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00期

【小物大器】

扇 積善之家有餘慶

扇子,為生涼避暑之物,最早稱「翣」(音ㄕㄚˋ),別稱「涼友」、「搖風」,也稱「便面」,因臉色不佳時,可用來遮面。主要材料為竹、木、紙、布、翡翠等;江蘇的檀香扇、四川的竹絲扇、浙江的綾絹扇、廣東的火畫扇並稱為「四大名扇」,質地細緻,工藝精妙,其定位早已從實用小品,昇華為懷袖雅物。

 

扇來一縷幽香
 

最早的扇子據傳乃虞舜所製,是為廣開視聽、招人輔佐的「五明扇」,而殷周時已有用雉雞羽作成的「翟扇」,也就是常聽見的「羽扇」。

 

早期扇子並非用來納涼,而是做為統治者的禮儀之具,稱「儀仗扇」。後來扇子愈縮愈小,西漢時才用來搧涼,並多以絲、絹、綾羅為扇面,以便繡出圖樣,稱「紈扇」、「宮扇」,也因為形如滿月,蘊含團圓之美意,故稱「團扇」、「合歡扇」。宋、明時折扇開始流行,並時興在扇面上題字作畫,好不風雅;至清代,扇子已成身分地位趣味的象徵,不論是佩掛或藏於袖中,都是氣質、人格的體現。

 

西元十六世紀時,葡萄牙商人與傳教士將扇子帶回歐洲,在貴族仕女間蔚為風潮,西班牙女子甚至發展出「扇語」,能用執扇的動作與人交流;而臺灣女性出嫁時,會在娘家丟一把扇子,以閩南語的「放扇」象徵「放性」,意即把少女時的驕氣丟掉,近年來常見新娘丟電風扇或分離式冷氣空殼的新聞,除博君一笑外,也象徵器物的發展。其實不論男女,都應修心養性,體貼禮讓,共同營造美好「扇圓」。

餘善福蔭

 

在行天宮前殿中門的門柱前,有一對鎮門獸-「麒麟」,麒麟頭上長肉角,不願傷人,回頭之姿,更顯得不忘本,所以素有「仁獸」之稱;麒麟足下配有四寶:羽毛、蒲扇、葫蘆、犀牛印,「羽、扇、葫、印」,諧音同「餘善福蔭」,正是呼應行天宮精神導師 玄空師父的開示:做人要「賺道德」,以善傳善,福蔭子孫。 古早社會裡,人手一蒲扇,夏夜話家常,是最單純的美好;更要緊的是擁有一把「心善」,那怕環境再喧鬧,也能拂去塵囂,帶來周身清涼。

東坡畫扇
 

蘇東坡到杭州任職時,甲狀告乙欠了兩萬錢的綾絹貨款,蘇東坡便把欠款的人召來詢問,乙說:「我家是做製扇買賣的,但父親剛剛亡故,花了一大筆錢,加上今年春天以來就不斷下雨,扇子都發霉了,根本賣不出去。我有心還錢,但實在無能為力。」東坡沉思許久,便要他把發霉的扇子拿過來。

 

不一會兒,那些夾絹扇面都送到了,東坡取出二十把,拿毛筆隨意寫上詩詞,並將那些霉點畫成枯木、竹石,跟那人說:「快拿出去賣了好還錢。」乙流著淚感謝蘇東坡。這可是一代才子的真跡,所以當乙走到府門外,就有許多收藏家以高價爭相購買,有些人想買也買不到,只能懊惱離去。 乙用這筆錢還清了欠款,甲也歡喜離去,當地人無不欽佩東坡的判決,讓此事皆大歡喜,也感動他仁愛治民。

 

【賞析】
故事出自宋朝何遠《春諸紀聞》和蘇軾《書南史盧度傳》。
蘇東坡為民畫扇,解決了賣扇人的困擾,體現他為政寬和,待人仁厚;此後便以「東坡畫扇」形容關懷百姓疾苦,愛民如子的官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