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37期

【專題企畫】

共鄰 社區零距離

子曰:「里仁為美,擇不處仁,焉得知!

             -《論語.里仁》
 

常言道:「遠親不如近鄰。」有緣為鄰,彼此應友善、互助,建立關懷支持網,強化情感認同,由「家」到「鄉」,共同營造更有溫度的生活環境。

敲開那扇緊閉的門
 

改編自同名小說的瑞典電影《明天別再來敲門》,描述青年歐弗自艱困中成長,直到遇見妻子,才度過了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光,但多年後喪妻、失業,成了獨居老人,也失去生活重心,全無求生意志,一心想和愛妻早日重聚。

 

此時,剛搬來的外國鄰居卻問題百出,不是發生車禍,就是抱著失溫的流浪貓要他救治,而看似暴躁的歐弗,實則有顆柔軟的心,總是一邊叨唸,一邊出手相助,也因此延宕他和妻子「再相見」的時間;鄰居帕瓦娜同樣關心這性情固執的老人,一次次地敲門,以自己的勇氣激勵他,終於敲開了歐弗的心門,他漸漸接受妻子逝去的事實,重新與人連結,帶著愛繼續活下去,直到壽終正寢。

 

瑞典諺語說:「孤獨是強壯。」他們奉行個人主義,孩子滿十八歲後便獨立生活,與父母之間保持禮貌、互不干涉的關係,偶爾才小聚一次。此後以個人為單位,獨自吃飯、獨自旅行、獨自騎腳踏車、獨自上健身房……在超市購物,多半使用自動結帳系統,在馬路上,不結伴閒聊,路人之間會保持一定距離,就連公園裡的椅子也常見單人座位,獨居人數更在世界名列第一,鄰人間亦少有互動。

 

這或許也和瑞典的良好福利制度有關,從出生到離開人世的補助,幾乎無一不包,倘若一個人就能好好活著,似乎也沒必要非得與人互動;但有些瑞典人也開始反思,比如健全的福利制度能照顧人的基本需求,卻給不了陪伴,當每個人都變成小小螺絲,只知道各自運轉、完成工作時,身為「人」的溫度又在哪裡?

里仁為美
 

千金置宅,萬金買鄰,能擁有好鄰居,比買到合意的房子還幸運!誠如前文《論語.里仁》所言,人要擇仁義而處,也要敦親睦鄰。

 

陶淵明的〈桃花源記並序〉就呈現出人與人之間互不設防、和睦相處的美好境界,他在〈移居〉詩中寫道:「昔欲居南村,非為卜其宅。聞多素心人,樂與數晨夕……鄰曲時時來,抗言談在昔。奇文共欣賞,疑義相與析。」他移居南村,就是看中此處有許多心地純淨、樸素的人,和自己的心念不謀而合,他與鄰居談詩論文,彼此以道德跟學養薰陶,確實是人間的桃花源!

 

元代有個名叫訾(音ㄗ)汝道的人,平日以樂善好施聞名鄉里,見鄉人貧困,便無償分一些田地讓他們收租,直到他們終老才收回田地;某年流行瘟疫,當地傳說只要吃某種瓜便能痊癒,他不顧自己也可能被傳染的風險,一戶戶地親自送瓜和糧食,救了許多人。

 

明朝的禮部尚書楊翥(音ㄓㄨˋ),平日騎驢代步,也很疼愛這頭驢子,總是親自照料。楊翥的鄰居老來得子,這孩子聽了驢叫聲便哭鬧,鄰居原本沒有多說什麼,但眼見孩子一天天虛弱,不得已才向他反映;楊翥聽了二話不說,忍痛將驢子另置他處,自己從此步行上朝,令鄰居一家感激不已。

 

現代人的生活方式和居住環境已大不相同,公寓、大樓內很難再現「桃花源」之情境,更多時候可能是「對門相見亦不識」;但「與人為善」的原則,放諸古今中外皆宜,我們若事事能為別人多著想一些,關心四鄰,播種善因,自然也能感召相同的能量,如同陶淵明,以素心和素心相對,方能相談甚歡。
 

我可以做到

  • 禮貌問候:平日雖各自忙碌,但在電梯、樓道間相遇,可主動釋出善意,點頭、微笑、打聲招呼,一回生,二回熟。
     
  • 主動服務:公共環境髒亂,可隨手打掃,畢竟那是每天的必經之路,若清掃乾淨,自己也歡喜;更要緊的是,從「掃去他人門前雪」,學習無私地為人付出。
     
  • 物資分享:您送來自己種的小黃瓜,我回以家鄉的土產,那便是最淳厚的「人情味」;小小分享,並不是因為缺少食物,而是要串起失落的鄰里情誼,亦能展開安全的陪伴網路。

社區一起來
 

親人間血濃於水,但有時居處相距甚遠,能守望相助的還得是「近鄰」,用心經營,點頭之交也可能成為「老來夥伴」;我們還可以邁出家門,串連社區,讓「大家的家」更好、共好!


一起吃飯

作家高愛倫廣邀鄰居,一人一菜,並帶著自己的碗筷杯盞,一起來家裡吃飯,席間聊聊有溫度的話題,長此以往,鄰居成了好友,關係融洽;舉凡電腦當機了,在群組裡一說,便有相關專業的「芳鄰」上樓維修,或當丈夫發高燒,她因參與重要活動無法在家,也是相熟的鄰居幫忙照顧。
 

他們共餐,也共享生命裡的美好滋味。

而對於許多獨居的長者來說,獨食「配」電視節目實在乏味,有些地區提供送餐到家的服務,而社區共餐更能鼓勵長輩走出家門,跟周圍的同齡人說笑、交流,拓展生活圈,可提升食欲,預防失智,讓老人家愈吃愈有味道;另一方面可建立聯絡網,長輩不再是社區裡的陌生人,因為大家都相識,便能一起關懷,讓老人家生活得更平安,晚輩亦可從中習得敬老尊賢、飲水思源之心。有些社區則鼓勵老年人身體力行,種植蔬菜水果,一來可促進自身健康,二來也能因此結交朋友;而這些農作將成為社區老年共餐的食材來源,讓老人家「動」出成就感。


一起學習

還記得兒時讀書、寫作業時,總是興趣缺缺嗎?相反地,只要和同學一起完成,營造出「學習氛圍」,效率就是特別高。現在有愈來愈多社區結合民間組織,推動親子共讀,或營造兒童的書屋、共讀站,以遊戲、說故事、人偶劇或共同討論的方式,啟發孩子的閱讀興趣。而各縣市也活用校園既有空間,設立社區資訊站,讓家長帶著孩子進行數位學習,或讓附近民眾體驗新興科技及數位應用系列課程等,不但增加親子互動,也提升中、高齡人的學習意願。


家有一老,如有一寶,同理可證,社區裡的耆老,就是所謂的「公共財」了,他們所擁有的智慧和經驗,更是了不起的「寶藏」!如位於東澳的漁村,青年人口外流,而傳統漁具被嶄新器械所取代,當地社區發展協會舉辦工作坊,邀請耆老、青壯年共同再現傳統竹筏的製作過程;年輕人的閩南語雖不「輪轉」,但世代間的對話零障礙,透過分享與傳承,讓下一代更關心在地事務,增加對故鄉的認同,美好的人文情感得以代代相傳,這便是「青銀合作」所迸發的能量。


一起健康

臺灣為高齡化社會,關懷長者,預防跌倒、失能與失智,一直是社區健康營造的重點,也是恩主公醫院努力的目標。另外,醫院也成立「恩主公健康學苑」社區活動據點,提供各種健康促進課程,如:保骨班、成功老化班、減重班、運動班、延緩失智的瑞齡學堂、樂活學堂……亦提供社區健康檢測服務,為社區民眾的健康把關、加油,無論男女老少,皆可到恩主公健康學苑同樂,強健身心。我們樂見人與人更靠近,社區互助力量變得強大,大家愈來愈健康。
(恩主公健康學苑LINE ID:@yeo7167h)

關懷 讓社會充滿愛
 

有些人可能會想:「我愛我的社區,但不知道能做些什麼。」那就先從觀察社區開始吧!從一棟公寓、大樓,到巷弄、街區,反覆去尋找獨特的風景與人事物;看看有什麼樣的建築、什麼樣的植物群、信仰中心、舊站牌……和市集老闆、樹下的老者閒聊,或以相機、文字、插畫記錄下來,去發掘在地的美和需要。


行天宮精神導師 玄空師父開示:「幫助別人,就是在照顧自己的命運。」我們要看一看生活周遭,貼心體察他人的需要,去協助、分擔;對待鄰里亦是如此,沒有人能夠離群而居,唯有我們互信、互助、互愛,才能拉近心的距離,創造溫暖、有愛的社會。

 


上一頁】【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