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專題企畫】
運動 元氣飽滿
工作兼顧休閒,生活健康平衡。
-行天宮平安心語
生活是多種面向的組合,工作雖是我們的重心,但卻不是唯一目標。透過休閒活動舒展身心,不僅能為健康加分,同時也為工作添加活力,讓我們表現得更精彩。
當然,休閒活動的種類繁多,它可以是興趣或專長的延伸,如:蒔花弄草、閱讀、看表演……也可以是讓生理機能更健全的各項運動。運動不僅讓我們擁有飽滿的元氣,若能全家同樂,一起打球、游泳,甚至是簡單的散步,都可以培養和樂融洽的家庭氣氛。因此我們不妨來認識一些常見的運動項目,瞭解它們的發展演變、基本形式、注意事項等,然後下場動一動,動出活力百分百的健康人生。
行走-步步生花 跑出健康
「行走」可說是人類最原始的運動,人類以行走的方式,從東非的起源地而遍及全世界。若加快行走的速度,再進一步就是「跑」了。其實「走」這個字的本義原為「跑」,所以只要邁開我們的步伐,便能開始一場人類最初和最簡單的運動。
散步
散步可說是最沒有負擔的運動了,只要放鬆心情,隨時隨地都能走上一段路。像是每天下班以後,或是週末假日,暫時放下手機,隨興之所至到處瀏覽、看看住家四周的環境,或許就會有一番新發現。
若是每天能走路三十分鐘或是一萬步,雖然無法像游泳、打球等運動一樣大量流汗、燃燒掉大量的卡路里,但也能持續消耗身體的能量、促進血液循環。尤其散步是輕而易舉之事,又能減少運動傷害的機率,絕對是可以持續進行的舒緩運動。
慢跑
從散步再進一步便是跑步。跑的形式有很多種,除了各項競速的賽跑,對一般人來說可以長期保持的跑步方式,便是「慢跑」。
慢跑是一項有氧運動,以比較緩慢的節奏跑完一段相對較長的距離,通常是一千公尺以上。剛開始進行慢跑的人,每次運動時間不要超過十至十五分鐘,若是中途覺得累,可以慢走一段路,然後再繼續。隨著次數增加,等到體能提升之後,每次慢跑可增加到二十分鐘以上。基本上,一週之內至少要慢跑三次,才會累積成效。若如此循序漸進,持續五年以上,便能試著練習半程或全程的馬拉松了。
球類-滾動跳躍 競相追逐
球類運動是最常見的運動類型,它們的主角都是一顆球。由於球體圓滾而難以捉摸,所以參與者若能獲得球的主控權,並利用它達成目標,那麼就能獲得分數,最終以高分者贏得勝利。
籃球
籃球起源於西元一八九一年,當時在美國擔任體育教師的加拿大人詹姆斯‧奈史密斯(James Naismith)發明了這項室內運動,他的目的是讓學生在嚴寒的冬天也能活動,而不會感覺無聊。沒想到因為節奏快、難度不高,比賽過程高潮迭起,於是迅速推展開來,如今已成為全球最普及的球類運動了。
比賽時,參與者分成兩隊,最初是一隊九人,目前則為一隊五人。隊友之間必須同心協力,以傳、投、拍、滾等運球方式,竭盡所能將球丟入對方的籃框,如此便可得分。由於這項運動需要團隊的合作,所以很適合三五好友結伴較量。而為了容易組隊,籃球也發展出可在半場競賽的「三對三」形式,即每隊三人,臺灣將其俗稱為「鬥牛」。
不過,籃球屬於較激烈的運動,過程中的碰撞、跌倒,有時在所難免,所以運動時一定要穿著適合的衣褲及球鞋,若有必要,還需穿戴護肘、護膝、護踝,預防擦傷、扭傷等情況。同時,比賽時保持運動家風度,切勿為了贏球而故意推撞、拐倒別人。因為勝敗乃人生常事,藉由運動鍛鍊體能,才是重要的意義。
桌球
桌球又稱作「乒乓球」,起源於十九世紀的英國。當時歐洲盛行網球,但因為受到場地和天氣的限制,有些英國大學生突發奇想,便以餐桌當作球檯、排列成一直線的書作為球網、用羊皮紙做成球拍,將球打來打去。日後逐漸改進,球體變成塑膠空心球,並用木板代替網拍,同時在桌子上架起真正的球網,於是一種新型的縮小版桌上網球開始風行全球,此即英文名稱「table tennis」的由來。
顧名思義,桌球類似網球,由兩名或四名球員用球拍來回擊打一顆輕便的小球;而與網球不同的,桌球是以桌子作為球的彈跳區域。桌球比賽進行時,在桌子兩邊各有一名(即單打)或兩名(即雙打)球員,手持球拍、隔著架好的球網相互對打,雙方你來我往,直至一方無法回球,另一方便能得分。
桌球的使用空間相對其他球類較小,而且在室內,不必擔心刮風下雨的影響,尤其發明之初的主要目的是運動健身,因此容易上手、老少咸宜,這是非常適合一家人的運動。
羽球
羽球和網球、桌球都是常見的球拍運動,同樣都是以球拍來掌控球的進行方向,但最大的差異點還是羽球的「球」,它並非是單純的球體,而是在一顆半球形軟木或橡皮的切面周緣,插上一圈長短大小相同的羽毛,讓這顆「球」的重心位於球頭,於是在拍打時受到空氣動力的影響,球頭便順應拍力的作用方向往前飛去。
與網球相較,羽球的起源更古老,它的前身是「板羽球」,這是一種用木板拍打紮有羽毛的小球(類似毽子),並避免小球落地的遊戲。板羽球已有近兩千年的歷史,普遍見於古代的中國、日本、暹羅(今泰國)、印度、希臘等地。至於現代的羽球則來自十九世紀的印度,其遊戲方式不僅是讓球盡量保持在空中,而是參與者分別在球網兩邊相互拍擊,若一方未拍中飛來的球,以至於球掉落在球場內,對方就能贏得分數。 由於當時統治印度的英國人非常喜歡這種運動,便將它傳回英國,一八七三年在格洛斯特郡的巴德明頓莊園(Badminton House)舉行了一場比賽,此後逐漸引起大眾的注目,並傳播至世界各地,而羽球的英文名稱便來自於該莊園之名。
羽球和網球、桌球一樣,都有兩人的單打及四人的雙打,而且羽球在室內、室外均可進行,若非進行比賽,任何平坦寬廣的場地都能打球,實在是非常親民的運動。只是羽球的球容易受風力影響,若在戶外較不易掌控球的動向;另外,雖然場地不太受限,但請勿在街邊或人行道上打球,以免危及交通安全。
舒展-和諧自在 身心怡然
現代人的生活往往忙碌而緊湊,鮮少伸展筋骨、放鬆身體,尤其是日復一日「蜷縮」於電腦前的辦公族。如此長久下來,腰痠背疼已成了常見的症狀。若想讓自己的身心達到輕盈自在的境界,那麼就三不五時舒展一下吧!
游泳
在水中,藉由浮力作用,我們的身體可以減少重力的負擔,所以相對於陸上運動,游泳的衝擊性較低。因此身體機能若是無法負荷跑步、打球等運動,那麼游泳就是另一種選擇。
游泳可以提升心肺功能、促進血液循環,供應肌肉所需要的氧氣,所以是很好的有氧運動。尤其對於心血管疾病、肌肉傷害、關節炎症狀的患者來說,游泳既能達到運動身體的效果,又不會使症狀惡化,是非常適合從事的復健活動。
不過,游泳的主要風險是溺水,所以運動前要先暖身,疲勞或身體不適時也避免下水。其次,必須選擇合格且有救生設施、救生人員的游泳場所;若在大自然中,則應避免在湍急或深水區域游泳。只要能遵循這些原則,便可以體會水中蛟龍般的悠然自得之趣。
瑜伽
「瑜伽」為梵文音譯,英文稱作「yoga」,本是古印度修身養心的修煉方法。古印度的修行者觀察動物的姿勢,然後加以模仿、親自體驗,於是創立出「調身」的體位法、「調息」的呼吸法、「調心」的冥想法,藉此改善人類生理、心理、情感和精神各方面的狀態,以達成身心靈的和諧與統一。
從運動的角度來看,瑜伽著重於體態的各種姿勢,因此建議初學者必須在專業人士的指導下練習,以避免不適合的動作而導致身體損傷。在進行瑜伽前要先熱身,做瑜伽時則從簡易體式開始訓練,循序漸進至較難的體式,尤其當身體柔軟度還未達到一定程度,應避免高難度動作。此外,可準備瑜伽墊、瑜伽磚等器材,可保護我們練習時不受傷害。
我運動 所以我健康
想要擁有圓滿的人生,除了平靜祥和的心靈,還需要有健康的身體。適時運動、補充元氣,我們才能擁有活力充沛的每一天。選擇適合自身體能的運動,從事前多瞭解其規範,並做好防護措施,我們就可以一一嘗試,體會箇中樂趣。 趁著三月春光明媚,何不開始運動呢?盡情揮灑汗水與熱情,打造健康快樂的人生吧!
八段錦 源自宋朝,為中國古代醫家將各種導引術的精華,融合成一套簡便有效的養生功法,動作一共有八節,運動方向包含「前、後、左、右、上、下」,動作柔和優美,並能舒展全身,故稱為「八段錦」。練此功法,可疏筋活絡、促進新陳代謝、改善心肺及腸胃功能,為現代人居家時的良好養生操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