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99期

【專題企畫】

驚艷藝術的絕色

有鳥有鳥名孔雀,文彩光華動揮霍。

修頸昂昂翠羽翹,大尾斑斑金錯落。

       -明胡儼〈孔雀圖〉(節錄)

 

想在創作中抒發情感,往往需藉助意象,烘托情境,而顏色就是最好的幫手;如紅色象徵活力、積極,但也可能是危機與緊張,再如藍色給人安穩沉靜之感,有時也帶幾分憂鬱的氣息。顏色會說話,我們將透過各種藝術表現形式,來聽聽看色彩究竟要「說什麼」。

 

中華文化中的顏色
 

「顏色」一詞今指「色彩」,但在古代為「面色」之意,直到唐朝才開始指涉自然界色彩。古以「五行」搭配五色,由自然萬物本源的五種元素:水、火、木、金、土,搭配黑、赤、青、白、黃,這五色稱作「正色」,彼此混搭的顏色為「非正色」或「間色」,比方紫色就是紅與藍相加的結果。封建社會裡尊卑有別,皇親貴戚可用正色,官員則按品級穿衣、戴配件,各階的顏色不可混淆,否則就是僭越,即使是一般百姓,講究的人家還是會區分嫡、庶之間的用色。

 

雖有「五色」思想為基礎,不過凡事總有例外,也會隨著時代遞嬗而變化。如秦朝尊水德,尚黑色,但漢朝以後皇室普遍以黃色為尊。而紫色非正色,但春秋霸主齊桓公偏好紫服,甚至帶領了國內「愛紫」的風潮,有「惡紫奪朱」之說(紫色奪走紅色的風采);加上紫色染料取得不易,物以稀為貴,後來紫色漸漸轉為神祕、優雅、高貴的象徵,人們開始把紫色視為祥瑞,並言「紫氣東來」。更因為紫微星恆居於中,所以帝王的住處被命名為「紫禁城」,而當人平步青雲,我們會形容他是「紅得發紫」、「大紅大紫」,可算是顏色「翻身」的代表。

 

 

 

在浩浩湯湯的中華文化裡,色彩與風俗密不可分,如喜、喪分別叫「紅事」、「白事」,紅為喜,白為凶,萬萬不能弄錯;而在藝術創作方面,顏色更是一大功臣,如繽紛的唐三彩、淡雅的青花瓷都反映出當時的審美觀念,更在文學、繪畫、戲劇、音樂等領域中,揮灑了更多精彩。

 

翩翩華采 詩文增色
 

著名作家張愛玲說:「我學寫文章,愛用色彩濃厚,音韻鏗鏘的字眼,如『珠灰』、『黃昏』、『婉妙』,『splendour』(輝煌),『melancholy』(憂傷的),因此常犯了堆砌的毛病。直到現在,我仍然愛看《聊齋誌異》與俗氣的巴黎時裝報告,便是為了這種有吸引力的字眼。」可見色彩確實能為文章增色不少。

詩畫同源,詩是無形的畫,蘇軾便曾讚王維的作品「詩中有畫,畫中有詩」,既然詩境如畫境,自然也需要考慮構圖、色彩布局等,以強化詩文的視覺效果。如王安石〈泊船瓜洲〉:「春風又綠江南岸,明月何時照我還?」詩人以「綠」字為詩畫龍點睛,將形容詞作動詞之用,有「染綠」之意,更顯河岸夾道蔥蘢;又如杜甫「野徑雲俱黑,江船火獨明」運用了明、暗的對比,而李清照〈如夢令〉:「知否?知否?應是綠肥紅瘦。」則是以紅、綠相互襯托等。有些詩文並沒有明寫顏色,卻以景物帶出了「色調」,如王維「明月松間照,清泉石上流」自帶月之皎潔、松的翠綠;而當我們說「春色」、「秋色」、「湖色」、「藕色」時,眼前亦自然會湧現相應的景致。

 

 

 

適度使用顏色詞,可加強作品的視覺效果,還可搭配聽覺、嗅覺、觸覺,如張愛玲小說裡出現的「滿山轟轟烈烈開著野杜鵑,那灼灼的紅色」,以及「她穿著的一件曳地長袍,是最鮮辣的潮溼的綠色,沾著什麼就染綠了」等,閱讀起來更覺飽滿立體。

 

 

淡墨秋山 暮霞還照
 

有人說,中華繪畫「重墨不重色」,墨分五色,焦、濃、灰、淡、清,僅是從墨色的濃淡輕重進行變化,並非多彩。自宋朝以降,畫壇似乎漸漸放棄了顏色,一心進入黑山白水的悠然境界;其實東方文化本不為追求外在的「色」與「形」,講究的是心靈體驗與意境的審美,體現於繪畫上,便是「以形寫意」。但這不代表排斥顏色,比如敦煌壁畫便見濃麗多彩,而古來將畫作稱「丹青」,本來就是通過色彩來描摹物像;老子《道德經》提出:「五色令人目盲。」並非指顏色太多,使人眼花撩亂,而是要「超越」形式,看見「本色」,如墨荷、墨竹,荷花與竹子本來並不是黑灰色,只是淡化了色彩之後,更突出了不凡的氣韻。

 

在華人的世界裡,黑、白、灰從不只是顏色,更是哲學思維與心的秩序,我們簡化、轉化了生活經驗,使其成為淋漓的墨痕,在氤氳之間表現出空間與時間的變化,更體現「天人合一」的和諧;也許正如作家蔣勳所言:「中國畫畫的領悟最後只是『水墨』二字而已,所以也可以不去畫畫,而只是靜看屋頂上的雨漬的『屋漏痕』而已。」此時無聲勝有聲,無色卻多彩,縱然只是一筆淡墨畫遠山,亦能看見天邊燃燒的晚霞,而鐘聲杳杳(音ㄧㄠˇ,悠遠貌)

 

光影交錯 戲如人生
 

當電影從黑白跨入彩色世界以後,色彩就成為電影美感不可或缺的一環,電影中的色彩常作為「符號」,傳遞某些概念,有時可增加戲劇張力,也能建立出不同的情境氛圍,色彩與情緒的連結可見下表:

色彩 相關的情緒氣氛 色彩 相關的情緒氣氛
黑色 憎恨、哀痛、悲傷、不確定的 黃色 快樂、清楚的、愉快的
白色 哀痛、不幸、沮喪 綠色 平靜、和平、生機
紅色 愛情、憎恨、高貴 藍色 和平、平靜、高貴
橘色 快樂、愉快的 紫色 愛情、高貴、權威的

(參考:吳芳怡(2007)。不同類型電影的用色特徵。國立交通大學碩士論文。新竹市。)


另外,顏色也可代表時空的轉換,如常見的回憶場景就會轉為黑白、復古色調,或是講述美好時光,那一段落便會呈現金黃色、玫瑰色等;而當劇情轉變時,片中的人物服裝、場景都可能轉換色系,如張藝謀導演的《英雄》,當中的五段故事,就是由五種顏色象徵謊言、理想或真實等情境。

 

電影中最能大膽玩色的片種,大概就屬動畫了。如《腦筋急轉彎》的用色就相當豐富,劇中敘述每個人腦袋都有五個小幫手,便以五種顏色代表五種情緒(角色):「樂樂」黃色、「怒怒」紅色、「厭厭」綠色、「驚驚」紫色、「憂憂」藍色;其中代表快樂的「樂樂」雖是黃色身體,卻有藍色頭髮,隱喻擁有多種情緒是非常健康的事情,有時開心、有時悲傷,都再自然不過。

通感聯覺 有聲有色
 

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分校曾邀請一百位受試者參與「聽音樂給顏色」的實驗,結果發現人們會將節奏輕快的樂曲,聯想為鮮豔的橙黃色,例如莫札特的《長笛協奏曲第一號G大調》便最容易使人聯想到黃色。

 

這或許是按照經驗法則,將聽覺與視覺感受作出聯結,但有些人是真的可以從音樂中「看見」顏色,這種現象被稱為「聯覺」(Synesthesia),這是一種特別的天賦;《星期三是靛藍的》一書敘述:「對於具有色聯覺的人們而言,(生活中的各種)聲響觸發了類似於煙火的一種體驗-各式多彩的動態圖形騰升而起,在聲音結束後消散。」聯覺也不只獨屬於聽覺跟視覺,比如前文提到張愛玲說「鮮辣的潮溼的綠色」,也可視為作家「視覺與味覺」的聯覺,或是「鵝黃」一詞,除了顏色,更給人一種初生鵝絨的「觸感」,都能說是聯覺的體現。

 

那麼,音樂是否真的有顏色呢?至少俄羅斯作曲家尼古拉.林姆斯基-高沙可便認為D大調是金黃色的;匈牙利作曲家利蓋蒂.捷爾吉也曾說:「大調曲子是紅色或粉紅色的,小調曲子介於綠色和棕色之間。」而常見的音樂流派|藍調(Blues),是一種被暈染的黑,而淡化成藍,這種音樂最初是被創造來排除苦悶與思鄉之情,無怪乎是「藍色」,也有人說搖滾樂是黑色、金屬色的……或許每種音樂本就帶有獨特的色彩,唯有在我們的生命狀態與之相應的時候,才能互相感通,讓心靈生活更加「有聲有色」。

 

 

經驗•驚豔
 

經過了長久發展,現代顏色更趨多元,專門開發、研究色彩的公司每年都會選出年度代表色,今年便是象徵冷靜,信心及連結感的「經典藍」;官方說法形容那「宛如薄暮時刻的天空」,讓人不禁想要抬頭,好好欣賞今天的暮色。

 

藝術中的顏色總令人讚歎不已,因為那是創作者的慧眼與心血,相信那是出自於無數的努力,以及日常的累積。我們從齊柏林的《看見臺灣》,俯瞰了玉山的青,也在每日來往的街道上,發現計程車的黃、廟宇燈籠的紅,這些都是常民努力生活的痕跡,所以美麗;或許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藝術家,但至少我們都有雙懂得欣賞的眼睛,請永保初心,永遠感動,讓生命的每個經驗,都值得驚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