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01期

【專題企畫】

長風萬里來 動力之風

好風憑藉力,送我上青雲。
     -清
曹雪芹《紅樓夢》

 

 

大自然賜予萬物的寶藏-風,不僅極為純淨,而且取之不盡、用之不竭。數千年來,人們就憑藉著「好風」來風乾食物、遨遊天際、汲水、發電等,成就了生活中許多美好的事物。

 

吹拂好風味-九降風
 

新竹市因地形與風向的緣故,沖積平原由東南向西北成「喇叭狀」開敞,類似「風口」,所以當東北季風一進入,風勢即刻增強,西元一六九四年的《臺灣府志》云:「九月則北風初烈,或至連月,俗稱為九降風。」可知「九降風」是指農曆九月(尤其在節氣「霜降」之後)吹拂的強風,風力每秒可達二十公尺,威力可與颱風相提並論,新竹市因而有「風城」之稱。

 

此風雖然吹得人面如刀割,但也吹來不少「食趣」,比如赫赫有名的「新竹米粉」,熟成的米粉晾在大竹篾上,出門吹風納涼,講究「三分日晒,七分風乾」,要隨時注意季風的強度、降雨和溫溼變化,頂著大竹篾跟風躲雨,無比辛苦,才能成就「粉」好吃的地方佳餚。

 

九降風不但欣賞細瘦的米粉,也喜歡圓潤的紅柿子,每年九月中旬晒製石柿,十一至十二月晒牛心柿,十二至一月則晒蜜柿,所以日子是紅的,也是甜的;柿餅約需晒七至九天才能完成,當柿子愈乾,甜度會愈高,最後還會結成一層白色粉末結晶,正如霜降,卻非寒涼之氣,望之反而感到喜氣洋洋,「柿柿」都如意。

放飛心靈-風箏
 

風箏,別名「鷂」(音ㄧㄠˋ)、紙鳶,閩南語稱「風吹」,以風為動力起飛,被用於軍事、氣象或娛樂。

 

風箏的起源有各種傳說,有人說是因為農夫怕斗笠被風吹走,所以在斗笠上繫繩,後來演變為風箏;也有人說是枯葉掉落時非常詩意,故人們將細線繫於枯黃葉片;多數人則認為,是戰國時代的墨翟以木頭製成木鳥,雖然只飛了一天,但卻成為了風箏的老祖宗。

 

古人會在暮春三月時掃墓祭祖,踏青、放風箏,後來還流行將病痛寫在風箏上,待高飛以後再剪斷風箏線,有「斷鷂放災」的意思;清代小說《紅樓夢》裡,自幼體弱多病的女主角林黛玉跟大觀園眾人一起放風箏,卻捨不得剪斷線,表嫂李紈勸她要放開,因為「這病根兒都帶了去就好了」,便是此意。

 

如今放風箏已成童趣,新北市石門區、桃園市大溪區、新竹市、苗栗縣苗栗市、臺中市大甲區、澎湖縣等地均會舉辦風箏節,大人帶著孩子,在藍天下一同放飛心靈,當數百只風箏同時迎風飛起,真是無比壯觀!

 

傳統帆船的基本分類
  • 單桅桿帆船
    只有一根桅桿,船的前後各有一個大小相同的船帆。

  • 單桅桿大帆船
    只有一根桅桿,船的前面有兩個小船帆,後面有一個大船帆。

  • 雙桅桿帆船
    共有兩根桅桿,較大的桅桿在船的前面。

  • 雙桅桿大帆船
    共有兩根桅桿,較大的桅桿在船的後面。

  • 三桅桿帆船
    共有三根桅桿,以前多用來運送貨品,現今則用於教學。

乘風破浪-帆船
 

帆船,顧名思義,就是張掛帆布的船,船中央要豎立船桅來撐起船帆,方能憑藉風力行駛,而沒有風或需要快速行進時,則以人力划槳來代替風力。

 

早在數千年前的古埃及,尼羅河上就有一種以蘆草和布製成的水上工具,堪稱帆船的始祖。後來由於交通、貿易與軍事的需求,各國發展出各式各樣的帆船,例如側風四十五度也能航行的羅馬商船、帆槳型的歐洲貿易艦等;而中國帆船以帆骨支撐帆面,即使逆風航行也有極高效率,明代鄭和下西洋的主力船舶「寶船」,即屬於中國帆船中的遠洋帆船。到了現代,帆船的用途則轉為休閒與競賽。

 

現代帆船多以強化玻璃纖維、金屬或木頭製成;沒有風時,船上有引擎可驅動螺旋槳,讓船前進或後退;船尾有艉舵板,用來控制方向;船底部的龍骨可以幫助船身直行前進,並且避免船身翻轉;船中還有休息室或餐廳、浴室及臥室,簡直就像會漂浮的房子!

 

帆船運動起源於十七世紀的歐洲,自一九○○年起,更成為奧林匹克運動會的正式競技項目。比賽用的帆船,通常整艘船都是用很輕的金屬做的,船帆都很大,每個小時甚至可以前進八十公里,如飛一般風馳電掣,實在令人驚歎!

自由翱翔-飛行傘
 

自古以來,人類就渴望像鳥兒一樣,在天空自由翱翔,或許飛行傘的出現,可說實現了這個想飛的夢。

 

飛行傘是降落傘與滑翔翼的綜合體,一開始採用「高空方塊傘」(一種較新型的降落傘),經過不斷改良,型態上接近滑翔翼,變成「有著降落傘外型的滑翔翼」,現今較常見的傘體則為梭形。

 

飛行傘的英文是「paragliding」,直譯為「滑翔傘」,在法國則稱作「parapant」,意指「山坡用的降落傘」,而臺灣當初在引介的時候,為了和滑翔翼作出區隔,才命名為「飛行傘」。

 

飛行傘運動是一種滑降運動,最早可能起源於一九六、七○年代歐洲的阿爾卑斯山區,據說當時的登山者曾用一頂高空方塊傘,從山腰起飛,成功地飛到山下;到了一九八四年,法國人菲龍從白朗峰(阿爾卑斯山脈的最高峰)飛出,使得飛行傘在一夕之間聲名大噪,不僅受到戶外活動者的重視,更迅速風靡了世界各地,臺灣也於一九八七年引進了這項運動。

 

從事飛行傘運動,要先登上坡度大於三十度的斜坡,逆風助跑一段距離,藉由向前跑的速度以及風速,使傘體充氣膨脹、產生浮力,將人帶離地面,待向上飛升後再滑降而下,接著利用操縱蠅控制滑行速度與方向,和必須運用身體重心移動的滑翔翼相較,更容易操控,並且可在空中盤旋、滑翔、爬升、越野與滯空,比起只能下降的降落傘,更加自由、輕盈。

 

生活好幫手-風車
 

風車是一種利用風力轉動的裝置或機器,藉著輪翼旋轉,進行汲水、灌溉、磨碎米麥、榨油、發電等工作。 中國、埃及等國很早就有關於風車的記載,根據這些文獻,人類使用風車的時間超過了三千年;後來風車經荷蘭、希臘等歐洲國家加以改良後,更加發揚光大,成為中世紀歐洲重要的動力來源,節省了大量人力。

 

十九世紀中期,美國為了開拓農業及畜牧業,開發了以工廠量產的輕便式多翼型風車。這些風車專來用來抽水,現在在世界各地仍廣為使用,是大家所熟悉的風車類型之一。 十九世紀末,丹麥科學家保拉庫爾(Poul La Cour)製造了第一座風力發電實驗用的風車-亦即史上第一部風力發電機,自此風能的應用就朝向發電發展。

 

另外,「風車」一詞也指其他物品,例如一種能形成氣流、為稻穀脫殼的農具,又稱「扇車」;又如一種借風力吹動紙輪的玩具,除了好玩有趣外,也蘊含「貨如輪轉」、「轉來好運」等吉祥意涵。


轉動新希望-風力發電
 

風力發電是利用風車葉片接取風的動能,轉動發電機以產生電力的發電方式,又分為陸地式與離岸式兩種。

 

二十世紀以降,石化燃料大量消耗,使得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急遽上升,造成大氣溫度增高、氣候異常,另一方面,經過長期挖掘,石化燃料日益枯竭,人們驚覺到地球資源有限,因此如何應用綠色能源,成為亟需探討的課題,而風能具備可再生、無窮盡、無汙染、成本低等優點,是目前發展極快、應用極廣、電力生產量逐年提高的綠能之一,世界各國莫不積極投入風電發展。

 

臺灣位於地球最大陸塊與最大海洋交界處,東北季風與西南季風的季節交替十分明顯,再加上臺灣海峽兩側山脈形成「狹管」的地形效應,季風吹過時受到擠壓而加速,在西部沿海與澎湖離島等地區,風力(尤其在冬季時)相當強勁,甚至年平均風速每秒可達五至六公尺以上,無疑是絕佳的風場,因此目前在這些地方已設置了多座風力發電站,可見整齊排列、亮眼美觀的風車,轉動出人類能源的新希望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