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29期

【字裡行間】

前事不忘 後事之師

 

阪為先,聖知不用愚者謀。

前車已覆,後未知更,何覺時?

不覺悟,不知苦,迷惑失指易上下。

         -《荀子成相》

 

 

這段文字是成語「前車之鑑」的最早出處。「相」(ㄒㄧㄤˋ)是一種類似鼓的敲擊樂器,可用來控制樂曲的節拍。篇名「成相」,意思是依曲調旋律擊拍樂器,也是古代最常見的表演歌謠方式,因此詞句富有節奏感,而作者荀況藉此形式來闡述他的治國理念。

 

荀況以堯、舜、禹、湯為例,說明君王任用賢能,便會國泰民安;若摒棄聖賢,親信邪佞,則會招來災殃。就像看到前面的車子已經傾覆,但後面的車子還不知改正,那麼幾時才覺悟?而君王無法醒悟,也就不明白未來將受苦,如此糊裡糊塗,國家就會上下顛倒、是非混淆。全篇寓意深遠,警惕世人應記取前人教訓,方能趨吉避凶。

 

從文字來看,「前」、「後」均見於甲骨文,但古今寫法的轉變有些曲折。「前」是一隻腳(止)在有握把之盆中洗滌的樣子,上方三點代表飛濺的水滴,所以本義是「清洗」。由於古人在進入廟堂等神聖莊嚴的場所時,為免輕慢,而會先洗去腳上的汙穢,因此「前」也引申形容「早先」的狀態。

 

到了金文,「前」的水滴不見了,上方代表腳的「止」仍在,但下方的洗腳盆卻寫成類似「舟」,於是字形訛變為「歬」。至於今日的「前」,其實是「剪」的本字,為「从刀歬聲」的形聲字。在隸書中,「歬」的「止」寫成兩點一橫,「舟」則寫成「月」,並將原先加上「刀」當作另一字的「前」,用作「早先」之義,於是「歬」廢「前」存,而截斷東西之器具再加一「刀」,又造出「剪」字。

 

再看「後」,字形是一根繩子(幺)綁在一個罪犯的腳上(夊),由於雙腳被綁住了,所以走路不方便,行動遲緩,比一般人走得慢,於是有「晚」、「次於」之意,描述在時間或空間上與「先」、「前」相對的狀態。在金文中,這個字常加上「彳」或「辵」,表示行走於路上,便成為今日的「後」了。

 

值得一提的,大約從春秋戰國開始,已有文獻以「后」來表示「後」,時至今日仍常見。其實「后」是「司」的反寫,兩字在甲骨文同為「發號施令」之意,引申為「治理」。不過後來「后」用來專稱君王,而與「司」逐漸分化;至西周,「后」又變成君王正妻的稱號。至於以「后」代「後」,純粹是同音假借之故。

上一頁】【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