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01期

【字裡行間】

善心行善 榮昌安泰
 

寬廓仁慈,每卜榮昌之泰。
   -行天宮寶經《玄靈玉皇寶經》

我們若能體察上天對萬物的憐憫照拂,發揮慈心常行善事,必能祈求到繁榮昌盛與安泰,並獲得上天的福佑。

 

一年即將進入尾聲,迎新送舊的腳步也日漸接近。無論歲月如何嬗遞,我們都希望自己或親友能持續興盛、顯達,前途一片光明,而這樣的想望可以用「榮昌」一詞概括稱之。

 

「榮」並不見於甲骨文,最早是出現於西周的金文中,但字形字義卻與今日通行用法有所差別。清朝末年的金石學家方濬益在《綴遺齋彝器款識考釋》一書中寫道:「象木枝柯相交之形,其端从炏,木之華也……華之義為榮。」由此可知「榮」的金文字形下方是樹木枝椏交錯的樣貌,上方則以六小點代表叢生的花朵,而「華」即花的古字,換言之,「榮」就是樹木的花,引申有繁盛之義。另據《爾雅釋草》稱:「華,荂也。華、荂,榮也。」「荂」音ㄏㄨㄚ,是東周時齊、楚、吳、越等國的「花」字,也佐證了「榮」的本義是花。

 

有趣的是,在《爾雅釋木》中卻有另一種解釋:「榮,桐木。」稍晚的《說文解字》也稱:「桐木也。」兩書所指的「桐木」都是「梧桐」。不過,若依金文字形判斷,「榮」本義應是花,後世所通用的「茂盛」、「顯達」、「光彩」等義,其實都是從「大量盛開之花朵」引申而來。至於當作梧桐的別稱,很可能僅是借代用法。

 

再看「昌」,現代寫法是上為日(ㄖˋ)、下為曰(ㄩㄝ),但在甲骨文中,「昌」的下方是「口」,為會意字。其本義是日出時呼喚人起床的聲音,由於這種呼喚聲大多帶有曲調,是歌謠的雛形,所以「昌」就是「唱」的本字。到了秦朝小篆,因為「口」是指發聲的器官、「曰」表示發而為辭的言語,二字有共通性,所以就改「口」為「曰」了。

 

如今,「昌」的用法已與「早晨呼喚人起床」相去甚遠,但其實還是從本義引申而來。首先,呼喚人的歌謠,聽起來想必恰如其分,不會震耳欲聾地驚擾了對方,也不會聲細如絲地起不了作用,所以有「美好」、「恰當」之義。其次,當人起床之後,天色會愈來愈亮,因此有「興旺」、「光明」的意思。

 

雖然,現在「榮」、「昌」的本義逐漸湮沒無聞,但它們所代表的美好境遇,仍是世人長久的想望,只要我們能勤修道德、慈心行善,一切都會圓滿吉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