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01期

【効勞願行】

効勞,就是我的生活

認真勤奮來做事,日日都是平安日。

 

清晨四時,夜色方濃,萬籟俱寂之際,一個安靜優雅的身影拾階而上,走進忠義山,來到行天宮北投分宮。擦桌椅、掃落葉,處處都用心;跪拜、誦經,聲聲都虔敬。當太陽冉冉升起,把磚牆映照得鮮豔如火,信眾的腳步聲,由遠而近緩緩走來,一天的服務,才剛要開始。這是楊陳伺玉師兄的日常,也是十八年來効勞生活的寫照。

 

淡水河畔的記憶

伺玉師兄是臺北人,從小住在迪化街尾,一個叫作「四崁仔」的地方,那曾是臺北最大的米粿仔產地,油蔥粿、芋粿巧、米苔目、菜頭粿……處處都是蒸籠,狹窄的舊巷裡總是飄著白煙,還有迷人的香氣。

 

在淡水河畔,每到傍晚總能看見西下的太陽,就像浮在水面上,暮色將整個世界染成一片金黃,孩子們在巷弄裡玩耍,又跑到水岸嬉戲,一切都是這麼寧靜而美好。當時,人們與河水的距離,是如此地親近。民國六十年左右,河岸築起高牆,人們從此不用再擔心水患,但那樣的美景也已如風逝去,只留存在人們的記憶當中。

 

「家裡做小生意,每天總有忙不完的事。」清晨,太陽還沒升起,伺玉師兄就得分擔家務,一忙就是一整天。「當時,也不會累或覺得辛苦,這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呀!」結婚成家,先生同是迪化街的人,做的是南北雜貨生意,她也就成為先生的好幫手。

 

婚後,伺玉師兄接連產下二子二女,除了照顧店裡生意,還得養育兒女,生活過得忙碌,卻也十分幸福。若有空檔,夫妻倆經常一起到行天宮台北本宮來拜拜。「大家都說 恩主公很靈感,拜亭總是擠滿信眾,當時只希望替家人求個平安,從來沒有想過可以來這裡効勞。」

巧緣踏上忠義山
 

多年後,孩子都大了,紛紛出社會工作,有的在電腦公司上班,也有人在醫院當護理師,兒子成家立業,女兒也都找到很好的歸宿。伺玉師兄放下重擔,跟先生過著閒雲野鶴的生活。民國八十二年左右,由於年紀稍長,身體狀況不如以往,小兒子將她接到石牌的家住,就近照顧,以盡孝道。

 

有一天,伺玉師兄在路上巧遇老朋友-阿珍師兄。阿珍師兄說:「我要去拜 恩主公!要不要一起來?」她這才知道,原來行天宮在北投也有分宮,心中有些好奇,「不如去看看吧?」伺玉師兄心想,便跟著老友搭公車,來到忠義山。

 

第一次來到行天宮北投分宮,放眼望去盡是青山綠蔭,環境相當清幽;視野遼闊,可遠眺臺北市景。走進廟埕, 恩主公棗紅色的聖容,又有一種無與倫比的熟悉感,雙手合十,虔誠敬拜,心緒也隨著沉澱下來。睜開眼睛,阿珍師兄已換上一件天青色道衣,原來她在這裡當効勞生!伺玉師兄心想:「我們一家人蒙受 恩主公護佑多年,我是不是也應該來効勞,報答 恩主公呢?」後來,伺玉師兄便經常跟阿珍上山拜拜,不久也在 恩主公的聖允下,踏上了効勞之路。

 

在微光中効勞

成為効勞生後,伺玉師兄每天清晨三點就早早起身,搭車前往北投分宮,「以前家裡做生意,差不多也都是這個時間起床,早就已經習慣了。晚一點還會覺得怪怪的呢!」

 

「起初,我以為自己這麼早到,應該沒什麼人才對,沒想到一進廟門,很多前輩都已經來到廟裡,準備開始効勞了。一問之下,有些師兄也住石牌,大家都發心,來替 恩主公做事。」

 

後來,伺玉師兄和幾個住得比較近的効勞生,就共乘一輛車,每天清晨三點多,總能在路口看見幾個効勞生,大家互道早安、平安,同心前往北投分宮。無論是炎熱的夏天,或是陰冷的冬天,効勞生們始終相約同行,互相照應,日子久了,大家感情也愈來愈好,就像家人一樣,互相扶持、互相關懷。

 

拿起掃把清理落葉,用布擦拭桌椅,打掃完畢,天色往往才剛透出一絲光亮。收拾好掃具後,她緩緩走到前殿誦經,《明聖經》、《大洞經》、《三官經》……遇到祭星日,她會先跟拜,等待儀式圓滿後,再繼續誦經。春、秋兩季祈安大法會期間,伺玉師兄更是發心全程參與,一連九天都來廟裡誦經,替信眾祈福,替社會國家祈平安。問她何以能不辭勞苦,每天來効勞?「這就是我的生活呀!」伺玉師兄如是回答。

 

効勞一段時日後,伺玉師兄感覺自己的身心,都有了微妙的變化。首先,在効勞服務過程中,身體獲得充分勞動,變得更健康,也更有精神;日日誦經,長期沉浸在聖語中,心靈也受到了教化和洗滌,不再輕易陷入怨、煩、氣、苦的情緒紛擾之中,自然也就過得更平安、快樂。

沐浴在聖光下


從整理環境到誦經修心,伺玉師兄愈是効勞,心中愈是感覺踏實。在 恩主公聖允下,伺玉師兄開始替信眾收驚、寫家運。她一直相信,秉持慈悲善念,虔誠替信眾祈求,這樣才能讓每個人都獲得 恩主公的護佑,過得平安快樂。

 

地緣之故,伺玉師兄也經常遇到親友、鄰居來這裡拜拜、收驚,這也令她自我惕勵。「畢竟,我們來行天宮効勞,穿上了道衣,就是恩主公的門生。不僅信眾看得見,親友看得見,在天上的神明也看得見!所以,我們更要打起萬分精神,力求盡善盡美做到最好,才不負我們身上這件青天色道衣。」

 

眾多濟世服務中,伺玉師兄最喜歡站在第一線,替信眾收驚。每當信眾的愁苦面容,終於化為一抹微笑,對伺玉師兄而言,這就是最大的鼓勵。有時,也會有信眾對她說:「上次您替我收驚,當天回去就很好睡!」她沒有自滿,反而謙虛地說:「這是 恩主公靈感,要感謝就謝 恩主公!」

 

歲月如梭,効勞的光陰一晃眼就是十八年。伺玉師兄覺得尚需學習的地方還有很多,只希望能在 恩主公聖門下繼續効勞,學習人生的至理,也期待自己能多盡一點棉薄之力,讓更多信眾沐浴在 恩主公的慈暉之中獲得護佑,過得更加平安、幸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