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00期

【專題企畫】

衣冠楚楚 人類的衣服

從衣服往往可以看出一個人的品格。

-英國劇作家 莎士比亞

 

常言道:「人要衣裝。」日常生活中,我們不僅應修養內在品德,也要穿著適當的衣服,展現合宜外表,內外如一。人人穿衣得體,社會自然更加和諧有禮。

 

人,為何要穿衣服?
 

根據考古學家的推測,人類可能在十萬年前就開始穿衣了,最初披上獸皮,接著也利用樹葉、樹皮與藤蔓編製衣物;目前已知最早的骨針(極可能是縫衣針),出現於約三萬年前的俄羅斯,另一方面,最早的亞麻纖維則出現在同時期的東歐喬治亞,顯示當時人們已懂得運用簡單的工具及材料來製作衣服了。後來不同時代、地區的人們,因應地形和氣候,創造出各式各樣的服飾,教人目不暇給、歎為觀止。

 

那麼,人為何要穿衣服呢?因為衣服有助於保護脆弱的人體,免於天氣或環境的傷害,提高安全、舒適的程度,包括保暖、禦寒、避免過度曝晒、防止蚊蟲叮咬或荊棘刺傷等。衣服也有社會層面的意義,尤其在傳統社會,每個階級的人該穿什麼服裝,都有嚴格的規範,例如只有羅馬皇帝可以穿戴染成紫紅色的服飾,或者地位崇高的夏威夷酋長才能穿戴羽毛大衣與鯨齒雕刻等;衣服也代表著職業或身分,比方說軍人、警察、消防隊員、醫護人員都有各自的制服,麵包師傅、農民、漁夫有不同的工作服,學生會穿著校服等。

衣服,是用什麼製成的?

 

製作衣服是一項艱辛的工作,簡單來說,要先採集或合成「纖維」(包括棉、麻等植物纖維,蠶絲、羊毛等動物纖維,此二種屬於天然纖維;十九世紀後,人類發明了尼龍、聚酯等人造纖維)紡成「紗線」,再用紗線織成「布」,最後將布剪裁縫製成「衣服」,需要眾多相關從業人員(如栽種棉花的農民、牧羊人、織工、設計師、打版師、裁縫師等),以無比的耐心和專業的技藝,操作繁瑣的工序,方能製成一件衣裳。而不同質地的纖維,造就了不同的衣服材質,各具優點,以下介紹幾種常見的衣料:
 

棉布

以棉花纖維製成的棉紡織品。棉花的蒴果稱為「棉鈴」,近圓形,頂端漸尖,當棉鈴成熟綻裂,就會露出種子的絮狀種毛─亦即棉花纖維。人類種棉的歷史,可追溯到數千年前的印度等地區,但一直到十八世紀末期「軋棉機」發明之後,能快速將絮狀種毛從種子分離出來,成本降低、產量增加,才開始廣泛栽種。棉花纖維是現代衣物中最常使用的天然纖維,棉布多用來製作時裝、襯衫、內衣與嬰兒服等,優點為輕鬆保暖、柔和貼身、吸溼及透氣性甚佳。

 

麻布

以麻纖維製成的麻紡織品。「麻」是以韌皮纖維為主要用途之草本植物的統稱,種類甚多,有大麻、黃麻、業麻、苧麻、亞麻等,中國古來即已種植,其莖部的韌皮纖維長而堅韌,可供紡織用。麻布多用來製作休閒服與夏裝等,優點為強度極高、導熱性佳、涼爽舒適。

 

絲綢

主要指以蠶絲製成的絲織品。相傳中國上古君王黃帝「垂衣裳而天下治」(《易經‧繫辭》),其正妃嫘祖(嫘音ㄌㄟˊ)已懂得養蠶、取絲、織布,從而建立了男耕女織的農業社會型態;在古代,絲綢是深獲皇室、貴族、商賈喜愛的高級品,也是中國對外貿易的重要商品,可分為十四大類,其中「綾羅綢緞」最為人熟知,至今仍藉以比喻奢華的衣著。絲綢多用來製作女士服裝等,優點為細滑柔軟、輕薄合身、色澤絢麗、高貴典雅。

 

絲 路
絲路,又稱「絲道」、「絲綢之路」,為古代歐、亞間陸路運輸的主要路線,基本走向定於兩漢時期,自長安經敦煌、西域到波斯(即今伊朗)、印度和大秦(即今羅馬)等地,因中國的絲織品多經由這條商路運往西方,故稱為「絲路」;但必須說明的是,絲路並非單指一條路,而是一個穿越山川沙漠且沒有標識的道路網絡,再者,運送的貨物除了最重要的絲綢外,也有種類繁多的其他商品。絲路促進了東西方的商業繁榮,還兼具民族、宗教、文化上遷移和傳播的重要意義,後來雖因海運興起而逐漸衰落,終究是史上最著名的交通路線之一,現今沿途依然保存著數十處古蹟,被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」指定為「世界文化遺產」。

各地服飾 萬種風情
 

隨著文明的發展,衣服扮演的角色趨於重要和複雜,不僅表明每個人所屬的特定群體,更成為許多國家及文化的象徵,展現萬種風情,包括了日本的和服、印度的紗麗、蘇格蘭裙、美國的牛仔褲等,以及下列這三種極具代表性的服飾:

 

漢服

中國漢族的服裝,在周代大致定型,「衣裳冠冕、交領右衽」已是深具文化意義的服飾造型-古時上衣稱衣,下裙稱裳,合稱為「衣裳」;「冠」音ㄍㄨㄢ,帽子;「冕」為古時大夫以上的王侯所戴的禮帽;「交領」指衣領在胸前交疊;「衽」音ㄖㄣˋ,衣襟;「右衽」即指衣襟從左向右掩蓋,將右襟掩覆於內;總結而言,意思就是「頭上戴著帽子,身上穿著衣襟從左向右掩蓋的衣服」。 由於中國歷史悠久,各個朝代的服飾均有其特色,因此什麼樣式的服裝才能代表漢族,其實眾說紛紜,但原則上以「交領、右衽、寬袍、大袖」作為最普遍的定義。這種飄飄然的裝扮,反映出漢族文人的生活喜好,適合吟詩作畫、撫琴下棋、觀花賞月,追求悠閒自在的寧靜生活。

 

旗袍

清末民初的女性多穿「上衫下裙」,男性則以「上下聯通的長袍」為日常穿著,到了一九二○年代,女學生為了爭取男女平權,開始男袍女穿,樣式上除了沿襲漢族男性的袍服,也改良自滿族旗人女性的「袍裳」,故稱為「旗袍」,自此以後蔚為風潮,於一九六○年代達到高峰,至今仍是華人女性的代表服飾之一。

 

許多女性選擇旗袍的原因,在於旗袍華美、精緻,又能兼顧傳統美學與新時代的思想。開襟、立領、盤扣與開衩……這些元素讓旗袍不斷變化著姿態,而其中不變的,便是它所呈現出來的優雅樣貌。穿上旗袍,每位女子都能綻放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美麗。

 

西裝

「西裝」一詞,可泛指西式的服裝,現今則多指男性的正式套裝。這種服飾起源於十七世紀的法國,經過不斷改良,慢慢演變為今日的模樣─相同款式的外套配長褲,稱為「兩件式」,若再加上背心,就稱為「三件式」,另外,應搭配適合的襯衫、領帶(或領結)與皮鞋,能體現大方簡潔、端正挺拔的穿衣效果。三百年來,西裝歷久不衰,並且成為國際通行的正式服裝,男士參與重要場合,多半會穿著西裝,以示禮貌與尊重。

衣物管理 生活環保
 

您知道嗎?衣服的製造歷程,以及我們的購衣、穿衣習慣,其實也與自然生態息息相關!人造纖維材質的衣物,大多為石化工業產品,除了製作過程會汙染環境外,丟棄後也不易腐化分解,焚化時還會產生有害物質與臭味;再者,有些人的衣櫃塞滿了不穿的衣服,也是一種資源的浪費。

 

因此建議大家選購以天然纖維製成,並且真正「需要、適合、喜歡」的衣物;也請根據衣料的特性,好好保養、清洗與存放;別將衣服當成消耗品,破損了,可請人或自行修補,愛物惜物;舊衣可任意混搭或配上新配件,創意無限;真的不能穿的衣服,若為天然材質,則可回收再利用。

 

當我們懂得善待衣服,同時依據「穿衣原則」正確穿衣,衣服就不再只是冰冷的物品,而是散發出生活的溫度,陪伴我們,共度美好的日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