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37期

【字裡行間】

一簾之隔 內外有別
 

玳瑁昔稱華,玲瓏薄絳紗。鉤銜門勢曲,節亂水紋斜。

 

日弄長飛鳥,風搖不卷花。

自當分內外,非是為驕奢。

      -唐.萬楚〈詠簾〉

簾是一種遮蔽門窗的用具,現代多以布料製成,可遮擋陽光,也有使用塑膠片連綴組成的百葉窗簾,形式非常多樣。若從文字來看,「簾」是形聲字,《說文解字》稱:「从竹廉聲。」可知至少在東漢時,已有竹片串連而成的窗簾了。

 

在萬楚的這首詩中,提到曾有人用玳瑁製成簾。「玳瑁」是一種海龜,牠的龜甲富有色彩絢麗的花紋,於是「懷璧其罪」,而經常被古人當作飾品材料,所以此種玳瑁簾是非常驕奢且傷害生靈的用具。不過萬楚並未稱許昂貴的簾,詩的主旨還是突顯簾的作用:既能造成若隱若現的情趣,又可以作為家居的裝飾品,更重要的是區隔內室和外堂的差別,設簾的目的絕對不是為了炫富。

 

因此,一道薄薄的簾分了內外,而「內」這個字,或許正和「簾」有關,若從另一個同義字「帘」來解釋,可能更清楚「內」的造字原理。「帘」是會意字,由「穴」和「巾」組成,意思就是洞口掛著一匹布,這就是最初的「簾」。

 

上古時期,華北地區居民大多採半穴居,並無開闔的門戶,而只有一個進出口,進出口則通常會掛上簾幕。晚間休息時將簾幕放下,白天就把簾幕往兩旁分開,有如今天的窗簾一般。這道簾幕分別了兩處空間,若白天時人從屋中看向進出口,便是簾幕掛在兩旁的模樣,甲骨文的「內」很傳神地描摹了此種景象,所以「內」就代表「裡面」。至於那道已左右分開的簾幕,也延伸為「入」,作為動詞,表示「進去」。

 

相對於「內」,自然就有「外」。甲骨文的「外」和「卜」是同一個字形,換言之,「卜」和「外」都是向祖先求問事情時,龜甲、獸骨經灼燒後所裂開的兆紋。商朝的占卜儀式相當頻繁,而求問對象,除了直系祖先,也常是旁系或支系的遠祖,所以「卜」引申指「不屬於某一特定範圍之對象」,即外之義。

 

不過,一個字代表兩種意思,極易造成語意混淆。至西周金文,為了有所區隔,同時也因旁系、支系遠祖的占卜儀式通常在黃昏、傍晚舉行,於是加上「夕」而成「外」。從此「卜」、「外」分道揚鑣,「外」便用來指稱與「內」相反的人事物,或是形容「本身非內含其中」的狀態,如戶外、外地等。      

上一頁】【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