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00期

【字裡行間】

壯志凌雲 氣沖斗牛
 

自小刺頭深草裡,而今漸覺出蓬蒿。
時人不識凌雲木,直待凌雲始道高。
   -唐
杜荀鶴〈小松〉

杜荀鶴自幼好學,詩文俱優,可惜考運不佳,到四十五歲才中進士;且因身處晚唐紛亂時局中,仕途亦不順遂。於是他在籍籍無名的歲月裡,有感而發,借小松為題,抒發自己懷才不遇的心情:那些沒有見識的人,看不上埋沒在深草中的小松,孰知它未來不會長得高大矗立、頭角崢嶸?等到小松成為巍然大樹,再來稱讚它的挺拔,這又有什麼意義呢?

詩人的慨嘆來自於一種未被肯定的失落感,也隱含了本身仍有拚搏向上的雄心壯志。這番直衝天際的豪情,古人就常以「凌雲」來形容之。 從文字來看,「凌」原義是「積冰」。上古的華北河流,如黃河、渭河等,每年冬季都會結冰,尤其臘月時天氣酷寒,古人會鑿起河面的積冰,將其儲藏在山洞裡或山丘背陽的地窖中,等到盛夏來臨,這些貯存的大冰塊就可用來消暑或保存食物,達成天然的冷凍效果。

在《詩經
豳風七月》就提到:「二之日鑿冰沖沖,三之日納于凌陰。」「二之日」為農曆十二月、「三之日」為農曆正月、「凌陰」是藏放冰塊的庫房。此詩說明了豳地
(今陝西彬州)的周人先祖在十二月鑿取冰塊,一月時把它們藏進冰窖裡。由於當時的冰塊取得不易,且難以保存,周朝王室還特別設立「凌人」一官,專門管理冰政。

不過,後世經常將「凌」當作「升」、「登」、「超越」來詮釋,其實這是假借用法,原應寫作「陵」。「陵」是大土山,當人爬上了大山,可以居高臨下,於是引申有「登上」、「踰越」之意,只是如今此義多寫作「凌」。

再看「雲」,在甲骨文裡是一個象形字,所描摹的形狀就是雲朵的樣貌,本來寫作「云」。不過西周以後,「云」就經常被假借為「曰」、「說」、「講」,於是為了區隔本義和假借義,春秋戰國時就出現了「雲」,表示和雨水相關,而成為會意兼形聲的字。

在大自然中,生物為了適應環境、繁衍生息,於是會產生形態或生活模式的轉變,此即演化。演化其實是一種不斷超越自我的過程,因此某些恐龍飛上天空成為鳥類、某些野獸重回大海成為鯨豚。人類祖先也是不斷超越本身的局限性,終能發展成地球上智力最高的生物,創造出璀璨的文明,而這一切動力就是源自於那份永不停歇的「凌雲壯志心」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