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99期

【道德長存】《呂帝心經》
今譯今註
(三十六)

【語譯】 


以正直無私、中立不偏的心態和無過與不及的中庸態度,改變受到私利蒙蔽,偏聽、偏看、偏信而失去公道的處世心態。

 

【註釋】 


正中:中央的位置,引申為正直無私,沒有偏差、無過與不及的處世態度。

偏袒:有私心地維護一方;不公正的態度。

【說明】 


有句話說:「心是一桿秤,秤人先秤己;眼是一把尺,量人先量己。」提醒我們,為人處事時,要保持公正無私的態度;當覺得他人不夠公平、偏私袒護時,要先反求諸己,平心靜氣地省察自我,是否心眼狹隘、懷有偏見,才能及時放下成見、開闊心量,逐漸涵養出清明廣大、沒有偏頗的圓融智慧,活得寬和又自在。

 

其實,每個人因性格、經歷、習慣、好惡和價值觀的不同,的確容易被某些人身上具有的某些特質所吸引,而特別喜愛、親近對方;但若因為私心作祟,不能堅守正確的原則,又沒有隨時反省、調整心態和想法,就會使人漸漸失去判斷力,變得不分是非對錯地去偏愛、袒護某人,進而引起旁人的憤恨不平,也會害得被偏袒的人遭到嫉妒怨恨,更會讓整個組織團體,甚至是社會,無法維持公允、和諧、平衡的運作,導致相互衝突的不良後果!

 

因此, 呂恩主開示「正中心」,勸勉我們,要秉持正直無私、中立不偏的心態處事,也要以寬廣、尊重、包容的態度善待他人,相信將能消弭人們心中的偏見與歧視,讓人際之間更加和樂、融洽。 那麼,要如何涵養「正中心」呢?

 

首先,我們在日常生活中,要落實行天宮精神導師 玄空師父所開示的「四正」:做到「心正」,堅守正直、光明潔淨的心地,就能以清淨的智慧,明辨是非對錯;如此將達到「耳正」,可以傾聽別人真實的心聲、接納他人規勸的話語;並保持「眼正」,以端正透澈的眼光,洞察萬事萬物的真相;自然也會「口正」,所說的每句話,都真誠、正向、有信用。

 

而在與人相處、應對時,我們也必須遵守、貫徹正確的做人原則,即使受到誤解、遭遇打擊,也要能夠無所畏懼、勇敢承擔。

 

更重要的是,我們要效法《關聖帝君明聖真經》中提到的「公善之心」,無論身處何地、身分為何,都要秉持「公正、慈愛、利他」的心念,守住公平與正義,以最寬厚圓融的心胸,包容人與人之間的差異;以最柔軟的雙手、最溫暖的言行,撫慰每顆受傷的心;並以正中無私的關愛、適切合宜的方式,盡力關照每一個人、連結每一顆溫熱的心,一同照亮這世間的寒冷與黑暗。

 

相信如此正直的處事、慈悲的待人,將會讓我們的心境更為平和,能夠發揮出最寬厚、最積極的道德力量,創造出更加清淨、祥和的幸福社會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