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98期

【專題企畫】

大雅之糖

人類因為有豐富的味覺,而對食物能產生各式各樣的感受。其中「甜味」似乎可讓人產生愉悅快樂的心情,所以千百年來在各地的文化裡都代表了幸福與圓滿。人類對於甜味的喜愛,已超越了味覺本身的享受,事實上更成為一種對生命運途的美好想望。

 

甜味來自於「醣類」。醣類是碳、氫、氧三種元素經光合作用而生成的化學物質,廣泛存在於生物體中,是構成細胞的要素,也是生命能量的來源之一。

 

雖然甜味源自醣類,但並非所有醣類都有甜味,還必須該醣類物質的原子組成具備特定結合模式,才能產生甜味,而此特定化學結構便是「羥基」(即氫氧基,化學式為「-OH」,「羥」音ㄑㄧㄤˇ)。據研究,若某醣類物質的每個分子中所擁有的羥基數目愈多,那麼甜度就愈高。

 

不過,就算某物很甜,接觸到它的動物也未必能感受甜味,還有另一個重要關鍵是甜味接受器。人類的舌頭是一個靈敏的感覺器官,在約二平方公分的舌面上布滿了五十萬個味覺細胞,而每十到五十個味覺細胞又組合成味蕾,味覺感受器就長在味蕾的尖端小孔內。人類的味覺感受器可以感知甜味,並經由神經迅速將信息傳導到大腦,所以才能享受到「甜」的滋味。

 

除了人類,鼠、猴、猩猩也會分辨甜味。能夠擁有感知甜味的能力,可說是大自然所賜予的一份禮物,因為許多動物沒有甜味接受器,像雞、鯨、豬等,所以就算讓牠們吃最甜的食物,牠們仍然無法感受到這種美妙的味道。

 

於是,人類擁有了感知甜味的特殊能力,便從文明發軔以來,展開了一場追尋甜食的漫長旅程,而所有的甜食又都與「糖」有關。那麼糖是從何而來的呢?且讓我們一窺「糖」奧吧!

第一種糖-甘之如飴
 

……周原膴膴,堇荼如飴。

爰始爰謀,爰契我龜。

曰止曰時,築室于茲……
     -節錄自《詩經
大雅緜》

 

在遠古時代,人類的甜食都是來自於大自然的恩賜,例如:乳汁、水果、蜂蜜等。如《禮記內則》提到,孝順父母公婆等長輩,平日要「棗、栗、飴、蜜,以甘之」,甘即甜,蜜就是蜂蜜,棗和栗則是用蜜漬的水果,可知當時蜂蜜運用得十分廣泛,既作為增加甜味的佐料,還能醃製水果成蜜餞。其實除了華北以外,歐洲直到蔗糖傳入之前,也都是以蜂蜜作為甜味的來源。

 

那麼「飴」又是什麼?飴是一種由穀物製成的糖漿,據《說文解字》稱:「飴,米糱煎也。」「糱」音ㄋㄧㄝˋ,即釀造;「煎」是熬煮。換言之,將胚芽米中的澱粉分解後,再加以熬煮,就可以得到一種黏稠濃密的糖,此即飴。若將飴久置後,會變得比較硬,則稱作「餳」(ㄒㄧㄥˊ)。其實飴直到現代仍常見,不過原料多用糯米或大麥,也就是「糯米糖」或「麥芽糖」。甚至在漢語裡,至今還是將「飴」用來指稱軟糖以及類似的甜食。

 

在〈緜〉這首歌謠裡,周人盛讚岐山(在今陝西西部)下之土地非常豐饒,他們歌頌此地所種出來的農作物都可以像飴一樣甜美,而卜卦結果也確認岐下可以定居,於是周人便決定在此修築宮室。周人將飴視為美味的代名詞,並將其當作美好生活的象徵,可知大約在商朝晚期,即距今三千多年前,華北已經將飴作為甜味的添加物了。

 

若說「糖」是人工製造的甜味添加物,那麼「飴」就是歷史上第一種糖,甚至《說文解字》都將「糖」解釋為「飴也」,可知飴在文化發展上的重要性。於是千百年來,若比喻一個人能樂意承擔艱苦的事情,並彷彿享受甜美滋味般自在,如此高妙的人生境界,也就以「甘之如飴」一言以蔽之了。

從柘漿到石蜜
 

……和酸若苦,陳吳羹些。

胹鱉炮羔,有柘漿些……

     -節錄自《楚辭招魂》

 

 

〈招魂〉寫成於戰國後期,詩歌裡大量提及楚國的日常事物,此段就是描述楚國王宮中豐盛的飲食,譬如:調和好酸味與苦味後所端上來的道地吳國羹湯,還有蘸上新鮮甘蔗糖漿的清燉甲魚及火烤羊羔……其中最引人注意的就是稱作「柘漿」的甘蔗汁了。

 

「柘」音ㄓㄜˋ,原指一種桑科的樹木,但此處不是柘樹,乃是指甘蔗。原來甘蔗古稱「諸柘」,因此楚人將甘蔗汁稱為「柘漿」,而與「柘」同音的「蔗」字其實直到漢朝以後才出現。

 

由此可知,至少在戰國時,楚國已經有甘蔗汁這種甜漿了,甚至將其當作佐料來使用,能夠增加食物味道的層次感。

 

那麼甘蔗又是如何成為甜食作物的呢?根據研究,甘蔗是屬於禾本科的一群植物,約有卅四種,原產於新幾內亞島、東南亞、華南及印度等地,分布相當廣泛。目前可知,早在上古時期已有人種植甘蔗,以取得其甜漿,因此楚國王宮將甘蔗汁當成瓊漿玉液,根本不足為奇。不過,「柘漿」仍是源自於自然的甜汁,並未經人為加工的過程,雖然能添加甜味,但充其量只能算甜醬或甜飲,還不是糖。

 

真正類似今日蔗糖的人工製品,大約出現於東漢的嶺南地區。當時南海郡(約今廣東東部)的楊孚在《異物志》中寫道:「榨取汁如飴餳,名之曰糖,益復珍也。又煎而曝之,即凝如冰,破如磚,食之入口消釋,時人謂之石蜜者也。」文內所榨之汁即是蔗漿,經煎煮、曝晒,去掉其中大部分水分,並進一步冷凝,就能固結為赤褐色的糖塊,因其形色似石頭,味甜如蜂蜜,於是稱作「石蜜」。不過這種粗製糖塊仍極易溶解,不僅入口即化,可能一施力就會破碎如磚瓦。

 

其實與楊孚同時代的科學家張衡也曾在〈七辨〉裡提到「沙飴石蜜」,應該和楊孚所稱之物相同。「石蜜」可說是今日蔗糖的雛型,但真正更精製的蔗糖卻是來自於天竺(今印度)的舶來品,這又是另一段傳奇了。

結晶蔗糖風靡全人類
 

遠寄蔗霜知有味,勝於崔浩水晶鹽。

正宗掃地從誰說,我舌猶能及鼻尖。
     -宋
黃庭堅〈頌答梓州雍熙光長老寄糖霜〉

 

黃庭堅的這首七言絕句,俏皮地讚譽糖霜的美味與晶瑩剔透,猶勝過北魏明元帝御賜大臣崔浩的水晶鹽(即類似礦物的岩鹽),真是令人垂涎三尺啊!此詩提到的「糖霜」、「蔗霜」,其實都是指甘蔗汁經結晶處理後所得之物,已經非常近似現代的蔗糖了。

 

東漢的石蜜產於華南,但容易碎裂溶解的特性並不適合長途運送,而由於華北不適合種植甘蔗,因此長期以蜂蜜或飴糖當作主要的甜味添加物。

 

不過從西漢就開始的絲路貿易,常常有來自外國的使節和商人帶來許多奇異的物品,於是最遲在三國時期,就有一種名為「西極石蜜」的糖,隨著西域商人來到中土。西極石蜜與石蜜同樣呈塊狀,但經過高超的脫水技術,不易碎裂,便於攜帶、保存,而其甜味更勝石蜜,由於從西方來,因此冠以「西極」之稱。

 

然而,「西極石蜜」雖然比石蜜堅硬,但長途跋涉仍難免撞碎,其碎末很像黃褐色的沙土,所以這種粗糖粉末又稱「沙糖」。不過當時的沙糖並未經結晶處理,今日則將結晶糖稱作「砂糖」,以示區別。

 

西極石蜜其實源自於印度,印度和華南一樣,也是甘蔗的產地,大約在距今兩千四百多年前,已有文獻記載當時的印度能製作蔗糖,梵文稱為「śarkarā」,不過今日難以確知它是糖塊還是結晶糖。

 

歷經約九百年的技術演進,相當中國的南北朝時期,印度文獻上出現了有關結晶糖的記載。此後由於結晶的「śarkarā」甜度高、美觀、方便運送,於是大量向四周地區傳布,從中國、中亞、中東到歐洲,隨著商人、軍隊的腳步,深入各地,像英文中的「sugar」(糖),其實是從梵文、波斯文、義大利文輾轉翻譯而來。

 

當結晶的「śarkarā」來到中國,大約已是初唐,深深受到皇室喜愛,唐高宗於龍朔元年(西元六六一年),命王玄策從印度請來十位製糖專家,製作出顏色淺亮的沙粒糖,並將這種沙粒糖依梵文音譯為「煞割令」。自此,「śarkarā」有了漢文名字,也象徵蔗糖開始在中華大地落地生根。

 

隨著製糖技術的發展,中唐時,有僧人創製了顏色更淺的糖,稱「糖霜」,而幾乎同時在蜀地也發明了冰糖。到黃庭堅所處的北宋,糖霜已成為一般人主要的甜味添加物,甚至南宋初年還出現了製糖專書-《糖霜譜》。

 

元朝時,大食(今阿拉伯)人的煉糖技術十分高超,已可煉製出色澤幾近純白的砂糖,並隨著貿易往來而將技術傳進中國。在中國再歷經不斷的技術改良,到了十七世紀,中國的白砂糖產量大增,成為僅次於絲綢、瓷器的第三大輸出商品,同時還將煉糖新技術傳回印度,帶動了當地製糖業的更新發展。

 

臺灣南部屬熱帶氣候,非常適合種植甘蔗,因此也成為蔗糖的盛產地。荷蘭統治時已開始大量生產蔗糖,並且還輸出至日本。此後歷經了明鄭、清朝、日本時代,直到光復以後,蔗糖長期以來都是臺灣重要的出口商品。至今,臺灣各地常見以「廍」為名之地,如:「糖廍」(在臺北萬華)、「蔗廍」(在臺中大肚)、「後廍」(在臺南後壁)……究其原因,「廍」音ㄅㄨˋ,乃是製糖所,由此可知臺灣製糖業之繁榮,見證了在地的糖業發展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