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97期

【專題企畫】

夢想心天地

自結婚開始,男性在家庭中的角色就進入了一個新階段,從人子、人夫到人父,原本是接受父母的照顧,而轉換為照顧妻小,所代表的意義不僅是生命的熟成,且更是學習負責、付出與傳承的歷程。不過,當男孩變成了男人,在汲汲於經營生活的同時,是否也漸漸忽略了內心深處的感受?或忘懷了原先的夢想呢?

 

在傳統的東方文化中,「父親」代表一家之主,一肩扛起養家活口與生兒育女的義務,責任相當重大。隨著時代的演進,性別在家庭中的分工已不若往昔嚴格,夫妻之間相互支援,共同承擔所有事務。然而,現代人在家庭之外,尚有大半的心力必須投注於工作或社交,於是身為父親,肩膀上的擔子比起從前仍不遑多讓。

 

尤其,隨著醫療、科技的發展,以及保健知識的普及,現代人的壽命大幅增加。根據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(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;簡稱WHO)的統計資料,人類平均餘命從西元一九五○年的四十八歲,至二○一八年已到達七十二歲,足足多出二十四年,意味父親是伴隨著子女成長,但也面臨自己漫長的中老年歲月。如何在不同的階段圓滿個人的生命,並於身、心、靈之間得到最好的安排,相信是許多父親亟欲觀照的課題。

 

壯年-從而立邁向不惑

 

天皇開四極,便有東西道;萬古閱行人,行人幾人老。
願我倦行者,息陰何不早?少壯塵事多,那言壯年好。

-唐元稹〈東西道〉

唐朝著名詩人元稹以一條自古就存在的大道為題,抒發本身在人事歷練後的一些感觸。他想到從古至今來往於路上的行人,不都是隨著光陰的流逝而逐漸變老,這些在生命旅途中走累的過客,何不趁著尚有精神餘力的時候歸隱田園,不必再為年輕時的世俗事務所羈絆,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,享受壯年歲月的自在美好。

 

元稹寫作此詩時約三十多歲,其中寓含了隱逸的想法,據推測與他仕途不順的年輕歲月有關。

 

在古代,由於平均餘命不長,壯年與中年的分別並不明顯,大約三十、四十歲是壯年,而四十、五十歲則是中年。如前所述,今時今日的年齡區隔已隨壽命增加而相對拉長,因此若要給予「壯年」一個較貼近現代的涵義,或許可以說是三十歲到四十四歲這個階段。

 

因此,當人生過了三十,對男性來說,此時已非少不更事的年紀,在工作中經歷過一些磨鍊,理想與現實之間的差距不免令人產生一些徬徨,於是像元稹這般發出感慨,其實也是人之常情。而且許多男性在這個階段成了家,開始養兒育女,初為人父的角色轉變,漸漸能體會已往父母教養自己的心情,所謂「養兒方知父母恩」,生命不再只是「得之於人者」,也成為「出之於己者」。

 

壯年時期的父親可說是在領悟中成長,誠如孔夫子所說「三十而立、四十而不惑」,以成家為起點,逐步邁向心智的成熟與圓融,達到遇事不迷惑的境界。其實孔夫子所言的「不惑」,並非指能力強大到可以處理生活上所有的疑難雜症,而是在遇上困難與挑戰時,懂得藉由已往的學識、經驗與體悟,想出因應與處理的方法。同時經過社會的歷練,深知逃避不是解決問題的好方式,明白勇敢面對現況才是真正合宜的人生態度,不因挫折而困擾、憂傷,自然就能達成「不惑」之境了。

 中年-從不惑到知天命

 

滿眼青山未得過,鏡中無那鬢絲何。

祗言旋老轉無事,欲到中年事更多。

-唐杜牧〈書懷〉

 

壯年的元稹想要隱居,而中年的杜牧卻埋怨「事更多」,何故?

 

因杜牧原以為人只要年紀大了,智慧、經驗都夠豐富,應付世事自然可以無虞。誰知到了中年,體力漸衰、華髮漸生,需要操心、煩惱的事情似乎有增無減,於是禁不住感慨起「事更多」了。

 

以現代人的生命歷程來看,四十五歲至五十九歲是較明確的中年時期。此階段的身體機能開始衰退,尤其是現代人的視力、腦力之使用遠比從前頻繁,若是缺乏運動,血壓、血糖、血脂的三高疾病都可能於中年時出現徵兆。所以事情未必是真的變多,而更可能的狀況是「力不從心」。

 

其實人到中年,真正要注意的是「按時」、「適量」,養成作息正常的健康好習慣、懂得如何紓緩身心壓力,絕對是影響後半生生活品質的關鍵。進一步來說,經歷過人生起伏的中年父親,大多數子女已成長為少年、青年,生活的焦點不再僅是照顧孩子的生活起居,而是可以試著去實現原本潛藏已久的理想,將心力投注在興趣或志業上,提升自己的內在涵養;或是熱心參與公益服務,走向美善境界。

 

從另一個層面來說,過了五十歲之後,「退休」的到來也變成逐日接近的課題,如何安排好退休後的生活,並能安然自適,做到孔夫子所說的「知天命」,誠然就是一種完善的狀態。

 

「知命」是一種心靈的圓滿,不是隨波逐流,也非固執己見,乃是瞭解命運的安排自有其因緣,以柔軟的心念代替年輕時好勇、爭強的態度,學習在得失之間拿捏「中庸」的生活哲學;同時理解生命有其局限性,懷抱著「盡人事、聽天命」的處世方式,因應際遇的變化與起伏。如此不僅心胸豁達開朗,亦不會再糾結於過往的是是非非,那麼不管事多還是事少,盡皆無入而不自得。

老年-從知命到不踰矩

 

湖裡尋君去,樵風往返吹。樹喧巢鳥出,路細葑田移。

漚苧成魚網,枯根是酒卮。老年唯自適,生事任群兒。

-唐秦系〈題鏡湖野老所居〉

 

秦系出生於開元十二年(西元七二四年),適逢大唐的盛世風華。正當壯年有所作為時,卻遇上了安史之亂,在逃難流離之際,他逐漸看淡了名利權位,於是選擇隱逸的生活方式,恬淡地過著安然自適的日子。

 

此詩是秦系坐船訪友途中的心情寫照,他透過鄉間景物,傳達出隨興、自在的人生態度。秦系在字裡行間,言明人到老年,只要將自己的生活安排好,或訪友、或賞景,走到戶外,聽聽蟲鳴鳥叫、看看大地萬物,放下對兒女、世事的罣礙,這不就是孔夫子所說的「不知老之將至」的喜樂心境嗎?

 

或許是這般的生活哲學,秦系活至八十六歲辭世,無論是古人還是今人,都稱得上是高壽了。

 

對現代的父親來說,從六十歲開始,「老年」所帶來的改變,其實不只是體能的衰退而已。從子女成年離家,面臨所謂的「空巢期」;到職場上的退休,離開朝九晚五的生活……由於外在情勢隨著年齡轉換,有些人會因此而喪失了自信心。

 

孔夫子曾就六十歲以後的人生下了一段最好的注腳,時至今日依然是最好的心靈點滴:「六十而耳順,七十而從心所欲、不踰矩。」

 

「耳順」意味著對於世事已逐漸達到「了然於心」的從容境界,能夠清楚理解各種意見與看法。當生活無需再為子女、工作投注所有心力,那麼如何重新調整日常作息和規劃生活目標,便是首要的課題。人生至此,所經歷過的世事不在少數,但卻未必能看盡所有的風光、體驗過所有的美好,因此不妨像秦系一樣去訪親探友吧,能把握住當下,就是最美的永恆。

 

至於到了更年長的七十歲、八十歲……許多智慧與品行已經內化成自己的一部分,就算隨順心意待人處世,也不會踰越應有的分寸。這看似自然的表現,其實是一生修為所養成的,也是因為「心」選擇了良善,從道德中不斷淬鍊而成的美好結果。若能時時修好心、行好事,把握住每一個修心造福的機會,自然年紀愈大愈能達到「隨順因緣、無入而不自得」之境界,而這正是孔夫子所言「從心所欲、不踰矩」的諦理。

平衡生活的各層面

 

身為父親,生命的每個階段都會有不同的重心,或是子女的教養、或是工作的表現、或是理想的完成……無論為何,其實都不應偏頗,而要從各層面取得平衡。

 

美國作家詹姆斯派特森(James Patterson)曾在小說《蘇珊日記》(Suzanne's Diary for Nicholas)中提出:「想像人生是一場必須同時耍著五顆球的雜技,這五顆球分別為工作(work)、家庭(family)、健康(health)、朋友(friend)和心靈(spirit),你必須讓這五顆球都保持在半空中,不能掉下。」

 

在這五顆球之中,只有「工作」這顆球是用橡膠做成的,掉下去還會彈回來,另外四顆球都是玻璃做的,掉下去就碎了。因此一個成功的父親,不必將人生的目標局限在工作或財富上,而真正重要的是健康的身心靈,以及良好的家庭、朋友等人倫關係,如此才能在穩健的基礎上,盡情揮灑能力,成就工作、實現理想,在生命的道路上承先啟後,創造真正的平安與幸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