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大志業∣行天宮五大志業網

334期

【効勞願行】

放下習氣,修得善緣

漫漫人生路,行經幽暗深谷,心中若有一份堅定信仰,神明必定賜予護佑,讓我們平安度過風雨,走向平安。

 

高齡八十多歲的杜鄭春富師兄,在行天宮北投分宮効勞服務,已有三十多年的時間了,在這段不短的日子裡,她幾乎是以廟為家,冬不畏寒,夏不懼暑。而在大家心目中,是一個信仰虔誠且熱心的長輩。對自己分內的工作,都能做到最好,且盡心負責,是廟內的好幫手。

為母則強

春富師兄原是臺南人,老家住在新營,是個民風相當純樸的地方。十七歲那年,她跟當時許多人一樣選擇北上,來到繁華的臺北打拚。起初,她透過親戚的介紹,在南京西路的一間布莊做事,一下要接待客人,一下子要丈量布匹尺寸,每天都過得非常忙碌。然而,人與人之間的競爭,五光十色的都市生活,令純樸的她感到有些不適應,於是在親友的推薦之下,她來到行天宮台北本宮敬拜 恩主公,身心這才日漸安定下來。

 

廿五歲時,她跟先生相識結婚,之後接連產下四子二女。她一邊顧小孩,一邊幫忙先生維持家計。原本一切圓滿順利,卻在種種因素下,使她的人生突遭波瀾,猶如一葉孤舟,在風雨浪潮間載浮載沉。最後,她獨自帶著子女輾轉來到北投,為求三頓溫飽,春富師兄開始在溫泉觀光區,擺攤做小生意,販賣溫泉蛋、飲料等商品。總算足以勉強度日,而其中的勞苦辛酸,恐怕只有過來人才會明白。

 

在觀光區擺攤做生意,不但冬冷夏熱,還要時時笑臉迎人,加上人手不足,只能自己一個人搬貨,一搬往往就是好幾十公斤,有時還要留守倉庫,以免宵小入侵。

 

「有次過年,我一個人顧倉庫,非常害怕,就想起了 恩主公,不斷誦念聖號,直到早上,一切平安無事。是 恩主公陪伴我的!」當時,她一個人要做生意,又要顧小孩,整天都忙得天昏地暗。幸運的是,幾個子女都十分乖巧,懂得替母親分憂解勞,儘管過得辛苦,卻也一天一天撐過來。

 

後來,她透過友人得知,原來行天宮北投分宮就在附近,想起從前經常到台北本宮敬拜的往事,便趁著空檔來一趟忠義山。雙手合十的瞬間,說也奇怪,原本慌亂而躁動的心,不知不覺竟平靜了下來。她深深一拜,兩行清淚掛在臉頰:「願 恩主公護佑家人平安。」
 

種種護佑

久而久之,來北投分宮拜拜,逐漸成為她生活中的一種習慣。經常來敬拜、聽師兄宣講,講述五倫八德的要義。在耳濡目染下,最後也將之內化成為她的心靈支持,更是一種信仰。只要心中感覺不平安,她便會呼請 恩主公聖號,或來到廟裡請示聖意。春富師兄心有所感地說:「如果沒有 恩主公,現在的我不知道會在哪裡。」或許是心念誠敬,總能獲得靈感應驗。子女也在神明護佑下平安長大,遇到緊急危難,往往能逢凶化吉,轉危為安。這也成為春富師兄決定走向効勞之路的原因。

 

民國七十四年,她的小兒子在淡水北海岸附近發生車禍,許多車子撞在一起,小兒子就正好被夾在車陣中間,大家都以為可能凶多吉少,結果小兒子竟然自己走出來,完全沒有受傷,趕來救援的人都直呼不可思議,連小兒子自己也覺得很神奇。春富師兄知道這件事情之後,趕緊對天一拜說:「 恩主公保佑! 恩主公保佑啊!」還有一次,她的女兒在家幫忙整理家務,在陽臺晒毛巾時,欄杆竟因鏽蝕而斷裂,人不慎從高樓跌落,結果也是毫髮無傷。

 

春富師兄深深覺得,自己和家人都受到神明護佑,心想:「孩子也都大了,肩上重擔漸漸放下,該是我回報的時候了。」於是,她便帶著一念至誠,志願來到北投分宮効勞,希望能盡一己之力,替信眾服務,替神明做事。

 

當時,北投分宮廚房仍使用傳統的柴火爐灶,春富師兄就自告奮勇,到後山撿木柴、劈木柴。若廚房一時無事,她就掃地整理環境。後來,她聽說行天宮要在三峽蓋醫院,「懸壺濟世,這是好事啊!一定要共襄盛舉!」她也沒跟別人說,默默在淡水、三芝一帶撿拾寶特瓶、紙張和廢鐵,回收所得就拿來捐助蓋醫院。「雖然不多,但這是我的一點心意。」民國八十七年,恩主公醫院正式啟用服務社會,她也感到與有榮焉。
 

人生領悟

春富師兄成為効勞生後,她對自己說:「穿上道衣,誓願正己化人,就要好好學習,說到做到。」讀經是信仰的開端,也是理解神明教誨的方式。無論是《明聖經》、《大洞經》或《靈寶經》,一字一句都令春富師兄如沐春風。「感受最深刻的,還是《明聖經》,裡面有許多做人做事的道理。只要我們願意跟著做,一定可以讓人生更加圓滿。」

 

服務信眾時,春富師兄也深刻體會到「人間道場」的真義。在替人收驚時,總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信眾,有著不同的個性和需求,「過去自己性格比較衝動,遇到不講理的人或不合理的事情,表面上沒有說出來,心裡已是火冒三丈。後來我漸漸明白,這就是一種修行啊!」

 

信眾就像是一面鏡子,反映的是我們的內心,重點不是信眾做了什麼,而是我們選擇用什麼樣的方式去看待、去回應。每一次相逢,每一種緣分,都是檢視自己道德修為的好時機。

 

瞭解了這番道理,春富師兄漸漸能放下過去的習氣和執念。她也相信,只要我們謙和有禮,信眾一定會有所感受,而表現出謙和有禮的一面。對別人好,也是對自己好。每思及此,春富師兄効勞得更加勤快了。

 

一向視廟如家的春富師兄,歷經兩次大病,在 恩主公的護佑下,都得以順利康復。儘管體力大不如前,但只要有需要,她就會站在第一線効勞。春富師兄歡歡喜喜,三十餘年始終如一。「感謝神明慈悲,一生受到的護佑,實在太多、太多,願盡我一生所有的力量,報答 恩主公。」       
 

上一頁】【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