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30期

【字裡行間】

散播人間真善美

紅霞散天外,掩映夕陽時。
織女拋殘錦,蚩尤播火旗。
江風吹葉落,野火傍山移。
愛此光華好,沈吟欲去遲。
        -元
陳宜甫〈晚霞〉

這首恬淡雅致的律詩,將燦爛的滿天彩霞描寫得非常生動。作者以「織女」、「蚩尤」兩位神話人物為主角,醞釀出夕陽時分的浪漫氣息;同時運用「散」、「映」、「拋」、「播」等動詞,成功地把霞光四射的場景,轉換為動態畫面,使讀者感受到的不只是顏色上的華麗;接著更進一步透過風吹葉落、野火轉移的變動狀態,增強戲劇效果,令人彷彿能身臨其境。而作者就流連在眼前的事物中,直到天色已晚,仍遲遲不肯離去。如此絕美景致,相信每一個看過它的人,都會產生同樣的驚豔與讚歎吧!。

 

詩中的「散」、「播」兩個動詞都有向外傳開的涵義,若細察它們的起源,則都與先民的生活有關。先看「散」,甲骨文的右邊是一隻手拿著棍子,即攴(ㄆㄨ),左邊是兩株表皮已解析的麻。麻莖表皮纖維長而堅韌,能用來編織成布料,但是很難以刀具剝取,因此要用棍棒擊打的方式,才分得開表皮和莖,可知其本義為分離、解體。

 

在西周金文中,這個字還有另一種寫法,右邊同樣是手持棍棒擊打,但左邊變成竹葉上的肉塊,也就是將肉塊打成碎肉。到了大篆以後,兩種寫法逐漸混合,而成今日通行的「散」。

 

「散」當動詞時,其涵義是將聚集在一起的人事物分開來,如「散布」、「遣散」等,讀作ㄙㄢˋ。另外,「散」也常引申形容零碎的、雜亂的狀態,如「散沙」;或指稱被研磨、解析成粉末狀的藥物,如「胃散」。這時作為形容詞或名詞,則讀成ㄙㄢˇ。

 

再看「播」,最早見於西周金文,它是形聲字,但寫法與今日不同:左邊是「釆」(ㄅㄧㄢˋ,不是「采」),作為聲符;右邊則是一隻手拿著棍子,也就是「攴」,當作形符。「播」的本義是將種子拋撒在泥土裡,即種植。春秋戰國時,或許因為農作物都是種在田裡的,於是加上「田」這個部件,從此,單純的「釆」變成了「番」。至秦朝制訂小篆,又把「攴」改成「手」,並從右邊改為左邊,才成為今日的「播」。

 

由於拋撒種子有「傳布」、「分散」的作用,所以除了本義之外,「播」與「散」亦有相類似的涵義。後世常見「散播」一詞,根源即在於此。

上一頁】【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