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35期

【專題企畫】

盡孝為先 德行的根本

為人子,孝為先,孝順兩字緊相聯。
         
-《關聖帝君明聖真經》

 

父母是每個人生命的根源,與子女血脈相連;而我們呱呱墜地之後,更有賴於雙親含辛茹苦地撫育、栽培,方能從稚嫩的嬰兒,健康平安地長大成人。父母親對我們的生養之恩,重如山、深似海,因此 關聖帝君教示世人,身為子女,盡孝是最優先的本分,而一個人盡心孝親,就必定能夠體順父母的心意,所以「孝順」二字關係緊密、無法分離。
 

「孝」為百善之首
 

儒家十三經之一的《孝經》云:「人之行,莫大於孝。」清朝《圍爐夜話》亦言:「百善孝為先。」在中華文化中,「孝」是歷久彌新的美德,自古以來,人們一直極為推崇孝道。

 

為何盡孝如此重要呢?因為孝順不僅是為人子女應盡的本分,亦為倫理道德的根本、一切善行的基礎。我們克盡孝道,不僅雙親能獲得奉養,自己的孩子受到薰陶,也會懂得尊親敬長,營造出溫馨和樂的家庭氛圍。當我們以盡孝作為立身處世的根基,進而發揮同理心推己及人,無私付出、積極行善,社會自然更為祥和美好。

 

那麼,在具體做法上,我們應當如何孝順父母呢?建議不妨以古代典範人物為榜樣,並且多加瞭解照顧長輩的現代醫學常識,在日常生活中竭盡所能地實踐孝道,讓爸媽身心安康、笑口常開,享有幸福安定的晚年時光。

孝順的經典課
 

生受用的二十六堂經典課》、《敦倫經故事:圓滿人生的二十二堂經典課》對於古代孝子多所著墨,這裡和大家分享子路、漢文帝、黃香的故事:


負米奉親-子路

子路,是春秋時期魯國人,孔夫子的弟子。子路從小家境貧寒,又是家中唯一的男丁,所以他自懂事以來,就獨力扛起家計,為家人的溫飽日夜打拚。

 

然而,就算工作再忙碌,子路也不曾疏忽對父母盡孝,每天早晚都會恭敬地向父母請安,關懷他們的身體狀況;而為了讓父母能吃到美味的白飯,子路自己常常只以野菜煮成的菜羹來填飽肚子,然後拿著省下的微薄薪水,徒步走到百里之外的大城買米,再將米糧揹回家奉養雙親。

 

每當看見父母享用白米飯,臉上露出幸福滿足的笑容時,子路就感到無比歡喜,覺得再辛苦都值得。

 

親嘗湯藥-漢文帝

漢文帝劉恆,是漢朝開國君王劉邦的第四個兒子。漢文帝不但是位愛民如子的好皇帝,也是位事母至孝的好兒子。

 

有一次,文帝的母親薄太后重病臥床,文帝的心情焦急萬分,每天除了處理政事外,一步也不敢離開母親的身邊。治療母親的湯藥,文帝一定自己動手煎煮,不假他人之手;侍奉母親服藥前,也必定會先嘗過,確認溫度不會太燙、藥味不會太苦,沒有任何問題,才親自餵母親喝下。

 

薄太后看到兒子如此貼心,非常感動,但也心疼他的辛苦。有一次忍不住對兒子說:「宮中有很多人可以照顧我,你實在不必如此操勞。」

 

漢文帝立刻跪下來,懇切地回答母親:「若是現在不能在母后身邊,為您做點事,那要等到什麼時候,才能報答母后的養育之恩呢?」

 

三年後,薄太后在漢文帝無微不至的看顧下,終於恢復了健康。從此,文武百官更加敬重、百姓也更加愛戴這位孝順體貼、以身作則的君王,而文帝也成為「以孝治天下」的仁君典範。

 

扇枕溫席-黃香

黃香,字文彊(音ㄑㄧㄤˊ),東漢時期江夏地區(今湖北省境內)人。黃香九歲時,母親因病過世,他每天都非常思念母親。由於家裡的經濟並不寬裕,所以他忍住悲傷,日日跟著父親辛勤工作。而除了分擔家事,黃香也很用心地照顧父親,顯露出超乎九歲孩童的成熟和懂事。

 

古時候不像現代有許多消暑、保暖的設備。四季天氣冷熱多變,黃香十分掛念父親的身體,希望父親能舒適地休息,所以每當炎熱的夏季來臨時,他會先用蒲扇,把父親睡覺用的枕頭和床席搧涼,再請父親就寢;而在寒冽的冬天,他會先鑽進父親冰冷的被窩中,以自己的體溫來溫熱被褥,無論酷暑嚴寒,沒有一天忘記。

 

當地官員聽聞黃香如此孝順,都非常感動,主動向朝廷奏報,表彰他的孝行。

 

此外,舜、周文王、周武王均為實踐孝道的賢君;曾子能夠承順父母的心意,時時顧念長輩的感受;蔡順身處亂世、生活貧困,將自己所能獲得最好的一切都用來孝敬母親;孟宗在寒冬中哭著找尋竹筍,想給生病的母親吃,上天憫其孝心,使竹筍冒出地面;于保蒙冤被發配邊疆,妻子汪氏辛勤工作、盡心照料公婆,感動了 關聖帝君顯現聖蹟,護佑于保安然返家團聚、洗清冤屈……他們的行孝事蹟,從古至今傳誦不絕,實為永恆的典範。

孝道故事的「心」啟示
 

對於父母的「愛」、「尊敬」、「感恩」與「報恩」,就是我們盡孝最大的原動力,只要內心懷著孺慕之情,自然能夠和顏悅色地侍奉雙親。細讀先賢典範的孝道故事,我們可以深刻地體認到,種種孝行其實都源於誠摯的親情與孝心:


體貼入微的孝心與關照

「體貼入微」的意思是能細心體會他人的心情和處境,給予最細緻、最周到的關心和照顧。我們應體貼入微地侍奉父母,除了盡力滿足他們在飲食起居上的實際需求外,也要提醒自己,無論工作、家庭有多麼忙碌,都要多陪伴父母,細心觀察他們的生活細節和各種細微情緒,耐心聆聽他們的傾訴,試著體會長輩的感受和境況,若能真正同理父母的想法與心情,並給予最暖心的回應,相信就能讓彼此的心更靠近。


將孝心推展為慈心

當父母生病時,我們應耐心地照料,就如同我們幼時生病,父母衣不解帶地照護我們一樣。而期盼父母早日脫離病苦的這分「孝心」,若能推展出去,就是一分不忍見到他人受苦的「慈心」,秉持慈心待人處事,相信就能做到孟子所說的:「親親而仁民,仁民而愛物。」從親愛自己的父母家人,擴大到善待他人、貢獻社會,乃至愛護一切萬物。

 

陪伴父母成功老化
 

根據衛生福利部的定義,「成功老化」包含了「降低疾病失能風險」、「維持心智身體功能」及「積極參與晚年生活」這三大面向。當父母年華逐漸老去,身體機能難免退化,心境也可能發生變化,我們若想盡孝,建議可參考「行天宮五大志業網」關於身心保健的影片,或從網路、書籍等管道,吸收正確且適當的醫學及生活知識,藉以陪伴父母成功老化。

 

舉例來說,長者是跌倒的高危險群,我們可以陪伴爸媽適度運動以增強肌力和肌耐力、移除生活環境中的障礙、放置防滑墊及加裝扶手、選擇適合鞋子等,來達成防「跌」的目標;或是鼓勵父母接觸新知、多交朋友、當志工等,活得豐富精彩,實現自我價值。

 

更重要的是,我們應經常帶自己的孩子探望父母,一起聊聊回憶、聽聽老歌、從事園藝等,透過三代之間生命經驗的交流,譜奏和諧的天倫樂章。

 

其實,每個人的環境、經濟、生活狀況都不同,所以孝順父母的方式也不會完全相同,只要能夠凡事先為父母設想,隨時將他們的感受和需求放在心上,在自己能力所及之處給予最好的照顧,就像《論語》所言:「事父母能竭其力。」相信爸媽定會因為我們的用心和關懷,心中洋溢著溫暖與喜悅。

延續孝順德風
 

我們孝順父母,這樣的身教,也會影響我們的下一代,就如同《關聖帝君明聖真經》中所說:「爾能孝順爾子孝,點點滴滴看簷前。」「滴水還源,孫又效子,則子孫保之。」就是在告訴我們,雨水順著屋簷滴下來,一點一滴總是掉落在同一處而不會更移,當雨水蒸發後進入大氣層形成各種雲,將會回歸本源再降為雨,同樣的道理,我們若能以身作則、善盡孝道,子女自然會效法我們的孝心、孝行,而孫輩同樣也會效法他們的父母,如此形成「孝的循環」,那麼代代子孫都能具備孝順的德行,讓你我平安有福,家道和睦興旺,清寧祥和盈滿人間。                    


上一頁】【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