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00期

【專題企畫】

錦心繡口 話語的衣服

A good speech is better than eloquentness,
and a proper wording is better than a compliment.

 

說話周到比雄辯好,措辭適當比恭維好。
-英國哲學家 法蘭西斯
培根

 

古人有言:「沉默是金。」所以要開口的時候,說出來的話必須比沉默更有意義,才值得一言。說話是一門藝術,包含語氣和語意,該怎麼說、何時說、如何說才能恰如其分?值得我們再三思量;說話更體現了性格與修養,不但要謹言慎行,也要照顧對談者的感受,使人聽了如沐春風。讓我們一起好好說話,把話說好。

 

聲音的力量


試著想像一下,一位剛下班的女性,正疲憊地走在回家的路上,此時手機的提示鈴聲響起,有一則來自丈夫的訊息,字裡行間洋溢著體貼和關懷,讀罷,她不禁幸福地勾起嘴角,頓時覺得沒那麼累了。

 

另一個情境是,這位女性接到的是語音訊息,電話那頭傳來丈夫溫暖的聲音,為她加油打氣,還聽見年幼的孩子在一旁用奶音喊著:「媽媽快回家!我好想妳喔!」相信她會立刻加快腳步,恨不得立刻到家,給家人一個大大的擁抱。

 

為什麼語音訊息更能振奮人心呢?因為文字內容表意,而聲音更直接地表現情緒、情感,當我們看見「文字無法形容」的景色,只要發出「哇」的一聲,就能讓旁人感受到「美的讚歎」;生物人類學家來絲莉賽爾策(Leslie Seltzer)發現:「在人際關係中,聲音對賀爾蒙的調節,具有與身體接觸同樣強大的力量。」我們依靠聲音,與人互動、交流、促進彼此的理解,建立關係。

聲音是可以訓練的

 

在電影《王者之聲:宣戰時刻》裡,描述英國國王喬治六世因生性內向又害羞,自幼飽受口吃之苦,使他無法公開演說,也很難取信於人民;名醫用盡了各種療法都沒能讓奇蹟「發聲」,但來自澳洲的民間語言治療師萊諾,卻以他獨特的治療方法,跨越皇室與平民之間的鴻溝,打開國王的心結,並治癒了他的口吃,讓喬治六世從陰影中走出,成功對全國人民演講,也才真正握有了國王的「話語權」。

 

聲音就跟穿著打扮一樣,是外界對我們的第一印象,假如說話總是語調上揚,就會讓人接收到「我沒有安全感」的訊息,或是中氣不足、語調平淡,也容易造成誤會;音質、音色雖然是與生俱來,但只要瞭解自己聲音的特質,透過訓練,便能讓聲音變得更有力量,更具好感度。

 

好好養「聲」

 

讓我們舉起雙手,勾住耳朵,往前拉,把手掌放在臉頰邊,再說說話,仔細聆聽自己的聲音;倘若原本習慣由喉頭發聲,不妨改以腹部發聲,練習看看,讓聲音更圓滑、持久,也更有底氣。平日可對著鏡子說話,矯正自己說話的樣子、方式,並透過唱歌、大叫或腹式呼吸來放鬆喉嚨;也可以練習繞口令讓舌頭更靈活,少吃辛辣或油炸物,不熬夜,好好保養聲帶。

 

腹式發聲法

重點:進行腹式呼吸時,配合吐氣的時間發出聲音,想像自己的聲音要跟著吐出的氣傳向遠方。
 

方法:

1.大口吸氣後,慢慢吐氣並大聲發出「啊」的聲音,直到沒氣為止,只要比平常大聲就可以,千萬不要傷害喉嚨。
 

2.咬住橫放的筷子,慢慢從口鼻吐氣,並發出「喔」的聲音。
 

3.想像做鬼臉的樣子,用小指將嘴巴往外拉,一邊慢慢吐氣,一邊發出「啊啊啊」的聲音。

「聲」動人心

 

許多人說前美國總統歐巴馬的聲音,鼓動人心,又兼具自信和霸氣,使人想要跟隨;作家蔣勳也以其低沉溫厚的嗓音聞名,傳說他「前世捐了一口鐘給寺廟」,才有此聲;還有已故歌手鄧麗君,那溫柔婉轉的歌聲,撫慰了成千上萬的人。如果說以上都是「美聲」表現,那「終身義工」-孫越,略帶沙啞的音質並不算特別悅耳,但一句「夜深了,打個電話回家吧」,卻流露出誠懇與溫度;可見話語能打動人心,並不局限於美好音色,而在於「如何使用聲音」。

 

聲音訓練專家周震宇提到,如果我們能氣沉丹田,發聲時,想像那口氣一路上升,跟隨聲帶的顫動,自然地發出聲音,就會比較有底氣;說話有「底氣」,對溝通有很大的幫助,因為沉穩紮實的聲音,比較能使人信服我們的為人、專業。同時,說話也是一種情感表達,若能「自然地」發出「顫音」,如「哇」、「真的」、「好厲害喔」,就能為普通的話語注入活水,顯得更親切。

 

另外,可善用「氣音」,其實每個人都有氣音(因為邊呼吸邊說話),但感性的人會更大幅度地運用,比如深夜廣播電臺的節目,為什麼總有一種「只跟我促膝長談」的感覺?就是因為主持人用氣音建立溫柔的氛圍,令人感覺特別暖心;但用氣音的前提是「氣要足」,氣短之人,說話難免會有「吃字」現象,不但讓人聽不清楚,自然也很難有餘裕充分表現情感。

 

不說之說

 

西方有句話說:「我們用兩年的時間學說話,卻得用一生的時間學習閉嘴。」所謂「學習閉嘴」,當然並非指「不要說話」,而是指「該說話的時候才說話」。聽不懂的事情,應確認清楚再發表看法;心亂的時候,很難做出正確的判斷,所以避免說話,給自己多一點思考空間;真的無話可說,也別「沒話找話」,適度保持沉默,其實,也是溝通的一環。

 

更重要的是,在說話以前先學會「聆聽」,其實人類在未出生前所用的溝通方式本就是聆聽,腹中胎兒或是還未學會說話的小嬰兒,都以聆聽的方式來學習,只是我們遺忘了這樣的「本能」,如能重拾「聆聽力」,便能創造有效溝通。我們應不帶成見、揣測地傾聽,並把握兩個重要的原則:
 

  • 主動聆聽
    何謂主動?就是在肢體語言上表現出「專心、感到有興趣」的樣子,想像一下,若在談話中,對方一直玩指甲、撥頭髮、左顧右盼,我們一定會覺得不被尊重;所以應多營造溫和、誠懇的眼神接觸,身體前傾,微微托住自己的臉頰,顯得我們「認真在聽」,並不時點點頭、微笑,讓對方認為「這個人對談話內容是同意且認同」的,能更放鬆、信任地與我們交談。

     
  • 瞭解說話的「目的」,而非內容
    比如朋友向我們訴苦,需要的是「被理解與安慰」,我們應保持將心比心的態度,陪伴、支持即可,不需要一直提供「解決方案」;或跟朋友電話長談,對方忽然俏皮地說了一句:「天快亮了欸!」重點當然不在於語句中的天色早晚,而是要暗示我們「該結束對話了」。

 

談話的教養

 

心好、話好、態度好,增益人間美與善。
           -行天宮平安心語


在人際交往中,對話應符合「交談禮儀」,措辭謙遜文雅,句式上少用「否定句」,多用「中性詞」與「肯定句」,輕聲細語地對談,亦不要談論批評、負面的內容;要懂得掌握分寸,千萬不要探人隱私,比如年紀、收入、婚姻、住址與信仰,除非對方願意主動分享,否則萬萬不要提起。

 

我們常聽見「有話直說」,但即便出自好意,若措辭不當還是會傷害彼此的情感,所以盡可能保持柔軟、委婉的態度,修飾一下文字,好好地說,依然能夠達到「勸解」、「關懷」的目的;比如媽媽對晚歸的兒子說:「知不知道幾點了!到現在才回家,乾脆不要回來!」如果改為:「你這麼晚回家,我很擔心,以後要晚歸能不能跟我說呢?」目的一樣,效果更佳。

 

把話說進心坎裡

 

周震宇在〈如何讓說話聲音有溫度與美感〉一文說:「將尊重與善意留在對方身上,對方會覺得你很重視他的感受,也會比較願意卸下心防、釋出善意,讓溝通更加順暢。」所以,重要的還是「用心說話」,替人著想,尊重對方,永遠是讓心意相通的不二法門。 音色雖然與生俱來,但可以透過訓練來調整,平日與人交談,則要注意禮貌的態度,以及選擇適切的詞彙、語氣;為話語穿上得體的「衣裳」,不但能貼近人心,促進關係的和諧,更能把話說進心坎底。

孩子的關懷

有一個父親喜歡喝酒,經常因為醉酒而誤事。誰勸他,他都聽不進去。

 

有一天,他的兒子送給他一個指南針,他要孩子自己留著玩,但孩子卻說: 「可是你每次喝完酒,回家時都會迷路。以前我迷路的時候,你會來找我、帶著我走,現在你有了這個指南針,我就不怕你丟掉了!」

 

童言童語,卻是最真摯的擔憂與關懷,也委婉地說出「喝酒不好」,父親聽懂了,也被觸動了,從此再也不貪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