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01期

【旅讀視界】

冰天雪地 南極
 

跟著文學去旅行,用「心」看見,
不同時代、地域的自然美景或人文風情。

字面上,「南極」一詞指的是地球最南端,而實際上則有以下多種涵義:

  • 南極圈:南緯六十六度三十四分的緯線為南極圈,是南半球於夏至時,太陽照射地表的最南界限,也是寒帶與溫帶的界線。
     
  • 南極地區:南極圈內的地區,包含南極大陸、島嶼與海洋。
     
  • 南極洲:南極地區內的陸塊,包含南極大陸及其周圍島嶼。
     
  • 南極大陸:南極洲中一塊冰封雪凍的大陸,屬高原地形。
     
  • 南極點:又稱「南地極」、「地理南極」,指地球的自轉軸在南半球與表面相交會的點,亦即地球最南的點,位置會隨著時間緩慢且不斷地變化,目前位於南極大陸上,並插有標記。在這個點上,只有北方,沒有東方、西方、南方。

冰雪奇觀
 

從空中俯瞰,南極洲大部分地區像是一堆堆柔軟潔白的雪,近看才會發現,原來是堅硬厚實的冰層(因積雪壓縮而形成),綿延數千公里,其下隱藏著低地、高山與湖泊。有些地方,嶙峋的山峰會露出冰面。而在海洋與陸地相接處,巨大的冰架則從南極洲一直延伸到大海中。這裡冰雪不化、太陽斜射,並有永晝、永夜現象。

 

南極地區寒冷、乾燥、多風且海拔極高,僅有企鵝、海豹、虎鯨、浮游生物、苔蘚植物等少數生物,能夠在此生存繁衍;再者,這裡遠離人類的文明社會,沒有常住居民,只有約數千名的科學考察人員,在一百多座的常設科學考察站中生活、工作,而南極的冰雪奇觀,也吸引了不少遊客乘坐郵輪前來觀光。

 

堅定意志
 

二十世紀美國極具代表性的探險家、飛行員及作家─李察柏德(Richard E.Byrd),是歷史上駕駛飛機抵達北極(一九二六年)與南極(一九二九年)的第一人,並曾多次領導南極探險,因此聲名遠播。

 

一九三四年的冬天,他率領眾人在羅斯冰架(世界上最大的冰架)上建立了「前進基地」,距離當時美國的主要基地將近兩百公里。由於人員安全的考量與裝備補給的困難,他竟選擇獨自一人在前進基地(其實只是一間小木屋)居住,進行氣象觀測,歷時半年。即使日常溫度約在攝氏零下五十度至六十度之間,更面臨疾病與一氧化碳中毒的威脅,他仍不改初衷,憑著堅定的意志完成任務。後來他將這段奇特經歷寫成《獨自一人─南極洲歷險記》一書,展現出一種遺世獨立的境界,不僅成為探險文學的經典,更是真正激勵人心的傑作。


下午四點,極目所望,羅斯冰架一片銀灰色,有淡雅虛幻之感。眾色消融,天黯星稀,景致雖顯得單調,但這樣的光景組合卻是妙到極點。我駐足聆聽虛寂。寒意凝住了微風,輕輕轉動的風速器也跟著嘎然而止。白晝將逝,黑夜在安詳的氛圍下來臨。這就是秩序、和諧與靜謐的奇異進程和力量。和諧,沒錯!這是由寂靜所生的一種輕柔律動、一種絕佳和弦的調子,也許這就是天籟。能夠捕捉這律動,將自己暫時融入其中,於願足矣。在那當下,人與宇宙合而為一,殆無疑義。這種極為規律、完美的律動,絕不是偶然所致,必有它的深意。宇宙是和諧的秩序,人類理所當然地和白晝、黑夜一樣,也是這和諧秩序的一部分。

─節錄自李察柏德《獨自一人─南極洲歷險記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