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96期

【小物大器】

剪 蜀錦裁時燕掠霞

剪刀由一對金屬刀片組成,中間由鉚釘固定,形如燕尾,可開合剪物,明朝李懋形容,剪刀在綾羅綢緞間行進,流暢如游魚吞白浪,輕巧似飛燕掠彩霞。舉凡人身上穿的、頭上長的都要剪一剪,方能煥然一新;還可以剪紙、剪臍帶、剪枝條、剪指甲、剪綵等,非常實用,但詞人偏要說,剪不斷,理還亂……

 

剪一段老時光
 

根據考古資料,早在西元前三世紀,古埃及人已使用青銅剪刀,但還沒有中間的支軸,至於兩股交叉式的剪刀,要到西元一百年才出現。而華夏地區最早的剪刀實物,則是在廣州淘金坑被發現,據考證應為西漢之物;另外,於洛陽出土的北宋剪刀,形制已與今日的剪刀十分相似。

 

剪,其漢字象形意思是「刀前還有一把刀」,而古文寫作「翦」,為動詞,意為「割斷」。如《詩經召南》:「蔽芾甘棠,勿翦勿伐」一句,即是「這棵甘棠樹的任何一根小樹枝,別去剪它也別去彎曲它」之意;「翦」作為一種器物名稱-剪刀,則是漢代以後的事情了。

 

唐代,山西并州(今太原)的剪刀聞名天下,以鋒利著稱,若形容人處事果決,亦稱他是「并州剪」。如今山西還有一道聞名的點心-「剪刀麵」,據說是李世民未登基時與人議事,午餐時間,長孫夫人忙以剪刀剪魚形麵條下鍋煮熟,因能快速上桌,來客有感而發:「麵如天下,亦當速剪。」有抓緊時機之意,後來這道點心還被各朝皇室奉為「御麵」呢!

剪不斷的親情
 

剪刀是古代閨閣女子的必備用物,而過去點燭照明,每隔一段時間就得剪一截,才不會影響亮度,「西窗剪燭」便是形容兩人溫馨長談,剪了一夜的燭。最偉大的還是母親的剪刀,蘇紹連散文詩作〈七尺布〉中:「母親仍按照舊尺碼在布上畫了一個我,然後用剪刀慢慢地剪,……再用針線縫我,補我,……使我成人。」孩子急欲成長、單飛,說自己已長為八尺身,而母親不捨,堅稱「孩子還小」,硬是「按舊尺碼」剪了七尺布,深刻描繪了親子間的矛盾與情感。

 

愛,果真剪也剪不斷。

真正的幸福
 

森林裡住著一對夫妻和兒子多多。這天,多多到池邊抓起一條大魚,但大魚哀求饒命;多多不忍,便將牠放回池中。

 

大魚感激地說:「為了答謝你,我要送你一把剪刀,它能剪出所有你想要的東西。」多多手上果然多了一把金色的剪刀,他半信半疑,隨手將樹葉剪成一座城堡,誰知小葉子愈來愈大,果真變成一座富麗堂皇的宮殿。

 

此後,多多便和父母住在城堡裡,想要什麼,就剪出什麼,生活衣食無缺。但多多漸漸感到不開心,因為爸媽不允許他跟從前的朋友玩,怕弄髒了華貴的衣服;甚至也不再關心他了,整天只擔心那把剪刀,甚至還為了該由誰來保管,而大吵一架。

 

傷心的多多又來到池邊,將剪刀投入水中,並對著池子說:「大魚,謝謝你,但我還是希望像過去一樣,雖然辛苦,但一家人相親相愛,沒有煩惱。」當多多再度回家時,華美的城堡已經消失了,而媽媽站在小草屋前,像從前一樣,慈祥地等待他回家。

 

憑空擁有,未必是真正的幸福;勇敢捨棄,也是一種處世的哲學。您想要什麼樣的生活呢?請用那把名為「智慧」的剪刀,做出正確的抉擇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