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旅讀視界】
怡然倘佯,在你最愛的地方
跟著文學去旅行,觀照自我內在的風景,
並且靜心品味 自然與文藝之美。
這個世界上,你最愛的地方是哪裡呢?在傑瑞‧卡馬利洛‧鄧恩《遇見我最愛的地方》一書中,許多傑出人物現身說法,分享心目中的獨特風景,以及相關的生命故事。
從別人的眼睛看世界
鄧恩從事寫作三十年,總是在抒發己見,這一次,他決定要「換個角度,從別人的眼睛看世界」。他提出同一個問題:「你最愛的地方是哪裡?」採訪了七十五位各領域的代表性人物,包括太空人、動物學家、運動員、作家、攝影師、演員、音樂人等,完成《遇見我最愛的地方》一書,各篇皆從受訪者的角度,忠實描繪喜愛的地方,也道出選擇此地的緣由,一頁一頁細細品讀,適足以增廣見聞、拓展視野。
不只是一處「地方」
西班牙的塞維亞、法國的巴黎、英國的倫敦、印度的瓦拉納西、尼泊爾、斯里蘭卡的錫吉里耶、斐濟的盧阿島、加勒比海;美國的格林威治村、紅杉國家公園、紀念碑谷……受訪者的最愛之地,多半為旅遊聖地或絕美祕境,或與科學研究、生態保育、公益善行、藝文作品相關;另一方面,也有許多人的選擇主要基於個人情感與日常生活,諸如父母的菜園、定居的家宅、避暑小屋,甚至是衝浪地點、球場、涼亭、公園的一張長椅等。
概括而言,置身其中能感受到精神上的自在、寧靜與歸屬,或是人際之間和諧相處的溫暖與美好,才讓這些地方成為受訪者的「最愛」。
從月球表面到非洲叢林
有些受訪者的選擇,則是一般人無法抵達或人跡罕至之處,例如:「我形容月球是『壯麗的荒蕪』……因為沒有空氣,景物看起來都非常清透明晰,土壤表面不是土灰色就是淺褐色,景象一成不變,只有一樣東西存在感非常強烈,就是我們停在那裡的登月小艇,外觀是黑色和銀色的,還有橘黃色的隔熱層閃爍著光芒……我們還能看到地球在遙遠的天邊發光,像一片在向人招手的綠洲。」
以上描述,來自第二位踏上月球表面的太空人-伯茲‧艾德林,他最愛的地方,竟然不在地球上!
還有人喜歡深入荒野,例如珍‧古德,這位研究黑猩猩的動物學家,打從心底熱愛非洲叢林:「雨季到來……第一場雨帶來大地久旱逢甘霖的氣味,萬物甦醒過來,小花從地裡冒出頭,香氣極為馥郁。走在溼潤的叢林裡,腳下不再有枯葉沙沙作響,空氣也舒適輕盈……對我而言,叢林是一座蒼穹下的聖殿,由樹林林冠和躍動的光線打造而成。我特別喜歡下著輕柔小雨的時候,萬籟俱寂,只有滴滴答答的雨聲,對我來說這就是人間天堂。」
閱畢本書,讀者也不禁陷入回憶之中,甚至立刻動身出發,在自己真正深愛的地方,怡然徜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