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00期

【親近經典】
孚佑帝君醒心真經

原典今譯(十一)

 

【讀經典‧心啟示】
腹有詩書氣自華
 

讀書是一個人增進學識、涵養道德的基礎, 關聖帝君傳世明訓即以「讀好書」為首,勸勉世人從好書中學習正確的知識見解,增長智能、陶冶性情、明辨是非,進而體悟為人處世的諦理。

 

不過,讀書的過程是不能躁進的,不是讀了三、五本書,就能通曉大學問,必須在歲月的歷練中一點一滴厚植知識學力,同時還需加以融會貫通,如此所獲得之學識才能真正內化、活用。其次,有了學識,更要以之砥礪自己的品格,改善不良的習氣及偏差的言行,如此才德兼備,自然會贏得他人的讚賞與尊重。誠如宋朝大文豪蘇軾所言:「腹有詩書氣自華。」一個懂得用詩書來涵養自我的人,便能從詩書中吸收精華,鍛鍊出真才實學,並綻放出高雅品德的光彩。

【經文一解釋】


有一些凡夫俗子,本身沒有任何學識涵養,甚至連大字都不識一個,卻愛附庸風雅模仿讀書人,常常穿戴起讀書人的帽子、服裝,假扮成很有學問的樣子,將自己塑造成學者的形象。

 

可是這些人缺乏文質彬彬的風範與器度,甚至只熱中於爭名逐利,就像蒼蠅般忙得團團轉,成天四處鑽營,以滿足私欲;或是像走狗一般卑劣苟且,為了謀生而毫無廉恥心。如此不擇手段、不顧尊嚴地追求名利,卻從不探究學問與事物的根源,實在是本末倒置。

【經文二解釋】


這些人若是有了一丁點的成就,就會得意忘形,表現出一副「小人得志」的高傲姿態,不僅看不起販夫走卒或市井小民,甚至對於不如自己的前輩,也根本不放在眼裡。

 

他們一見到家境清貧、身世寒微的人,馬上轉頭就走,不予理會,毫無人情味;可是一旦看到達官顯要,卻又像為了乞求施捨而尾巴搖個不停的小狗,極盡奉承巴結之能事。

 

他們對待貧苦的人十分刻薄,喜歡斤斤計較,趁機壓乾榨盡絕不手軟。像這般視錢如命之人是非常吝嗇的,若遇到應該伸出援手相助的正義之事,從來都不會挺身而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