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98期

【小物大器】

甕 此甕豐腴有味留

甕,同「瓮」。「公」是「嗡」的省略,對內發聲或震動外壁,甕會發出嗡嗡迴響,故以「公」作為聲符。從新石器時代起,人類已知用黏土製作日常器物,而「大坌坑遺址」出土的繩紋陶片,證明臺灣在六、七千年前已開始製作陶器。

 

好酒沉甕底
 

陶器型制多樣,包括缸、甕、盆、罐、壺等,其中運用最廣的莫過於陶甕,外形口小而腹大,先民用以貯水、釀酒;甕壁還有毛細孔可透氣,調節「呼吸」,幫助醬菜、梅子、豆腐乳等漬物發酵。

和蔬果不同,酒類易揮發,所以燒製酒甕的溫度要夠高,才能燒出品質緻密的容器,只讓微量的空氣進入,慢慢地催化與醇化,以消除酒的嗆辣感,增添香氣;苗栗因黏土品質佳,擁有天然瓦斯與煤炭,加上丘陵地形方便製作登窯(一種不用熄火、又省燃料的窯爐),所以臺灣有數百萬只的酒甕都出自苗栗公館,被稱為「陶甕之鄉」。

 

除了蓄物之外,陶甕也有豐富的文化意涵。例如早年鹿港鎮以大量空酒甕堆砌成牆,一說是當年海上貿易頻繁,以杉木跟酒甕壓艙,保持船行平穩;二說是為了慶賀新生兒,埋下紹興酒,等孩子及第或出嫁再拿出來慶賀。不論何說為真,都象徵鹿港的富足與繁華。而臺東的排灣族與魯凱族人,則將陶物視為祭祀禮器、婚嫁陪物,所以將在地文史、家族故事、生活百態都燒製在甕上,除了形體美觀之外,更裝滿了族人的愛與感恩。

 

滿載時光 醞釀人生滋味
 

早期人民以陶甕儲存糧食,醃製或鹹或酸的歲月,每一只陶甕,就是一部常民飲食文化史,也象徵臺灣人克勤克儉的精神;食物經過長時間的發酵,滋味更加豐美,而先民一路走來的悲歡,也將苦盡甘來。

再堅持一刻
 

傳說中,趙疾與辛耐兩人得到了釀酒的祕方,要將端陽那日成熟的稻米、冰雪初融的泉一起置入千年紫砂土燒製的陶甕,再用初夏的第一張荷葉裹緊;密封七七四十九日後,待凌晨第三遍雞啼後開封。

 

時間一天天地過去,終於到了啟封的日子,他們興奮到無法入睡,只是豎著耳朵等待雞鳴;遠處終於傳來了第一聲雞啼,兩人按耐著喜悅,又等了很久很久,才響起低沉的第二聲。

 

只是第三遍的啼叫聲怎麼會這樣慢呢?趙疾心亂如麻,實在按耐不住了,他跳下床,粗暴地撕開了陶甕封口,但眼前的景象卻讓他癱軟在地—甕裡是一汪又臭、又混濁、又酸苦的水,還有說不上的怪味道;趙疾悔不當初,但又莫可奈何,只能將這甕水全數倒灑在地上。

 

其實辛耐也很想掀開甕蓋,但每次一伸手,他都忍住了,一直熬到第三聲雞啼響起,東方的天空升起一輪紅日,陽光照耀在甕上,他才揭開這謎底—果然是清澈又甘甜的美酒啊!

 

《書經.旅獒》:「為山九仞,功虧一簣。」堆土成山,已至九仞之高,卻因差最後一簣(土筐)而不能成功。想要達成目標,要能拒絕誘惑、熬過種種苦難,堅持到最後一刻;忍耐是一種考驗,只要能夠通過這番試煉,再一筐、再一釐米、再一聲雞啼,就是屬於你的甘美人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