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30期

【按名索驥】

地名與地勢

日治時期的詩人曾人岸,描述深夜無眠,聽見北港溪水高漲、洶湧的聲音,以溪水的「不平」寄託心中起伏。北港溪流經雲林、嘉義兩縣,雨季時水勢浩大,也因雲嘉一帶地勢平坦,時常造成水災,如今已無洪水之害,但若大雨滂沱時親臨現場,依然能感受到磅礡震耳的水聲。

 

大名鼎鼎-北港
 

提到北港,首先浮現於腦海的必是媽祖廟、麻油香,以及人聲鼎沸的廟前大街。其實早在兩、三百年前,北港已是繁榮之地,彼時它還叫「笨港」,是緊臨海口的河港城市,是閩粵移民進入臺灣的必經路,亦是貨物集散地與吞吐港。


《雲林縣採訪冊》記載:「北港街,即笨港,因在港之北,故名北港。」笨港當然不「笨」,有人說此為原住民語「poonkan」翻譯而來,也有人說是因為附近多沙丘,形如「畚」箕之故,古地名由來至少有八個,莫衷一是,成了待解之謎。清乾隆十五年,笨港溪山洪暴發(今北港溪),沖毀原笨港街,區域一分為二,南岸稱為笨南港,簡稱南港,而北岸稱笨北港,簡稱北港;後來發生漳泉械鬥,漳州人因而遷移至北港東邊的麻園寮居住,稱「新港」。

 

隨著河岸地形的演變,河道淤積,原先瀕臨潟湖的城市已成內陸,這也是為何許多地名有「港」字,卻不見港的原因。閩南語中的「港」,有時指「河流」,如基隆市的田寮港、石硬港等,有時指船停泊的港口,如北港、屏東縣的「里港」;也指「淤積灘地」,如臺南市鹽水區的「坔頭港」,「坔」(ㄉㄧˋ),即土上有水之意,踩過去有點爛爛的、軟軟的感覺。我們常聽到「正港」一詞,形容正宗、地道之事,源於清朝在兩岸設立對接的港口,以利課稅;另外,「頂港」、「下港」則成為北部與南部的代稱,俗諺「頂港有名聲,下港上出名」是聞名全臺之意。

從地形看地名
 

臺灣的地名有許多是以地形特徵命名,如新北市的「坪林」,因該地區的地形多平坦的河階面,岸邊更為樹林茂盛之地而得名,各縣市常見的「大坪頂」也是地平之意;而屏東縣的「崁頂」代表地勢高亢,四周低平,雖有河水流過卻不會淹水,宜於人居;閩南人稱盆地為「湖」,所以「內湖」、「瓊仔湖」都不是湖,而是凹陷地區。其實和地勢相關的地名大多有規則可循,舉例而言:

  •  山崖或河階崖,如崁頂。
     
  •  山海地形突出處,如貓鼻頭。
     
  •  低窪地形,如瑪璘窟。
     
  •  溫泉之地,如湯圍。
     
  •  高起的小山丘或沙丘,有時還會加入方位,如崙仔「頂」是山上,崙仔「腳」是山下。
     
  •  傾斜的山坡,如崎頂、崎頭、崎腳、竹崎等。
     
  •  山間的小山谷或沖積扇,如小油坑、鹿仔坑、梅仔坑,而「粗坑」則是形容巨石密布。

 

故鄉的形狀
 

北港已無港,但考古學家仍在挖掘古笨港的遺跡,每個碎片都是重要線索,勾勒出久遠以前那「看不見的城市」,物換星移,太多的歲月凝聚在地名裡,等待我們指認和撿拾;即便連地名也湮沒了,身體仍會朝沿坡、跨河的童年走過去,而放學路上的一個小水坑,也盛滿了記憶,或許,那就是故鄉的輪廓。 

上一頁】【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