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02期

【小物大器】

帽 冠蓋如雲聲浩浩

什麼是「頭等」重要的事?想來應是「帽子」。它是戴在頭部的服飾,夏季遮陽,冬天禦寒,亦能搭配造型,除了實用、美觀外,還有各種象徵意義,形成了多元的「頂上文化」。

 

打哪兒「帽」出來的
 

《禮記曲禮上》曰:「二十曰弱,冠。」古代男子未成年束髮,二十歲行「冠禮」,稱「弱冠」。《論語》記載,孔夫子問幾位學生的志向,曾點回答:「暮春三月,穿上春天的衣服,約五六個青年,帶六七個童子,在沂(音ㄧˊ)水邊沐浴,在高坡上吹風,歌詠而回。」其中「冠者」即指「行過冠禮」的成年人。

 

華夏文化本「有巾無帽」,從包頭巾慢慢演變成了戴帽子。我們常聽見的「烏紗帽」,原是常民戴的帽子,後來才成為官服的配件;從前教育學生立下「軒冕之志」,鼓勵他們入仕,乘軒(乘車)、服冕(戴帽子)便是指稱「官員」。近代以「脫帽」為禮儀,但古代把烏紗帽當作禮節與身家性命,不可隨便丟失。

 

歐洲盛行戴帽子,自古羅馬時期起,帽子便是合法自由公民的標誌,中世紀時,教廷規定要蓋住頭髮,所以出現了簡單、樸實的帽形;當帽子進入貴族階級,變得華麗而誇大;至二戰時期因物資缺乏,才再度回歸樸素的帽形。近年來,我們所熟悉的英國王室,除了戴王冠外,還有各種別致的帽子,對他們而言,帽子是一種語言,得按節日、場合、天氣來呈現,務求優雅得體。

他的帽子,不只是一頂帽子
 

挪威三鐵選手伊登意外撿到臺灣的進香帽,他戴著參賽並奪冠;於是認為這頂帽子是「幸運物」,但「幸運」背後,其實是無數的訓練,成就當下的專注與爆發,方能獲得佳績。

 

另外,許多職業、身分也有專屬的帽子,如工地帽、軍警帽、廚師帽、學士帽、消防員等,有時還會有相應的「授帽儀式」;而醫護人員為了工作方便,已漸漸不戴帽子了,但他們始終將責任與榮光「戴在心上」,站在第一線,守護大家的健康,值得我們由衷的感謝與敬意。

宋朝的「安全社交距離」—長翅帽
 

宋朝官員戴的帽子叫「展腳幞頭」或「平腳幞頭」,俗稱「長翅帽」。幞(音ㄆㄨˊ)頭源自漢代的「幅巾」,唐、宋時大盛,成為男子的主要頭飾。 相傳宋朝開國君王趙匡胤剛即位時,因臣子上朝時交頭接耳,讓趙匡胤相當不悅,但又不想傷害革命情感,於是靈機一動,就在大家戴的官帽後面加了一根又平又長的「翅」,人與人自然拉開了距離,也就能專心理政。

 

這種帽子戴起來行動不便,因而發生了一樁趣聞。宋朝名相寇準,有天輕裝便服到街上視察,沒人認得出他來,但有個老翁對他畢恭畢敬。寇準客氣地說:「老先生,鄙人只是個普通書生,請您放輕鬆些吧。」老翁卻很篤定:「相公定是位達官貴人,我自然要行禮。」

 

寇準感到驚訝:「您何以認定我是朝廷命官呢?」老翁回答:「剛才您通過窄巷時,側身左顧右盼,好像怕有東西碰著您的帽子,若非習慣戴長翅帽的人,不會有這個動作的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