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30期

【有情天地】

來自遠古的微小生命 細菌和古菌

一沙一世界,一花一天堂,
掌心握無限,剎那即永恆。

    -威廉布萊克〈純真的預言〉

布萊克是十八世紀的英國浪漫主義詩人,他的作品往往充滿了想像與創造力。在這首詩中,布萊克從微觀的視角去展現大千世界的奧妙,在某種程度上,或許言簡意賅地為微生物下了最好的注腳。因為在顯微鏡下的世界,一粒沙、一朵花就是一個生態系統,其中就包含了難以計數的單細胞生物。

 

地球上最早的生命以單細胞的形式出現在四十億年前,它們具有一條或多條鞭毛、細胞壁、細胞膜、細胞質及細胞核(由外至內)。不過這些生物的細胞核沒有核膜足以包裹成形,其中也沒有核仁及染色體,只有一團環狀形態的「去氧核糖核酸」(即DNA,具有遺傳訊息的物質),而這樣的細胞核又稱作「擬核」。其次,在細胞質中並無任何能執行特定生理功能的有膜細胞器(如葉綠體),僅有合成蛋白質的核糖體。

 

這些原始生命形式被科學家命名為「原核生物」,它們的生殖方式是最簡單的細胞分裂,即由一個母細胞直接分裂成兩個相等的子細胞。地球上的原核生物就如此繁衍了將近三十億年,廣泛分布於各處,甚至是溫泉、鹽湖、海底火山的熱氣噴發口。

 

過去,科學家認為所有的原核生物都是「細菌」。直到西元一九七七年,卡爾理察烏斯(Carl Richard Woese)和喬治愛德華福克斯(George Edward Fox)兩人發現,它們其實有兩種不同的形態及演化過程,應該在生命出現不久,便朝向不同的方向演化。於是一九九○年時,他們在「界」這個生物分類階元上,提出了更高一級的「域」,將原核生物分成「細菌域」和「古菌域」,而其他較晚演化出的生物則歸入「真核域」。

 

以細胞構造來說,細菌域與古菌域看似一樣,但在「去氧核糖核酸」的修復、複製,以及能與組織蛋白相結合這三方面,古菌域更類似真核域;其次,古菌域的鞭毛成分及形成過程,也與細菌域不同。因此,科學家認為細菌域與古菌域是截然不同的兩大類生物。不過有趣的是,若就組成細胞膜的物質來說,細菌域與真核域又是相同的,古菌域反而不同於它們,這也是古菌域生物可以適應各種極端環境的原因之一。

 

由此可知,這三大域生物彼此間互有共同點或相異點,說明了這是地球生命演化的三大方向。如今科學家推測,從基因證據上來看,真核域是古菌域與細菌域的基因融合體,由於遠古時期某些古菌與細菌共生或異種結合,而演化出來的結果。換言之,真核域生物細胞內的粒線體(儲存及供應能量)、葉綠體(行光合作用)等,很可能原本是某種古菌或細菌,當它們被其他古菌、細菌吞噬後,與宿主達成互利共生的效用,再經長期演化,最終發展出更複雜的生命形態。 原來,演化的神奇總是出人意表,相信在不久的將來,當科學家的基因定序技術更進步時,我們能揭開更多生命的祕密。       

細菌、古菌一二事

  1. 絕大部分的細菌和古菌都比真核域生物的細胞小,必須透過顯微鏡才能觀察到,但有一種「納米比亞嗜硫珠菌」,體長可達半公釐,甚至用肉眼就可以看到,這是目前發現最大的原核生物。
     
  2. 原先科學家以為古菌是極端環境生物,近年發現它們的棲息地非常廣泛,從陸地到水域都有,甚至在人類的大腸、口腔、皮膚都有古菌的蹤跡,它們與其他生物都是以共生方式存在。

上一頁】【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