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27期

【孩子讀經典故事】
護國為民的張巡

 

您知道輔佐商朝五位君王的功臣,原本是一位廚師嗎?

掌管送子、保佑生產順利的神明,您知道也有男神嗎?

每段經典背後,總有精采且饒富意義的故事。

新單元「孩子讀經典故事」,讓經典不再晦澀難懂,

讓孩子能輕輕鬆鬆地閱讀圖文故事,

不自覺地走進一個又一個歷史風景,認識一位又一位歷史人物。

經典故事


唐玄宗時,張巡進士及第,擔任縣令,因政績考核為最高等,任滿後被召回宮中。當時,正值楊貴妃的堂兄楊國忠把持朝政,有人勸張巡投靠,一定會受到重用,但張巡毫不猶豫地回絕說:「此人當權是國家不祥之兆,身為朝臣怎麼能再幫著他做壞事。」不久,張巡就被調往偏遠的地方擔任縣令。

 

張巡到任後不久,便開始整頓綱紀,將當地侵占公款、欺壓百姓的惡霸通通抓了起來,並推行清廉儉約之風,因而受到全縣人民的愛戴。

 

後來安史之亂爆發,安祿山攻下唐朝的東都洛陽,旋即稱帝,國號「大燕」。張巡於是決心率領人民共同起兵抗敵。

 

張巡平日待人誠懇、胸懷坦蕩,在軍中更是號令嚴明、賞罰分明,能與部屬共患難;每次作戰,不僅親自上戰場,還帶領大家走在最前線,因而全軍上下無不奮勇效力,常能以寡敵眾、屢建奇功。

 

唐肅宗時,燕軍進攻睢陽城。睢陽太守許遠緊急向張巡求助,張巡於是率領三千餘兵來到睢陽與許遠會合。

 

許遠見張巡智勇雙全,自願交付指揮權,邀請張巡主理一切軍務。此後,許遠負責調配軍糧等後勤工作,張巡則領軍作戰,在兩人密切合作下,燕軍數次大舉進攻,卻始終無法破城。 然而睢陽被圍十個月,食物早已吃盡;在內無糧草、外無援兵下,有人建議棄守。張巡則堅持說:「睢陽是江淮屏障,若此時棄城撤退,燕軍一定會攻陷江淮地區,則我大唐復興無望。因此不論如何艱困,即使犧牲性命,我們也要堅守到底,守護國家和百姓!」

 

可惜到最後,將士們仍因飢餓疲病而再也無力抵抗,燕軍終於破城,張巡、許遠等三十六位將領,共同慷慨赴義,張巡時年四十九歲。

來學成語
 

賞罰分明 有功則賞,有罪便罰,公正嚴格、清清楚楚。


以寡敵眾 以少數兵力,擊敗兵力眾多的一方。


智勇雙全 智慧與勇氣兩者兼備。


慷慨赴義 意氣激昂的為正義犧牲生命。

原典欣賞
 

每起忠良護國心;
在宋易姓武穆將,
在唐改諱曰張公。

        -《明聖經》
 

張桓侯飛受奉祀為四川的土穀神,每當國家遇有危難時,就會生起護國佑民的忠良之心;宋朝時,降生為 岳恩主飛;唐朝時,則下凡轉世為張巡。

閱讀思考

張巡阻擋了燕軍南下,使得江淮得以保全,讓唐軍能在十天後,一舉攻破大燕都城,收復東都洛陽。張巡的忠肝義膽,不僅名留青史,百姓更尊奉為「保儀尊王」。 神明是有修為、有道德的人升天領任的,具有崇高的德行。因此我們端正自己的言行,效法神明的精神行好事、做好人,這才是禮敬神明的真諦。

上一頁】【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