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02期

【傳藝匠心】

巧手蒸功夫 傳統竹木蒸籠

滿是歲月痕跡的雙手,隱身在街角巷弄的老職人,堅持傳統古法,不因時代更迭而有所改變,在快速流轉的現代社會,留下一種永恆不變的信念與堅持,也留下歷史文化的傳承意義。

打開蒸籠,只見白霧氤氳而上,陣陣香氣便撲面而來,取出一個饅頭,感受捧在手心的溫熱,清寒的冬天早晨,就這樣有了飽暖的一餐。蒸籠,就是這樣看似平凡不起眼,卻又始終存在於你我記憶之中。

 

相傳,蒸籠源於楚漢相爭時,韓信將軍帶兵打仗,擔心煮食炊煙暴露軍隊的行蹤,於是就地取材,用竹木做成炊具,利用蒸氣來烹煮食物。這種炊具輕巧方便,製作材料也很容易取得,因此日後便廣為流傳。儘管傳說未必為真,但可以確定的是,蒸籠自古以來便已融入日常生活,成為家家戶戶必備的炊具之一。

 

平凡中有不凡
 

看似平凡的蒸籠,其實工序相當繁複,大致可以分為「前手」和「後手」。「前手」指的是製作材料的前期處理,「後手」就是組裝蒸籠的過程。

 

竹材的選擇上,在臺灣一般是使用桂竹,因為它竹節比較少,纖維又比較細,且相當有韌性,做出來的蒸籠也更為堅固。用炭火烘烤,把竹子烤直,出油後也能保存得更久,但烤得太久又會損傷竹質,因此火候的掌控極為重要。

 

接著,要將竹節磨平,讓外表圓潤平滑。處理完畢,再劈開竹子,一般是剖四等份,刮除竹子裡的竹菁和竹節,一樣要花時間慢慢磨到光滑平整;用刀分離竹片和竹皮,竹片浸水晒乾,就可以拿來當作蒸籠的主要材料了。竹皮也沒有浪費,可以拿來編成籠蓋。做到這裡算是告一個段落,大概就要花上好幾天的時間了。 儘管前手目前大部分有機械可以代勞,但為了確保品質,還是免不了進行一些檢視和人工打磨的動作。過程中被刺傷、刮傷都是常有的事,只能稍作包紮,繼續埋首苦幹。

扎實中有精緻
 

竹片處理完畢,這才開始製作蒸籠的重頭戲。首先用浸溼晒乾的木材捲壓成圓形,作為籠身的基本骨架。骨架的材質很重要,一般用銀杉木,挑剔的師傅甚至會用上檜木,若是用得太差或太薄,做出來的蒸籠就容易變形損壞。

 

接著,將竹片套在籠身外層,鑽孔後用藤線綁牢,全程不上膠。綁的方式也有一定的形式,全憑師傅的經驗和手藝。內層在套裝竹片時,會多留大約一寸的長度,利用竹片自身的彈性和張力卡進內層,敲打兩下,就能順利密合,無縫銜接。做工實在的老師傅,可以做到四層之多,用起來非常緊密牢固。反之,若是技藝不佳,綁得不夠緊實,或內層造成空隙過大,蒸出來的東西就不好吃。如果偷工減料,只做一層或兩層,耐用度則會大打折扣,只要用手按壓,籠身就會扭曲變形,甚至一下水洗滌就會整組散掉。

 

籠蓋則是用削下來的竹皮編織成席,有最常見的斜紋織法,也有梯形織、梅花織,視師傅的喜好和功夫而定。竹席剪裁成圓形,放進籠框中,做成第一層蓋頂,第二層放一張牛皮紙,可防止蒸氣散失,以保持蒸籠的熱度。第三層再放一張竹席。最後在蓋頂用藤條編成手把,一個手工蒸籠才算是大功告成。

 

如何把蒸籠做好?老師傅說:「訣竅無他,唯有『耐心』而已。」無論前手或後手,都要耐得住性子,一個步驟做好,再做下一個步驟。做錯了不要緊,回頭重做,絕不能得過且過。一個生手,隨著經驗不斷累積,從錯誤中學習經驗,日子久了也能成為熟手,從學徒變成師傅,做出扎實、好用又美觀的好蒸籠。

記憶中有竹香
 

民國四、五十年代,是臺灣手工蒸籠的鼎盛期,後來在工業化的衝擊下,逐漸被鋁製品、不鏽鋼製品取代,懂得製作蒸籠的人愈來愈老,也愈來愈少,眼看就要消失在時代的洪流中。奇怪的是,一直到今天,竹蒸籠卻始終占有一席之地,沒有被人們所遺忘。這項傳統技藝,無疑像是強風中的勁草,始終挺著腰桿子屹立不搖,這是為什麼?原來,金屬蒸器容易在內部凝結成水滴,進而影響口感。而手工蒸籠用的是天然竹片、木片等天然材質,能吸收過多的水氣,具有透氣、保溫的功能,除了能保有食物原味,還會散發淡淡的竹子香。

 

那雅致的風味,令人想起過年期間,故鄉的老阿嬤總要在「灶腳」,蒸上一整籠發粿、甜粿、蘿蔔粿。因此,當竹籠蒸騰時,聞到的似乎不只是溫暖的香氣,更是一種對舊時光的緬懷,令人回味再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