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23期

【專題企畫】

掌聲穀勵-穀物小百科

神農,以為行蟲走獸,難以養民,乃求可食之物,
嘗百草之實,察酸苦之味,教民食五穀。
               -
儒家典籍《新語道基》

 

 

神農大帝,相傳是主掌農業與醫藥之神,保佑五穀豐收和人民健康,也是農民、藥師、醫師的職業守護神,又尊稱為「五穀王」、「五穀先帝」、「先農」與「藥王」等。


根據前言所引文字的記載,相傳在上古時代,人們原本只會以狩獵的方式來維持生命,英明的君王-神農氏發現人民過得十分艱苦,於是在嘗遍百草的過程中,不僅辨識出具有療效的草藥,還找到可供食用的「五穀」,並且教導人們如何耕種,大大改善了人民的生活,因此備受愛戴,更被後世恭奉為神明。


在華人地區,往往用「五穀雜糧」來泛指所有穀物或糧食作物,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主食,為我們注入滿滿的活力,並且奠定健康的基礎,而您是否真的瞭解這些每日享用的食物呢?現在,就讓我們一起進入五穀雜糧的世界吧!

傳統的五穀雜糧

回顧傳統文獻,「五穀」一詞,最早見於《論語微子》中「五穀不分」之語,可見在春秋時代,已經有五穀的概念了,但具體是指哪些農作物呢?《論語》中並無確切的解釋。


五穀,顧名思義,就是指五種主要農作物。但因為不同時代、地域的主要農作物未必相同,再加上人們常食用的作物不只五種,所以關於「五穀」的種類與排序,歷來出現了各式各樣的說法,例如:

  • 黍、稷、麻、麥、菽。
  • 粟、豆、麻、麥、稻。
  • 稻、黍、稷、菽、麻。
  • 稻、稷、豆、麥、黍。
  • 麻、黍、稷、麥、豆。
  • 粳米、小豆、麥、大豆、黃黍。
  • 大麥、小麥、稻、小豆、胡麻。(用於佛教祭祀)


其中最普遍的說法,是以「稻、黍(禾本科黍屬,煮熟後有黏性)、稷(可能指小米;或是黍一類的作物,但無黏性)、麥(一般指小麥)、菽(音ㄕㄨ,豆類的總稱)」為五穀。


另外,還有「九穀」之說,通常指「稷、秫、黍、稻、麻、大豆、小豆、大麥、小麥」,後用以泛指各種農作物;而「百穀」一詞,則為穀類的總稱。 那麼,「雜糧」是指哪些農作物呢?大致而言,中國傳統的飲食習慣為「南米北麵」,南方人將「稻」的果實煮成米飯作為主食,北方人的主食則是將「小麥」的果實磨成麵粉所製作的各式麵食,故而將稻、小麥以外的各種糧食作物,諸如玉米、高粱等,統稱為「雜糧」。


綜合上述可知,「五穀雜糧」一詞泛指所有糧食作物,而歷代以來,各地人們常食用的作物種類,其實是非常豐富多元的。

 

五穀為養

在中國淵遠流長的飲食文化中,衍生了藥食同源、食療養生的觀念,強調食物不僅將人餵飽,亦有調養身心之用,可說是天然的補藥。


現存最早的醫學典籍-《黃帝內經》就曾指出,疾病的治療,除了以適當藥物「攻邪」(去除病邪)外,同時必須配合「五穀為養,五果為助,五畜為益,五菜為充,氣味合而服之,以補精益氣」,藉由均衡攝取穀類、水果、肉類、蔬菜,來滋補、提升「精氣」(生命的本源),而這些滋養的食物以「五穀」為首,因為五穀是日常的主食,更是健康的基石。


上述這段文字,後來擴充為「五穀宜為養,失豆則不良;五果當為助,力求少而數;五菜常為充,新鮮綠黃紅;五畜適為益,過則害非淺;氣味合則服,尤當忌偏獨;飲食貴有節,切記勿偏過」的養生原則,建議大家在五穀中加入豆類、選擇各種顏色的蔬菜、肉類不宜多吃、節制飲食的分量等,均和現代的健康飲食觀念不謀而合。


而明代李時珍撰寫的《本草綱目》一書,集中國十六世紀前草藥醫學之大成,其中記載了穀類三十三種、豆類十四種,共有四十七種之多,可見從中醫的觀點看來,「五穀雜糧」實為健康良藥。

現代的五穀雜糧

時至現代,隨著生物分類學及營養學的發展,我們提及「五穀雜糧」時,原則上是指「富含澱粉,主要功能為提供熱量」的農作物,通常又可分為以下幾類:

  • 穀物:主要是指禾本科的糧食作物,例如:玉米、稻、小麥(以上為目前全世界總產量最高的三大穀物)、小米、黃米、大麥、燕麥、黑麥、高粱、薏苡(薏仁)等。
  • 類穀物:非禾本科,但與禾本科糧食作物相近的農作物,例如:蕎麥(蓼科)、藜麥(莧科)等。
  • 薯類作物:因食用部位為根莖,故又稱「根莖類作物」,例如:番薯(地瓜)、馬鈴薯、芋頭、山藥、蓮藕等。
  • 豆類作物:澱粉含量高的豆類,例如:紅豆、綠豆、花豆、蠶豆、皇帝豆等。
  • 其他:南瓜(食用部位為果實)、栗子、蓮子、菱角等。


薯類、豆類與其他作物,一般被歸類為「雜糧」。

另外,有些營養師在設計五穀雜糧的菜單或食譜時,也會將富含蛋白質的豆類-大豆(包括黃豆、黑豆、毛豆等),以及脂肪含量較高的堅果種子-花生、瓜子、葵瓜子、芝麻、腰果、杏仁、核桃、夏威夷豆等,納入五穀雜糧的範圍。

 

「維持原態」的全穀雜糧

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《每日飲食指南手冊》建議,每日三餐應盡量以「全穀雜糧」為主食,至少應占主食的三分之一。


所謂「全穀」,是指穀物未精製而「維持原態」。舉稻為例,稻穀碾去稻殼即為糙米,糙米再經碾磨去掉米糠層即為胚芽米,糙米、胚芽米皆算是全榖米;若是碾磨時將米糠層及胚芽一起碾掉,只剩下胚乳部分,即為精製白米。 精製穀物吃起來滑順香甜,一般稱為「細糧」,所含的營養素以澱粉為主,但其他營養素的含量比較少。再者,各式各樣美味可口的加工食品,多半以精製穀物為原料,再加入大量糖和油脂,不但無法補充營養,還容易吃進過多熱量,長期下來可能造成肥胖及慢性疾病等,不可不慎。


而未精製的全穀雜糧口感較為粗糙,一般稱為「粗糧」,除了澱粉外,也含有各種維生素、礦物質和膳食纖維等營養素,其中維生素和部分礦物質又稱為「微量營養素」,是維持生理機能的重要營養物質,近年來的醫學研究顯示,許多現代疾病都可能和微量營養素的缺乏或不平衡相關;這些營養素分布在全穀雜糧的種皮、胚芽、胚乳、子葉等不同部位,加工程度愈低,愈能保留完整營養成分。


根據《營養學期刊》報導,每天攝取全穀食物量達四十八至八十克,經過七至八年的追蹤,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機率降低百分之二十六,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則減少百分之二十一,證實了全榖雜糧的益處。


全穀雜糧怎麼吃?

對於已習慣「細糧」口感、覺得「粗糧」難以下嚥的民眾,一般而言,建議可先將三分之一的白米飯代換為全穀雜糧,例如糙米飯、胚芽米飯、五穀飯、全麥麵包或其他全麥製品、全蕎麥、全粒玉米、糙薏仁等,之後再逐漸增加全穀雜糧於日常飲食中的比例。


全穀雜糧的種類繁多,建議盡量混合食用。具體做法上,可採取「穀物+薯類」、「穀物+豆類」的方式,煮成地瓜飯、紅豆飯、黑豆飯等;也可比照蔬果的「彩虹飲食法」,選擇色彩繽紛的各種全榖雜糧;或是依照個人喜好,混合五至十種以上的全榖雜糧。如此一來,不僅口感層次豐富,也帶來視覺上的享受,更重要的是,能夠攝取到多元且均衡的營養素。


有些營養專家則認為,全穀雜糧比較不好消化,容易增加腸胃負擔,並非多多益善,建議混合白米食用,採取「六分粗糧、四分細糧」的搭配比例,或自行調整最適合的比例,並且在粗糧的部分經常變換不同的種類,讓每一餐的主食都好吃、好消化又營養滿分!

 

食用全穀雜糧的注意事項

儘管全穀雜糧營養豐富,卻並非人人適合,舉例來說,全穀雜糧的鉀、磷含量偏高,但腎臟病友無法代謝,故而原則上不宜食用;又如穀物多半富含植酸、草酸,可能抑制鈣質、鐵質的吸收,因此缺鈣、貧血的人少吃為宜。


在五穀雜糧的選購方面,應留意是否外觀飽滿、色澤鮮明;若未立即烹煮,應妥善儲存於保鮮盒或密封罐中,確保新鮮度,並且放置於通風、乾燥、陰涼處,避免受潮、日晒。


五穀雜糧學問大,而且每個人的身體狀況不同,建議大家都應諮詢醫師及營養師,瞭解自己是否適合食用全榖雜糧,或者食用時有哪些該注意的地方,方能真正吃「粗」健康,為身體掌聲「穀」勵!     

 

上一頁】【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