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99期

【旅讀視界】

傾聽曠野的聲音 澳大利亞
 

跟著文學去旅行,用「心」看見,
不同時代、地域的自然美景或人文風情。

澳大利亞聯邦(Commonwealth of Australia),簡稱為「澳大利亞」、「澳洲」,位於南半球的印度洋與太平洋之間,包括澳洲大陸及附近數個島嶼,是全球面積第六大的國家;澳洲大陸人口集中於沿海與各州首府城市,大部分地區(如內陸的沙漠區)則罕見人跡,僅有少數原住民生活於其中。

地大物博
 

澳洲幅員遼闊,氣候與地理景觀多變,並且擁有珍貴的自然生態與獨具特色的人文發展,全國共有二十個地點被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」指定為「世界遺產」,包括「大堡礁」(世界最長的珊瑚礁群)等自然遺產,「雪梨歌劇院」(以特有的風帆造型成為指標性建築)等文化遺產,以及「烏盧魯-卡達族塔國家公園」(世界最大的獨塊岩體「烏盧魯/艾爾斯岩」所在地)等文化和自然雙重遺產,因此成為許多人「此生必遊」的聖地;另外,沙灘綿延五十多公里、適合悠閒度假的城市-黃金海岸,以及袋鼠、無尾熊等可愛動物,也吸引了無數遊客造訪澳洲。

反璞歸真
 

瑪洛摩根是位美國的女醫師,在澳洲推廣預防醫學計畫,以及協助在都市底層討生活的年輕原住民自力更生,因此得到澳洲內陸原住民部落-「真人部落」的青睞,獲邀加入原住民赤腳徒步穿越澳洲大陸的曠野漫遊,進而寫成《曠野的聲音》一書。

 

在長達數個月的旅程中,來自西方世界、習於現代文明的瑪洛摩根,經過野外求生與傳統原住民文化的洗禮,驚訝地發現,一個人若能放下過多的欲望與物質,自能感受到心靈的滿足與平靜,而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個體,但可以共同組成互信互助、各盡所能、各取所需的群體,並且與大自然維持和諧共生的關係;例如書中描述了原住民在峽谷中舉行「音樂會」,就讓她深深體悟到,「表現自我」、「團體合作」與「融入自然」原來可以同時實現!

 

全書忠實記錄原住民的日常,並對現代工商社會的生活方式提出種種反省,深具啟發性,值得我們參考與借鏡。

那天下午我們穿過一個峽谷時,我能感受到大夥兒的興奮情緒漸漸升高……有人砍下一根粗樹枝,用木棍捅了捅樹心,很快就做成了一枝中空的長管子,吹奏時,發出低沉的樂聲……

 

其中一位樂師開始碰擊手上的兩根木棍,另一位則用兩塊石頭打拍子。

有人找到幾片泥板岩,用線懸掛起來,製造出有如敲鐘的叮噹聲。

有人把一塊木片繫到一根繩子上,做成一種特殊樂器,旋轉舞動時,發生巨大的吼叫聲。

他們熟練地控制音量與曲調高低。峽谷地形創造出神奇的振動和回音……

人們有的獨唱,有的合唱,十分和諧悅耳。

 

據我所知,有幾首歌從洪荒時代就傳唱下來;我也聆賞到他們新譜的樂曲……

他們告訴我:「音樂家尋求音樂表現,同樣地,宇宙間的音樂也尋求被表現的機會」……

音樂會結束時,樂師們把當作樂器的木棍、樹枝和石頭等放回它們原先所在的地方,此時此刻,創造音樂的喜悅,以及他們所展現的才華,已經足以肯定他們每一個人的價值和尊嚴。

 

真正的音樂家將音樂隨時放在心中,他不需要某種樂器;他本身就是音樂。

 

-節錄自瑪洛摩根《曠野的聲音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