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99期

【小物大器】

硯 玉德金聲寓於石

筆、墨、紙、硯合稱為「文房四寶」,硯臺別稱石君、萬石君、石友,也稱墨海、即墨侯、潤色先生等,用於研墨、置筆、盛放磨好的墨汁,外型典雅,內有一平坦凹槽,歷來不乏陶硯、玉硯、磚硯,但仍以石材最適合雕硯;著名書法家柳公權《論硯》中將歙(音ㄕㄜˋ)硯、端硯、洮(音ㄊㄠˊ)硯、澄泥硯稱為「四大名硯」。

 

一方硯 一段史
 

在中華文化中,硯的發展歷史悠久,早在新石器時代,已有研製顏料的磨棒與石質磨盤,可視為墨與硯的前身。秦漢時硯的造型漸趨規則,主要為圓形、長方形。東漢前後,製墨技術開始發展,研磨棒與研石被淘汰,材質也有所拓展,出現木硯、銅硯等;至魏晉南北朝,因貴族及士夫階層參與繪畫,使書畫用具推向精緻化,硯的形制因而產生更多種變化。

 

唐宋期間紙張普及,製墨技術漸趨完善,加上書畫藝術蓬勃發展、文人愛硯成風,還會自製硯臺與鑑藏,所以對硯的品質要求更高了,名硯不斷問世;蘇軾就是愛硯者,甚至有感而發:「我生無田,食破硯。」硯臺自此文人化,通常刻有硯銘,表達製硯者的文化修養。元代戰亂頻仍,又受異族統治,器物表現粗獷豪邁,與前朝大不相同;及至明清,在實用性之外,更講求工藝精美,紋飾繁複,雕刻精巧,甚至有「純欣賞用」的水晶硯臺。

 

《彰化縣誌》裡,記載一篇嘉慶年間舉人楊啟元的〈東螺溪硯石記〉,言彰化有東螺溪,溪石色青質潤,可「裁為硯」。日治時期,曾徵召二水鄉民搬挑濁水石的大石頭堆填橋墩,監工的日本人無意間發現螺溪大黑石,其石質特殊,積水多日不乾,於是稱之為「黑玉」,並雇人雕琢成硯,「螺溪硯」之名因而傳開。

心是一方硯

 

現代雖然已發明了墨汁,但許多人仍求一方硯、一碇墨,靜心研出好墨,專注於每一筆畫中。琢硯如做人,必定先修底,再華麗的雕飾,也必然從乏味的根基做起;此心亦如硯,需要時光浸潤,更需要自身不斷地磨礪,一寸一寸磨出光彩,方能筆墨橫姿,揮翰成風。

硯眼
 

明有陸廬峰者,於京城待用。嘗於市遇一佳硯,議價未定。既還邸,使門人往,以一金易歸。門人持硯歸,公訝其不類,門人堅稱其是。公曰:「向觀硯有鴝鵒(音ㄑㄩ ˊ ㄩ ˋ,為八哥鳥)眼,今何無之?」答曰:「吾嫌其微凸,路值石工,幸有餘銀,令磨而平之。」公大惋惜。

-明馮夢龍《古今譚概》

 

注:硯眼:天然生長在硯石上的石核,猶如眼睛。

 

【翻譯】 明朝有位名叫陸廬峰的人,在京城等待朝廷任用。他曾經在市集看過一方上好的硯臺,因價格有爭議所以沒有訂。回到府邸之後,他才交代侍從以一兩銀子買回。當侍從帶回硯臺時,他卻覺得不像原來的樣子,侍從堅稱就是這塊硯臺。陸廬峰說:「之前的硯臺上有個『八哥眼』,為什麼現在不見了?」侍從回答:「我就是嫌棄它有點凸啊,正巧,在路上遇到石工,還好有剩下來的錢,我便請他打磨,現在平整多了。」陸廬峰感到非常惋惜,因為這個硯臺的珍貴之處,就在於「八哥眼」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