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99期

【專題企畫】

奧妙色彩學問大

一道殘陽鋪水中,半江瑟瑟半江紅。
可憐九月初三夜,露似真珠月似弓。
       -唐
白居易〈暮江吟〉

 

動物透過眼睛來觀看大自然的千姿百態,而能欣賞爭奇鬥豔的萬般風情。於是在藝術家的眼中,各種物體的色彩更進一步幻化成詩人吟詠的文句、畫家揮灑的筆墨,為這世界平添無數的浪漫情懷。

 

白居易在這首詩中,生動地描繪出江面上夕陽斜照之景象,那碧綠的水色盪漾在波光粼粼的豔紅中,顯得絢麗、璀璨。在農曆九月初三的黃昏,江畔草地上的露珠,就彷彿珍珠般晶瑩剔透,而初升的新月,又恰似一張精巧的彎弓,這一切竟是如此惹人憐愛,難以忘懷。

 

大自然的景物,在日、月光影的變化中,向詩人展現了各種鮮明的色彩。如今雖歷經了將近一千兩百年的歲月更迭,我們仍能透過詩人的描摹,陶醉於那個秋天傍晚的暮色裡,心神為之嚮往不已。

 

若是人類沒有了視覺,可想而知我們的生活將是如何平淡無趣?不過視覺並非生命肇始之初就具備的能力,眼睛是歷經億萬年漫長演化後才發展出的特殊器官,尤其人類可以辨識大千世界的形形色色,這真是大自然所賜予的最神奇禮物呢!

電磁波創造出色彩

 

在宇宙中,凡是溫度高於「絕對零度」(攝氏零下二百七十三點一六度)的物體都會釋放能量,這些能量以「波」的形式向外發射,在真空中以光速傳播,此即電磁波。電磁波隨著本身波長與頻率的差異,而呈現出不同的特質,在特定波長及頻率範圍內的電磁波可以被動物眼睛所察覺,於是能被看見的電磁波,便化身成奼紫嫣紅的各種色彩,造就了這個綺麗世界。

 

不同動物所能感知的電磁波範圍不盡相同。以人類的眼睛來說,通常可以看到波長約在七百八十奈米至三百八十奈米之間、頻率約在三百八十兆赫至七百九十兆赫之間的電磁波,即是彩虹中的紅光到紫光,這也是物理學上所定義的「可見光」。而波長、頻率在此範圍之外的電磁波,如:無線電波、微波、紅外線、紫外線、X光、伽瑪射線等,人眼則無法感知。

 

現代人對於可見光的相關知識,不得不歸功於英國科學家艾薩克‧牛頓(Isaac Newton)。西元一六六六年,牛頓用三稜鏡觀察陽光,發現一束陽光若以特定角度射入三稜鏡,部分會反射,另一部分則穿透玻璃,並呈現出不同的色帶。在歷經不斷的試驗與研究後,他於一六七一年提出了「光譜」的概念,將光分成七種顏色,即紅、橙、黃、綠、藍、靛、紫,並依照古希臘哲學家的想法,將這七種顏色與音符、太陽系行星、一週天數相連結。

 

牛頓在進一步研究中,發現三稜鏡可以將白光發散為彩色光譜,若再用透鏡和第二個三稜鏡又可將彩色光譜重組為白光。同時他還分離出單色的光束,並將其照射到不同物體上,發現色光不會改變原本的特質。於是牛頓得出結論,不管是反射、散射或發射,色光都會保持同樣的顏色,因此人眼所看到的顏色是物體與特定有色光相合的結果,而不是物體自身所產生的顏色。

 

雖然後世對於光與色彩的研究,比起牛頓有了更為深入的瞭解,但他所奠定的基礎確實功不可沒。如今已知在人類可見光之外,還有其他動物能見到的電磁波;而光譜本身也是連續性的,每一種所謂的色光,它的波長和頻率只有區間,而無絕對的數值。因此不同種的動物,乃至不同的人,對於光的敏感度和辨識度都不一樣。舉例來說,某些人就很難區隔藍、靛、紫三色。這似乎可以說明,為何每個人對於花花世界的樣貌,各有不同感受的原因了。

能看見花花世界是幸運的
 

宇宙中有電磁波,因而造就出各種色彩,但還需要一雙明慧的眼睛,才可以接收這特別的訊息。如前文所述,不同動物的眼睛能接收的電磁波範圍不盡相同,所以人類看到的彩色世界,未必就是其他動物眼中的樣貌,像蜜蜂就可以看見人類看不到的紫外線,牠們眼中的大自然應該更多彩多姿一些。

 

眼睛是生物演化過程中相當特殊的發展,為了偵測周遭環境的明暗、配合晝夜的節律,其實單細胞生物就有感光色素集合組成的「眼斑」,而某些看似無眼的多細胞動物,如蚯蚓也有「光感受器」,或是像渦蟲的「眼點」,這些構造可說是眼睛的先河。

 

真正的眼睛,也就是具備水晶體結構的視覺器官,大約早在五億多年前的寒武紀就演化出來了,這些最初的眼睛就是如今蝦、蟹、昆蟲等多數節肢動物所擁有的「複眼」。

 

所謂的「複眼」,是由許多小眼結合而成的視覺器官,每一個複眼中的小眼數目從數個到數萬個都有可能;每一個小眼都是一個感光組織,由角膜、晶狀體和感光細胞組成。複眼可以讓動物擁有廣闊的視野,同時能計算出自身與所觀察物體的方位、距離,以利於更快速地判斷和反應;甚至某些昆蟲還能看到日光燈忽明忽暗的變換頻率,但人眼看起來卻像是一直亮著。

 

若以辨識電磁波的能力來說,某些節肢動物的複眼更勝人眼一籌。除了蜜蜂以外,蝦蛄(俗稱「皮皮蝦」)的視覺系統可說是動物界之冠,牠們能看到從紅外線到紫外線範圍內的所有電磁波,這是大自然中最複雜的彩色視覺,真正達到「萬紫千紅」的境界了。

 

不過,凡事無絕對,複眼雖然有視野佳、辨色力高等優勢,但就物體成像來說,其視覺有如看馬賽克拼貼,解析度是很模糊的。因此某些動物的眼睛便朝向另一個方向演化,這就是「單眼」。

 

所謂「單眼」是相對「複眼」而言,其實仍是一雙眼睛,只是每一隻眼睛僅有一個晶狀體,不會再由一個個小眼組合而成。脊椎動物和烏賊、章魚等頭足動物都是單眼的視覺系統,對於所觀察的物體具有良好成像功能。

 

然而,某些單眼視覺動物所看到的世界或許比複眼動物遜「色」不少,這是演化所造成的結果。首先,要瞭解眼睛的辨色、感光功能是來自於視網膜上之「視錐細胞」和「視桿細胞」,視錐細胞會辨色並感受強光,而視桿細胞可以感受微光,主要用於夜視。

 

在脊椎動物演化之始,原本具有四色視覺,其視錐細胞可以感受到四種不同區段的電磁波,大約就是黃綠色、綠色、紫色和紫外線,例如魚類、爬行類和鳥類均是。但哺乳類祖先在中生代的恐龍稱霸時,只能晝伏夜出,由於夜間光線微弱,需要的是夜視能力,而非辨色能力,於是一部分視錐細胞便退化,不只看不到紫外線,連紅色也無法辨識,因此像牛和馬就是典型的「二色視覺」動物。

 

身為哺乳類一支的靈長目,在演化之初也是「二色視覺」的色盲,不過其中某些物種為了採集水果,而必須分別得出果實是否成熟,於是重新「活化」了能辨識綠色至紅色的視錐細胞,得以成為「三色視覺」的動物,而人類就是牠們的後代。

 

歷經峰迴路轉的演化過程,人類有幸能看見這個世界的大致色彩,雖然我們難以想像紫外線、紅外線的「姿色」究竟如何,但人眼能辨識出約一百五十種顏色,若再加上明暗、彩度等變化,如此絢麗的景色已經夠讓人目眩神迷了。

植物帶來四季奏鳴曲
 

動物透過眼睛來察覺色彩,而植物雖然沒有感官來「看」身處的環境,但大千世界的形形色色卻有很大一部分是植物所造就的,若無紅花綠葉,恐怕動物也不必演化出四色、三色……視覺,或許只要察覺明暗變化即可。

 

如今地球上的植物葉子均為綠色,惟到了秋冬才會變成黃色或紅色,為何如此?又為何不是其他顏色呢?其實說穿了,這一切都與光有關,也就是光合作用。

 

植物透過光合作用將二氧化碳和水轉化為儲存能量的有機物(即醣類),同時釋放出氧氣,其中的關鍵便是葉綠素。葉綠素是植物體中存在最多的色素,可以吸收日光中的紫光、藍光及紅光,但不太吸收綠光,並且會反射綠光,於是植物呈現出一片綠意。當秋天來臨,日照時間縮短、空氣中的溼度減少,光合作用減緩,葉綠素因此遭到破壞,逐漸消失,而植物體中其他的色素,像葉黃素、花青素、胡蘿蔔素、茄紅素等卻增多,植物的葉子便會變黃或變紅,為大地帶來繽紛的色彩。

 

其實,植物除了葉子的顏色會轉換,它們隨著四季不同而綻放的花朵、結成的果實,也有千姿百態的顏色變化,這是大自然中最具節奏感的生命律動。當我們在欣賞陽光下萬千事物共同演出的色彩饗宴時,真的要感謝上蒼所賜予的視力,並應好好珍愛它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