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02期

【專題企畫】

聲歷其境 自然樂章

不知道是心跳還是雨點
總是那麼急迫的聲音
而世界又是那麼廣闊
海在山的那一邊,更遠
更遠還有月光有城市……
       -楊牧〈聲音〉
(節錄)

 

聲波如何傳遞?大自然充滿天籟,動物如何發出及接收聲音,彼此間的聽覺構造又有何不同?而植物看似沉默,卻非寂靜無聲,它又如何表達心情呢?讓我們打開「科學」的耳朵,諦聽自然界的「聲聲不息」。

 

聲音是什麼
 

聲音是振動所產生的「聲波」,透過「介質」,如空氣、水、木材、玻璃或其他物質「向外傳送」,傳播出去後能被人或動物聽覺器官所感知的「波動現象」。我們可以試著把手放在喉嚨上,發出「啊」的聲音,就可以感受到聲帶的振動了!雖然聲音大多經空氣傳播,但液體或固體介質的分子排列緊密,傳播速率其實比空氣快得多。

那麼,假如我們在太空,能夠聽到聲音嗎?

答案是「不能」。宇宙基本上是真空狀態,但或多或少有些物質,所以有些聲波還是能夠傳播,只是沒有空氣來震動我們的鼓膜,自然也就聽不到聲音了。

聲音的頻率一般以「赫茲」表示,記為Hz,指每秒鐘週期性震動的次數。而「分貝」則是用來表示聲音強度的單位,記為dB;聲音的高低、響度與音色,被稱為「聲音三要素」。人耳能感受到的振動頻率範圍約為二十至兩萬赫茲,這個範圍聽起來很廣,但人類的聽力在兩千至五千赫茲頻率範圍內最為敏感,許多動物的聽力都比我們好得太多,尤其隨著年齡增長,人的聽覺上限還會慢慢降低;另外,我們可以聽見零分貝的聲音,但若長期曝露在超過八十五分貝的聲音之下,如通勤時耳機音量太高,就容易對聽力造成傷害。

 

耳聽八方

 

人的耳朵是聲音第一次處理以及感覺的受器,由外耳、中耳、內耳組成。外耳就是眼睛可見的「耳廓」,聲波撞擊耳廓後會反射與衰減,接著進入「耳道」,聲波在此被放大,然後震動「鼓膜」,將聲能從空氣傳輸到進入「耳蝸」,使裡面的毛細胞產生電訊號,進而由聽神經傳到腦部產生聽覺。
 

聽聽看 耳朵的小祕密
  1. 人體最小骨頭:耳朵裡有三塊聽小骨,它們首尾相連,甚至沒有一枚硬幣大。
     

  2. 耳道每年換新:耳道皮膚會不停向外生長,也會脫落,如果不脫落的話,到我們二十歲時,就會長出耳外六十多公分了。
     

  3. 耳朵不睡覺:即使大腦休眠,耳朵也還在收集聲音信息,在我們睡覺時也不例外。
     

  4. 有些頭暈跟耳朵有關係:為什麼旋轉太快時會感到頭昏眼花呢?因為內耳前庭半規管的作用是保持平衡,當內淋巴液受到干擾,就會導致頭暈。
     

  5. 打哈欠時聽不到聲音:在打哈欠時咽鼓管會打開,空氣進入鼓室,裡面充滿了空氣、壓力增加,使得鼓膜往外耳道方向凸出;一旦鼓膜改變了位置之後就無法傳達聲音,我們就會暫時失去聽覺。
     

  6. 耳朵會影響味覺:穿過中耳的鼓索神經連接著味蕾和大腦,倘若耳朵受損,就有可能影響味覺的判斷。


植物並不沉默


農人常說:「收成要好,首先要學會聽植物的聲音。」如今這可能不只是則比喻了,植物看來「木訥」,但似乎也會表達「心聲」。 有項研究顯示,阿拉伯芥屬(Arabidopsis)植物可以區別毛毛蟲的咀嚼聲與風造成的振動聲,因為當它「聽到」昆蟲進食的錄音後會製造較多化學毒素;該研究的第一作者艾培爾(Heidi M. Appel)說:「我們往往低估了植物,因為我們比較看不到它們的反應,但葉子其實是極度敏感的振動偵測器。」而以色列的研究也發現,番茄及菸草在缺水或根莖被折斷時,會發出人類聽不見的聲音,有人將其理解為哭聲或求救信號。

 

不只能「說」,植物還善於「聽」-它能聽見在附近飛舞的蜜蜂的嗡嗡聲,並趕緊提升花蜜的糖分,以吸引蜜蜂採蜜;花兒好比是植物的耳朵,所以有許多花都開成「碗狀」,很可能就是要便於收集或感知聲音。

牠,有話要說


人類以聽覺跟語言溝通,傳達訊息,表達情感,甚至會歌唱、創造樂器來交流情感;而對動物來說,聲音也同樣是聯繫的媒介,具有各種意義,如求偶、警報、覓食或避敵,動物的「話」,充滿了奧祕,值得我們去用心「解碼」。

 

發「聲」大事件
 

人類震動聲帶以發聲,許多動物也是如此,如老虎從肺送出空氣振動聲帶,再以咽喉、口鼻組合的空間共鳴,發出吼聲。而所謂「蟲鳴鳥叫」,蟲究竟如何鳴叫呢?一般來說有五種方式:震動、摩擦、敲擊、噴氣與腹膜。昆蟲沒有聲帶,只能像樂器那樣發聲,如蟋蟀會摩擦前翅,就像以琴弓摩擦小提琴弦;而最常聽到的蟬噪,是蟬快速地放鬆與拉緊發音肌,震動鳴膜,再透過腹部的共鳴腔放大聲音,才會如此響亮。鳥類則主要利用「鳴管」發聲,鳴管由許多瓣膜及肌肉控制;鸚鵡雖會「學舌」,但依然是運用鳴管跟舌頭的細微變化,發出如人語般的聲音。

 

另外,有些動物則以「共鳴腔」發聲,比如青蛙,牠會先吸一口氣讓肚子鼓起來,然後縮小腹部把這些氣體擠到咽喉,在此震動聲帶發出聲音,最後再把聲音跟氣體一起送到位於喉部下方或側面的「鳴囊」,氣體將鳴囊鼓大成為聲音的共鳴腔,並擴散出去。

 

大象、吼猴、鯨豚類也是運用共鳴腔發聲。鯨豚類透過聲音來互相理解、定位,甚至於統治領地,尤其長期生活在深海中,視覺多已退化,牠們對於聲音的依賴遠超過其他動物;鯨豚沒有聲帶,齒鯨亞目利用噴氣孔下方的「猴脣」震動發聲,經由頭頂前方的「額隆」調整音波的方向,音波碰觸物體後反彈回來,再利用含有多量油脂的下頷骨將回聲的聲波傳到聽骨及耳蝸,繼而辨識聲音、分析出物體及周圍環境,形成一套絕妙的定位系統,而鯨鬚目的發聲方式則尚未被確認。

 

各種類的鯨魚都有自己的「歌」,人類將此稱為「鯨歌」、「鯨語」或稱作「鯨詠」,如座頭鯨音域寬廣,高低共鳴,而在印度洋發現的藍鯨,聲音如同嘟噥或嘆息;有條鯨魚發出的頻率為五十二赫茲,牠的頻率比同伴都高,所以沒有一條鯨魚聽得到,也就無法與之交流、回應,這些年牠一直獨自徘徊在太平洋上,唱自己的歌,是真正的「曲高和寡」。

 

同樣善於回聲定位的動物-蝙蝠,牠是以聲帶發射超音波,頻率非常高,人類完全聽不到,這種高頻碰到物體再反射回蝙蝠的耳朵,就可判定獵物或障礙物的距離。其實人類也有「聽聲辨位」的本領,之前臺北田徑場舉辦了一場視障者的棒球賽,棒球員無論攻守,都只能依靠球和壘包所發出的蜂鳴聲,用耳朵找出方向,還要克服看不見、被擊中的恐懼感,但他們依然勇敢走出戶外,一圓棒球夢,看見「心」世界。

動物界的聽力大師

 

  1. 鴿子:鴿子能聽到人類聽不見的超低頻音,包括了地震、火山爆發,甚至是暴風雨,等同擁有了預知能力,可避開許多天災;絕佳的超低頻聽力也讓牠們成為領航員,所以信鴿很難「離家出走」,多半會安全返家。
     
  2. 馬:馬群中總有一匹負責警示的馬,因此牠們對遠處聲音的定位和辨別十分敏感,能將耳朵調整面對多個方向,還可以遠離噪音,使牠們聽見必要資訊。
     
  3. 貓:貓咪最初可不是家庭寵物,而是一流的獵人,牠的耳朵裡有三十二塊肌肉,聽力範圍高達四十五赫茲到六萬四千赫茲,而且還能隨心所欲地調整耳朵位置,以聽見周遭的聲音。
     
  4. 大蠟螟:是一種蛾類,它的聽力可是人類的一百五十倍,也是目前發現聽力最靈敏的動物;大蠟螟為了躲避蝙蝠的追擊,只能不停自我進化,才演變出如此優秀的聽力。

 

萬籟有聲 用心傾聽


天地間有許多聲音,如雷鳴、海韻、風蕭蕭、雨淅瀝、犬吠、鹿鳴、鶯啼、燕語……形成磅礡的交響樂章;細聽曲中意,草木鳥獸皆有情,若以愛共處,與天籟相互協奏與唱和,便能感受到大自然的愛與偉大,進而學會尊重與感恩,相信那將是一首最和諧動人的生命之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