。

 

如今,龍抬頭雖不如往昔熱鬧,但在某些地區仍是相當重要的民俗節日。例如:長江以南有些地方,當日男性要理頭髮,象徵鴻運當頭,鄉村還會舉行祭祀土地神的慶典;而許多客家族群也會在這一天至郊外祭神,並與親友聚會宴飲。

祥龍獻瑞 神聖空間
 

古時,龍是天子和皇室的代表,如今則經常被當作宮廟建築的外觀裝飾,在行天宮三宮即經常可見到這些元素。若以台北本宮為例,便能細細觀察這些不同的「龍」所象徵之意義。

 

首先,在前殿即可看到一對「蟠龍柱」,兩條龍的動態呈現「天翻地覆」之式:上方為「升龍」,由海升起,龍首朝前方眺望,象徵高瞻遠矚;下方為「降龍」,從天而降,龍首回轉兩相對看,象徵和睦融洽。

 

進入主體建築後,聯絡前殿與正殿的縱向空間,稱作左、右「護龍」,分別設有宣講室及事務所,是進行宣講教化及信眾詢問、報名行天宮濟世服務的場域。護龍即是廂房,是正房兩側的屋宇,通常由於正房坐北朝南,所以廂房在東、西兩旁相對而立。在宮廟建築中,東、西廂房猶如雙龍護持在正殿兩側,故有此稱。

 

走過護龍,來到正殿前敬拜 關聖帝君,可看到另一對龍柱,蟠龍與雲紋參合交錯,呈現出翻騰於雲霧間,飄忽出沒的神祕感。而在正殿兩側的前、後過水廊之間,則是透天的天井,左邊置龍池、右邊置虎池,具有風生水起的寓意,實際上也作為信眾駐足休憩的場所。

 

另外,在北投分宮,除了蟠龍柱、護龍以外,玉皇殿最前方的「龍陞」,在三宮中獨具一格。龍陞即御路,因其上雕刻雲龍,故名;它位於玉皇殿「丹墀」的正前方,為一接地坪處的斜坡,寓有神聖、尊貴的通道之意,源自古代皇宮的階梯。古時皇帝出入大多乘坐轎子,於是中間階梯做成斜坡,以便轎子通過,而左、右兩側的階梯,則讓轎夫行走。

 

除了建築中以龍為名的場域,在裝飾藝術上,行天宮三宮也有許多龍形的剪黏及彩繪。例如:台北本宮的前殿,在正脊中央,裝設了旭日東升出雲海的樣式,兩側飾以身段轉折,充滿動感的「行龍」;垂脊端則飾以簡化成折線,連鎖不斷的「拐子龍」,象徵幸福綿長的吉祥涵義;另外,左、右梢間屋脊上,則飾以「回首龍」。

 

至於彩繪,位於梁與柱交接處的下方,具有穩定直角功能的「雀替」,其外表即可見到螭龍的彩繪,鮮活生動的樣貌,顯得絢麗燦爛,往往吸引信眾的目光。

 

在十二生肖中,龍象徵了尊榮與崇高,並在傳統文化裡占有重要的地位。今年是龍年,我們謹以「龍」所代表的吉祥與尊貴,祝福每一個人在新的一年中能「龍行天下」、「神龍飛騰」! 


上一頁】【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