歡喜効勞

感謝聖恩 賜給我福

黃何月英師兄

 

「這麼多年來, 恩主公一直是我的精神支柱,也是全家的守護神。能在行天宮勞服務,付出一點微薄之力,是我這輩子最幸福的事情,也是我感謝 恩主公的方式。」

 

暖陽普照,金風送爽。踏著石階,登上忠義山,來到行天宮北投分宮,總能感受一種遠離喧囂的幽靜,彷彿來到世外桃源。信眾跪在拜椅,雙手合十虔誠敬拜,將心中所祈所願,向慈悲的 恩主公默默訴說,祈求神明賜予平安。

 

黃何月英師兄高齡九十,在這裡成為効勞生來服務信眾,不覺也有五十多年,銀白如雪的髮色,親切和善的笑容,是她的正字標記。儘管拄著枴杖,行動有些不便,從她炯炯有神的眼光,仍能感受到月英師兄,對信仰的那股熱情。

 

和 恩主公結緣
 

月英師兄是新竹縣竹東人,從小生長在客家庄。三十二歲那年,為了生活,她帶著孩子來到繁華的臺北市,在朋友的介紹下,到一間知名化妝品公司的員工餐廳做事,每天「水裡來火裡去」,下班後還得照顧子女,日子雖然辛苦,卻也十分踏實。

 

當時的她,對宗教信仰似懂非懂,心中徬徨時,卻沒有可以訴說的地方。有一天,同事正好提到公司附近的行天宮,恭奉的 恩主公十分靈驗,信眾絡繹不絕。黃師兄覺得有些好奇,便趁工作空檔,前去一探究竟。

 

「當時行天宮在九臺街,四周還有竹仔圍。信眾很多,廟埕裡滿滿是人,令人印象深刻。」月英師兄在敬拜 恩主公後,原本打算離開,一位廟裡的効勞生卻請她留步聽宣講。

 

月英師兄心想,自己從小經常跟家人到廟裡拜拜,卻從來沒聽過什麼宣講。她坐在長椅凳上,不久之後已人山人海,有些人找不到位子,索性就站著。「原來行天宮的宣講這麼多人來聽啊!」一會兒,一位面容和藹的師兄站上講臺,說出許多勸善的道理,雖然她已不記得內容,但印象中,那是一種如沐春風的感覺。她覺得有些好奇,便問旁邊的信眾這位師兄是誰?那位信眾聽了瞪大眼睛,幾乎要跳起來:「妳不知道嗎?他就是賢名遠播的 玄空師父啊!」

 

當天,還有許多信眾接連上臺訴說自己的見證與感恩。那天,月英師兄回家途中,心中回想方才在行天宮所見所聞的一切,「 恩主公果然威靈顯赫,護佑世人都平平安安。」從此,她便成為 恩主公的虔誠信眾,經常前來行天宮拜拜、聽宣講。

 

第一個難關
 

為了感謝 恩主公的護佑,月英師兄也希望自己能有所回饋,替 恩主公做點事,等孩子比較大了,重擔漸漸能放下,便在因緣際會下,成為行天宮的効勞生。然而修道之路,必然是曲曲折折。月英師兄遇到的第一個難題,竟然是語言不通。

 

月英師兄是客家人,說的是客語,完全不懂閩南語,光是用漢語讀經,就是一大難題。「所幸在行天宮這個大家庭裡,大家都對我很親切和善,資深師兄一句一句教我,我也一句一句慢慢學,就這樣學會了讀誦整部經。」最重要的是,她在學習讀經的過程中,也學會許多做人做事的道理。例如「忠孝廉節」、「克己懷仁」、「飲水思源」,這些道理,月英師兄都牢牢記在心中。她相信每個人都不完美,但只要一點一點去修習,就能讓自己的心愈來愈靠近神的心。

 

「當時,師父也經常在廟裡勸勉大家,很多人一來廟裡就忙著去做事,但必須要瞭解効勞的用意,要把廟當作是道德的修煉場,多讀經、多聽宣講,跟從神的意志去做事,這樣才能在服務的過程中,把心性磨鍊得更好。」

 

來北投効勞
 

民國四十五年,經聖意指示,師父決定在北投忠義山下興建北投分宮,來自各地的効勞生都發心投入,月英師兄就是其中之一。雖然從來沒有在工地工作過,但為了建廟,她仍跟著師兄們一起到北投割草、整地、翻土、鋪石。二、三十個人一起上山,大家也因此建立一種革命情感,感情愈來愈緊密。

 

「當時,我一天帶兩個便當,一個早上吃、一個中午吃,做得很累,有時全身沾滿泥巴,卻做得很快樂。」想到那段美好時光,月英師兄也不禁面露笑容。看著一座巍峨的廟宇,從無到有、逐漸成形,心中的那份感動,實在不是語言所能形容的。

 

當北投建廟工程正如火如荼進行時,月英師兄也經常見到 玄空師父忙碌奔波的身影。「師父是個偉大的實業家、宗教家,卻完全沒有排場,也沒有架子。」月英師兄回憶道,她當時搭乘火車到北投分宮効勞,經常在車上遇見師父。儘管車廂內人潮擁擠,人聲嘈雜,然而師父總是神色泰然,有時也會閉上眼睛,滿臉肅穆。

 

月英師兄以為是師父平時太過疲勞,所以才在車上閉目養神。後來聽前輩說,才知道師父這麼做,是因為在人多的公共場合,眼神飄忽容易有所失禮,因此閉上眼睛,其實是一種「禮」的表現,正所謂「非禮勿視」。連這麼細微的地方,都能注意自己的言行,令月英師兄感到相當佩服。

 

師父到了建廟工地,總是默默跟大家一起做事。有時過了吃飯時間,也不願另外麻煩廚房,白飯泡湯就是一餐。「這樣的大人物,卻是如此謙遜、樸實,是我們後輩一生的學習榜樣……」

 

修德敬神更平安
 

北投分宮慶成後,月英師兄就待在北投分宮効勞,直到今天。光是站在廟埕,她彷彿就能回到過去時光,看見昔日和眾師兄一起鋪石、搬土的身影。因此,她一直抱持著感恩珍惜的心。這裡的一磚一石,看似渾然天成,背後卻是多少人共同努力的成果?

 

每當舉起馨香,替人收驚的時候,她都會默默祝禱,祈請 恩主公護佑信眾,獲得淨化和平安。看著一張張原本徬徨不安的臉龐,經由收驚儀式,緊皺的眉頭放鬆了,握緊的拳頭放下了,她都會感到相當欣慰,雙手合十,感謝 恩主公慈悲護佑人間。信眾向她道謝,她都會笑著說:「要謝,就謝 恩主公。」

 

年事已高的她,雖已無法每日來効勞,但身體也還算硬朗。「來山上很好啊!當作是運動,晒晒太陽,呼吸新鮮空氣,感謝聖恩,賜給我福,讓我繼續來這裡効勞,也希望大家能常來,一起來親近 恩主公,一起來修德敬神,這樣一來,人間一定會更加平安。」說完,月英師兄又拄著枴杖,回到廟埕裡,用慈祥和藹的笑容,服務每位來廟裡敬拜的信眾。她銀白的髮色,在燦亮陽光下,更顯閃耀光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