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03期

【專題企畫】

牧童歸去橫牛背 牛的文化

草滿池塘水滿陂,山銜落日浸寒漪。

 

牧童歸去橫牛背,短笛無腔信口吹。

 

         -宋雷震〈村晚〉

 

在中華文化裡,牛兒與農耕文化緊密結合,牧童、老農與耕牛形成的農村風情畫,象徵了先民的勤懇,以及人情的醇厚之美。

 

農村印象
 

手扶牛耙喂,來犁田啊,我勸那犁兄(妹)喂,
不通叫艱難,哪哎唷啊犁兄
(妹)喂,為著是增產。

            -臺灣音樂家‧許丙丁〈牛犁歌〉(節錄)

牧童生活

早期農業社會,牛隻是地主、農民眼中極珍貴的資產,為了妥善照顧牛兒,就得雇人來看牛,而這樣的重責大任,往往落在小童工的肩膀上。牧童雖然年紀輕輕,卻熟悉餵食、牽牛等工作,也會使用在牛隻上的各項配件;當牛兒有特殊情況時,牧童還可能會受到嚴重的傷害,薪水低、危險性高、工時又長,其辛勞不言而喻。

 

 

《行天之道-玄空師父傳》:「生活太苦,許多人家為了讓孩子得以溫飽,就得讓孩子去替人牧牛,黃家也不例外。黃欉六歲那年,也在遠方親戚的雇用下,開始了生平第一份工作-當起牧童。遠方親戚說得清楚,供應一餐。這對貧寒的黃家來說,可以讓發育中的欉仔有幾餐可以吃飽,雖然微薄,這樣已經讓他們感到很好了……年幼的他,牽著那麼大隻牛,其實不是不怕的。他感覺到牛鼻孔中噴出的熱氣,呼在他身上,熱熱癢癢的。」

 

孩提時期的 玄空師父體諒父母辛勞,主動向母親提出替人牧牛,減輕家中負擔,可見「孝」的根源,在師父的幼小心靈早已散發;那是臺灣開拓史艱苦的一頁,卻也閃耀著親情的光輝,一家人無分老幼,同心耕耘家園,雖苦猶甘。

 

嫁妝一牛車

牛兒行進,身上的配件可不少,比方牛軛(馱於牛頸,以方便牽動牛車或犁)、牛鈴(佩載於牛頸上,走動時有聲,作為裝飾與警示之用)、牛鞋(穿於牛蹄上,以防止牛蹄磨損)等;不過光有這些還不夠,牛兒的「最佳拍檔」,當屬牛車。 臺灣最早使用「板輪牛車」,由一塊木板跟兩個木輪組成,行進間會發出嘈雜聲,遠遠就能聽見;後來演進為四輪的「鐵皮輪牛車」,再改為「風輪牛車」,亦即橡膠輪,直到民國六十年代,仍是農村的主要運輸工具,運載甘蔗、稻穀、甘藷與雜糧等農產品。

 

牛車不只能載農作物,也當客車之用,陳文達《臺灣縣志風俗篇》寫道:「行遠皆用牛車,親朋相訪,三、四人同坐,往來甚便。」在日治時期與光復初期,農村民眾結婚以牛車當禮車,真正體現了「嫁妝一牛車」的場景。漸漸地,風輪被「鐵牛仔」或電動耕耘機取代,如今只存在老一輩人的記憶中,成了懷舊文物。

 

牛年開講-俗語
  • 有心做牛,免驚沒犁通拖:只要肯認真努力,絕對不怕沒有工作可做。
  • 做牛就拖,做人就磨:每個人都應謹守本分,做該做的事情。 •牛好駛也得工:再容易的小事,也得花時間、花功夫去做才會成功。
  • 生牛不識虎:意同「初生之犢不畏虎」。
  • 牛有料,人沒料:牛軛,閩南語發音為「料」。牛被牛軛所控制,但人並沒有,所以未來無可限量。比喻有奇蹟發生,沒有什麼不可能的。
  • 牛犁耙,各項會:牛犁耙為農具的總稱,此處指精通各種農具,比喻人很能幹,通曉各種技藝。

 

漫談牛文化
 

早年務農者多,所以傳統社會幾乎不食牛肉,某些地區有「牛稠公」的信仰,嘉義縣太保市甚至建有祭祀水牛的廟宇;對很多人來說,牛兒不只是「生財工具」,也是「家人」,牛與華人的生命相依相惜,也形成了許多相關文化。

 

牽牛星的故事

「迢迢牽牛星,皎皎河漢女。纖纖擢素手,札札弄機杼。」在漢代〈古詩十九首〉裡,詩人以耳熟能詳的傳說,比喻思婦情深;每年七夕,少女亦盼望好天氣,讓天上的牛郎與織女相會。原本普通的牽牛星,卻因為被人寄託了情感和希望,成為天上的「超級巨星」,在銀河中閃閃發亮。

 

據《博物志》記載,海島上有個人發現,每年八月,海上都有一艘不明的木筏漂來,一陣子又漂走,這人便坐上木筏,隨它漂流;後來到了一條大河,岸邊有華麗的亭臺樓閣,他看見裡面有位美麗的夫人在織布,又看見一個男子牽牛到河邊飲水,便暗自記下日期,打算一探究竟。回家以後,他聽人說,天上有客星犯牽牛宿,這才知道自己闖到了天河去,那牽牛的男子就是天上的星宿啊!

 

迎春牛

遠從周代開始,朝廷就會舉行盛大的祀春儀式,有「迎春禮」、「鞭春禮」,人們拉著泥塑的五色春牛遊街,再由官員鞭打春牛,一旁有人高聲念著「風調雨順」、「國泰民安」;春牛肚子裡裝滿各類穀物,一抽下去,大量穀物流瀉而出,確實是五穀豐登之兆,典禮結束後,觀禮的民眾便一擁而上,拿取土牛身上的泥土,回家撒在牛棚或豬圈中,據說這樣能讓家畜健康、壯碩。

 

除了鞭春之外,在沒有氣象預報的年代,前人還會繪製「春牛圖」,圖中有春牛,以及牽春牛、執柳枝的芒神,左右兩旁有七言詩句,圖象與詩句搭配,可預測當年農耕天氣、雨量、干支、五行和收成,如今在某些農民曆上還有春牛圖的「足跡」。近年來,臺灣許多廟宇已將「鞭春」改成「摸春牛」活動,在廟前塑一春牛,讓信眾撫摸,祈求好運,有「摸牛頭,好彩頭;摸牛嘴,萬年富貴;摸牛耳,吃百二;摸牛尾、大趴尾」之說,「大趴尾」意指家族興旺,開枝散葉。 地牛大翻身 過去科學較不發達,對於地震,各地居民都有一套說詞,例如古中國相信女媧斷鰲四足,用以支撐天地,當大鰲翻身就會引發地動,而在古希臘的神話中,海神波賽頓便是造成地震的原因。至於日本,傳說日本島嶼下住著一隻大鯰魚,當鯰魚震動身體或搖晃尾巴時,就會地震,所以須透過雷神「建御雷」鎮壓大鯰。

 

《臺灣風俗誌》曾提過,嘉義大地震時,有人從地震裂縫處看見大地牛的尾巴,所以臺灣人常說:「地牛翻身。」但這樣的傳說並非只有漢民族才有,原住民的神話故事中也曾提到;布農族認為地底下有隻很大的牛,一旦牠發癢,並以犄角摩擦地面時就會震動大地,此時人會發出「ㄠ」的聲音來安撫地牛。

 

由於臺灣地牛的傳說,後來也衍伸出相關習俗,比如當地震發生時,得學牛叫聲或是以碗盆敲擊地面,相傳是為了安撫地牛,或是讓地底的兩隻牛分開,不要再繼續鬥爭,以平息地震。

耕耘人生
 

牛兒腳踏實地、埋頭苦幹的形象,早已深入臺灣人的心中,甚至轉化為我們的性格象徵。牛步雖緩,但始終一步一腳印;牛兒吃草,總是向前走,從不回頭。在新的一年裡,我們也應效法牛兒踏實前進的精神,那怕沿途都是泥濘,也要不畏艱難,堅持到底,為人生耕出一畝良田。

 

牛到之處-地名
  • 牛埔仔街:昔日曾為農田,飼養牛畜之地,為今臺北市中山北路的前身。
  • 赤牛欄:先民來到今桃園市新屋區墾拓時,當時有徐姓老翁在此圍木柵欄,用以畜牧黃牛,所以用客語稱此為「赤牛欄」。
  • 牛運堀:過去為牛群戲水之凹地。今南投縣南投市漳和、漳興二里,也稱為「牛氳堀」,堀指凹陷之地、「氳」則指動物作蹲踞狀。
  • 牛尿港:位於雲林縣口湖鄉。過去農民會將牛隻牽至牛挑灣溪內浸泡溪水,以避免蚊蟲叮咬、驅除牛兒暑氣,因而得名。後因不雅,改為「成龍村」。
  • 牛 庄:今臺南市。據傳為虞姓開墾,因「虞」和「牛」的閩南發音相似,故從「虞莊」改為「牛庄」;然現在的居民多吳姓人,而無虞姓。
  • 牛 鬥:位於今宜蘭縣三星鄉。因蘭陽溪北的雪山山脈,與蘭陽溪南的中央山脈的交會處,山形看起來便像是兩牛對峙一般,然而經風災以後,已不復見原始的地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