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36期

【旅讀視界】

文化之旅,和古人做朋友

跟著文學去旅行,觀照自我內在的風景,
並且靜心品味 自然與文藝之美。

亞聖孟子曾提出「尚友古人」的看法,而一趟文化之旅,就能讓我們彷彿穿越時空一般,和千百年前的傑出人物做朋友。作家余秋雨的記遊散文往往深具中華文化內涵,且讓我們跟隨他的《從都江堰到嶽麓山》一書,重返古代歷史現場,和古人心照神交吧!
 

李冰與都江堰

〈都江堰〉一文中,作者認為四川有幸,在戰國時期出現了一位地方行政首長-李冰,以貼近大地與蒼生的思維,設計並率眾建造了都江堰。

 

文中如此寫道:「我以為,中國歷史上最激動人心的工程不是長城,而是都江堰……穩穩當當地造福千年,至今還在為無數民眾輸送汩汩清流。有了它,旱澇無常的四川平原成了天府之國……它的水流細細浸潤、節節延伸,它的文明是一種靈動的生活……它卑處一隅,像一位絕不炫耀、毫無所求的鄉間母親,只知貢獻。一查履歷,長城還只是它的後輩。」都江堰的防洪、灌溉功能,使得四川成為富庶之地,貢獻卓著卻從不張揚,就像一位默默付出、不求回報的長輩,贏得了後世的尊崇。

朱熹與嶽麓山

古代四大書院之一,南宋知名的理學家-朱熹、張栻,都曾在此講學。〈千年庭院〉一文如此寫道:「朱熹除了在嶽麓書院講學外,又無法推卻一江之隔的城南書院的邀請,只得經常橫渡湘江,張栻愉快地陪著他來來去去,這個渡口,當地百姓就名之為『朱張渡』,以紀念這兩位大學者的教學熱忱。此後甚至還經常有人捐錢捐糧,作為朱張渡的修船費用。」朱熹與張栻的教育佳話,為嶽麓山的自然景致,注入了啟迪人心的教化力量。

蘇東坡與黃州

〈蘇東坡突圍〉一文娓娓敘述北宋的大文豪-蘇東坡,因「烏臺詩案」被貶謫至黃州(今湖北黃岡),歷經入獄的磨難與當地的艱苦生活,內心愈來愈淡泊、寧靜,對於歷史與人生有了透澈的領悟,生命境界與藝術才情也趨於成熟:「成熟是一種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輝,一種圓潤而不膩耳的聲響,一種不再需要對別人察言觀色的從容,一種終於停止向周圍申訴求告的大氣,一種不理會哄鬧的微笑,一種洗刷了偏激的淡漠,一種無須聲張的厚實,一種並不陡峭的高度。」從而創作出前、後〈赤壁賦〉與詞作〈念奴嬌.赤壁懷古〉這樣的文學經典,震古鑠今。

 

除了上述外,《從都江堰到嶽麓山》也記述了唐宋詩人與天柱山、李白與三峽、柳宗元與柳州、范仲淹與洞庭湖的故事。而我們旅行時,不妨也向作者學習,探尋古人的生命足跡,瞭解名勝地景的文化意義,相信定能滿載而歸、不虛此行!

上一頁】【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