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37期

【有情天地】

鑲嵌在大地之上的寶石 湖泊

水光瀲灩晴方好,山色空濛雨亦奇。

若把西湖比西子,淡妝濃抹總相宜。
      -宋.蘇軾〈飲湖上初晴後雨二首.其二〉

若單以湖泊來說,杭州西湖可說是中國文學史上吟誦不絕的主題,光是詩詞,從魏晉至清朝總計超過八千首,其他湖泊無出其右。在浩如煙海的作品中,蘇軾此詩可說冠絕古今,他將杭州西湖各種時節的不同風情,比擬成美女西施的萬千姿態,以人喻物、以景喻情,別出心裁,獨具巧思,九百多年來難以有人超越。

 

湖泊之美,往往引起文人雅士的歌詠,然而湖泊的形成與變化,卻是地理學上最富戲劇性的自然景觀。湖泊即陸地上有相當面積及深度的積水,若地表凹陷,形成宛如盆狀地貌,流水注入其中而無法完全排洩,便造就出了湖泊。

 

地球上的湖泊形態非常多樣化,依湖泊是否有河道與海洋連通而言,區分為「內陸湖」及「外流湖」。內陸湖的水源來自內流河或地下水,沒有河流與外海連結,通常鹽分和礦物質的含量較多。

 

內陸湖深處大洲的中心地帶,氣溫差異大,蒸發強烈,若遇上水源流量減少,很可能便會日漸乾涸。例如歷史上著名的「羅布泊」,據研究,在西元前二世紀樓蘭王國建立時,其面積約為五千三百五十平方公里,但受到二千一百多年來氣候變遷、人類水利工程及塔里木河河道改變的諸多影響,羅布泊在一九七二年已完全從地表上消失了。

 

同樣的狀況也發生在中亞的「鹹海」。在一九六○年以前,鹹海面積廣達六萬八千平方公里,名列世界第四大湖。此後和羅布泊一樣,在各種環境因素的衝擊之下,至二○一四年,原來的一座大湖變成南北兩座湖及數座小湖,合計面積約六千八百平方公里,僅餘十分之一,若情況持續惡化,恐步上羅布泊的後塵。

 

相對於內陸湖,外流湖的水可以流向大海,所以通常含鹽量較低。地理學上以鹽度千分之一(即一公升的水含有一公克的鹽)為標準,小於千分之一為淡水湖、高於千分之一則為鹹水湖。

 

除了鹽度,湖泊的形成原因是另一種分類方式,主要有後列數種:

 

一是構造湖,由於地質作用而造成盆地,經貯水而形成,如青海湖。

 

二是火口湖,火山口噴發後因冷卻而塌陷,經積水而形成,如長白山天池。

 

三是堰塞湖,起因於火山熔岩流、地震所引起的山崩滑坡或大量泥石流,瞬間堵塞河床,導致河谷變成窪地,河水無法排洩而形成。如一九九九年九二一大地震後,山體滑崩堵塞清水溪,而在雲林山區形成「新草嶺潭」;但五年後又因不斷淤積,出水口堤壩遭洪水沖毀,新草嶺潭又完全消失。

 

四是潟湖,或稱海成湖,由於海灣口因泥沙長期淤積,而逐漸將海灣與海洋分隔開來,最後海灣形成與海洋隔絕的湖泊,如前述的杭州西湖。

 

另外,人類為了蓄水,而在河道或海灣築壩,也能形成湖泊,此即水庫。有些水庫為原本的天然湖泊,再經人工堤壩升高水位,使得水域面積更為廣大,南投的日月潭便是如此。

 

湖泊波光粼粼所映射出的光芒,往往就像鑲嵌在大地之上的寶石。或許它存在的時間可能很短暫,但那綺麗景致總是引人入勝,而在世間留下許多傳奇。   

湖泊一二事

  1. 面積排名前十的湖泊(括號內數字為平方公里):裡海(371000)、蘇必略湖(82414)、維多利亞湖(68870)、休倫湖(59600)、密西根湖(58016)、坦干伊喀湖(32827)、貝加爾湖(31722)、大熊湖(31153)、馬拉威湖(29604)、大奴湖(27200)。
     
  2. 西伯利亞的貝加爾湖為全球最深的湖泊,最深處達1742公尺;同時還是地球現存最古老的湖泊,已存在超過三千萬年。它的蓄水量亦為全球之冠,占地表所有淡水總量的17%至20%。中國古代所稱的北海,即為貝加爾湖。

上一頁】【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