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96期

【專題企畫】

海洋文化面面觀

海的呼喚就像某種強大的呼喊,告訴你生命是如此遼闊。

當你親耳聽見,你便能知道如何繼續人生。

               -電影《海上鋼琴師》

 

人類在親近海洋的過程中,創造出燦爛豐富的多元文化,值得我們深入瞭解、一探究竟。加上臺灣四面環海,西隔「臺灣海峽」,東瀕「太平洋」,南臨「巴士海峽」與菲律賓相對望;我們身為海的子民,更應學著好好與海洋共處。

 

何謂海洋文化

 

所謂「海洋文化」,據學者莊萬壽教授所言:「海洋文化基本是隨人類海洋活動的能力,如利用船舶航海、探險、捕魚、戰爭等諸質量的提升而形成。海洋文化的特質是流動的、開放性的、多元性的、包涵性的,但它必須以外來文化加以發展為前提的。」從大航海時代起,葡萄牙和西班牙人開始進行海上探險,不但促進了東西方的商業貿易與交流,也使得海洋文化更加豐富。

 

另一方面,從海洋文化延伸而出的「海島文化」,同樣是由人類跟海洋互動而形成,但隨著每座島嶼獨特的環境與民族特性,會形成當地特有的傳統與文化;如日本、臺灣、紐西蘭等地,都擁有豐沛的海洋生態資源,以及與海島相關的旅遊方式、飲食習慣、信仰、性格等。

 


驚滔駭浪我不怕

 

千百年來,只有原住民生活在這座美麗的島嶼,直到西元一六二四年荷蘭進占,臺灣才開始與外地交流。

 

明鄭時期-臺灣「成功」轉型 


西元一六六一年,鄭成功登陸臺南鹿耳門,領兵來臺屯墾,並確立了府縣、土地、典章等制度,以及推廣教育、海外貿易等,使社會面貌一新,也改變臺灣原始耕獵社會的型態,同時也打開了閩南沿海居民與南洋地區貿易、遷移的管道。

 

清朝時期-移民過鹹水


至清康熙、雍正、乾隆三朝,福建與廣東居民為安身立命,不惜冒險來臺,渡「黑水溝」的過程十分驚險,因此有「唐山過臺灣,心肝結歸丸」(心中擔心、鬱結之意)的俗諺,無形中造就臺灣人堅毅、及「山不轉路轉」的靈巧性格;也因為渡海過程福禍難料,故衍生出許多海上信仰,如「媽祖」、「王爺」。

 

日治時期-跨入現代漁業


原先臺灣人只用竹筏在沿海捕魚,一八九五年日本治臺之後,因將臺灣視作南進基地,故戮力於港口建設、航線建立、水產漁業、海洋研究調查,讓臺灣漁業的典章制度逐步建立,也為現代漁業打下了基礎。

 

光復至今-重新發現與定位


一九四五年臺灣光復,四年後又有一百多萬人遷徙來臺,臺灣人口量遽增,對社群結構改變衝擊也甚大;另外,當時政府偏向「陸地思維」,因國防、治安需求,要求人民不得上山下海,使得臺灣人的行動和心態被「陸封」了好長一陣子。俗話常說:「大海納百川」,我們既是島上居民,也是海洋之子,不妨試著敞開心胸與眼界,為自己重新定位,並勇敢面向世界,展現如海一般的包容、開放、生命力,逐浪前行。

 


 

靠海的日子

 

靠海吃飯的人既「哈日」,也「拜月」,因為不論晒鹽、捕魚、養蚵……都要學著摸清海的性格,遵循四時的法則,並口耳相傳生活的經驗與智慧,一代又一代。

 

「鹽」來如此


無垠的鹽田,每一方田都浮著白色結晶鹽,
散散一大片,白鷺鷥偶爾飛來,昂首停在田中……
   -蔡素芬《鹽田兒女》
(節錄)

 鹽依其來源可概分為礦鹽(岩鹽)、井鹽、湖鹽和海鹽四種,臺灣只生產海鹽,多以「天日晒鹽法」生產。其實臺灣的氣候多雨而潮溼,並不適合晒鹽,而是先人與環境合作,才克服氣候問題,其他因素如季風、土地等都是缺一不可,晒鹽這回事,果真需要「天時地利人和」啊!

 

 

自鄭成功時代,臺灣便開啟了晒鹽的歷史(之前是「煮鹽」)。西海岸瀕臨海洋,因地形平坦,可引入海水,輸往大蒸發池中曝晒,待水分蒸發、雜質沉澱後增加鹽度,最後流到小蒸發池,繼續進行曝晒,當鹽分到達波美度(測量溶液濃度、密度的單位)二十五度後,導進鹵缸暫時存放,最後再抽到結晶池,又經風吹日晒,直到鹵水結晶成白鹽。

 

臺南市七股鹽場曾是臺灣工業用鹽的最大產地,興盛時期,外地人士曾大量湧入此處謀生,隨處可見鹽工辛勤挑鹽之景象,黃昏時分,鹽田如一面天空之鏡,倒映著滿天雲彩,絢麗得叫人無法逼視。但隨著科技的進步,人工晒鹽逐漸走入歷史,所幸有些鹽場結合生態旅遊,為鹽鄉帶來新的契機;也有些鹽場開始進行復晒,不再以產量優先,而是盼望能保存文化資產,以及傳承先民與自然共存的精神。

 

「蚵」畫歲月


因月亮牽引著漲潮與退潮,臺灣西南海岸在退潮後,會於潮間帶坦露出一大片灘地,隨著每次潮汐而淤積、侵蝕、移動,形成一道長長的沙洲;沙洲分隔外海與內海,內海這邊風平浪靜水又淺,底部有淤沙和爛泥,加上臺灣全年陽光充足,浮游生物豐富,藻類繁多,所以非常適合養蚵。

 

蚵,俗名牡蠣、蚵仔,受精後一天就能發育成漂浮水中的幼苗,經過十至十二天,便會附著在物體上變成小牡蠣,生在春天,叫「春苗」,若生在秋天,叫「秋苗」;蚵由兩瓣硬殼組成,左邊的殼用來固定在基質上,打開右邊的殼,則可用鰓過濾浮游生物或有機質,然後慢慢長大,八個月到一年即可收成。

 

養蚵人必須隨時掌握海象,看潮起與潮落,退潮時搭乘平底小筏工作,漲潮時返岸;平日也要順應四季生活,暮夏串蚵殼、白露寄蚵苗、正月分蚵栽(蚵的幼年期),一年到頭忙個不停,還要擔心颱風與巨浪,十分辛苦。不過蚵農非常努力,正如臺灣歌謠〈青蚵仔嫂〉所唱:「命運好歹是免計較,若是打拚仔喂是會出頭!」儘管眼前是灰撲撲的蚵殼,但從不放棄希望,依然每天認真、踏實地工作,積累專業能力,剩下的,就讓老天疼惜吧!

 

飛魚飛向蘭嶼
 

成千的飛魚群終於來到了故鄉之一-力馬卡伍得島的海灣……
在夜色完全漆暗了天宇的時候,牠們習慣性的游近潮間帶前,
海流平穩的淺灘,做適當的洄游、休息。

黑色翅膀的領導仰天長嘆的說:「我們終於來到了故鄉,達悟族的島嶼。」
                  -夏曼•藍波安〈黑色的翅膀〉
(節錄)

 

蘭嶼位於臺灣本島東南外海上,古稱「紅頭嶼」,後因盛產蝴蝶蘭而更名為「蘭嶼」;島上居民多為達悟族人,是典型的海洋民族,過著半漁半農的生活,相關的曆法、祭典皆和大海有關,他們向山海學習知識、發展文化,而飛魚,則是達悟文化的關鍵核心。

 

每年三月,飛魚族群便隨著黑潮來到蘭嶼附近海域,相關祭典正式啟動,順帶一提,飛魚不會飛,而是以胸鰭滑翔。達悟人嚴格規定捕魚時機和季節,以確保飛魚的生生不息,並在每年飛魚季結束後開始投入拼板舟的製作;他們秉持著敬重大地的精神,在伐木造舟前會先與樹木對話,並重新種下一棵樹,深刻體現達悟族人尊重環境的理念;對達悟人來說,拼板舟是男人靈魂的一部分,所以有許多禁忌,比如不能未經船主同意就拍照等,假設到蘭嶼作客,請別忘了尊重傳統,應深入瞭解達悟族的歷史與文化,做一個優質的旅人。

 


 

鯨生•與你相遇

 

……隱約一根黑挺挺背鰭劃出水面。
「是大型的、大型的……」
後背塔臺上傳來一陣急促的呼喊。

引擎催緊,擂擂如急鼓敲打。
如海面一朵綻放的黑色花朵,一扇尾鰭高高盛開。
確定是大型鯨!是大型鯨!

         -廖鴻基〈黑與白-虎鯨〉(節錄)

 

長久以來,我們對於海洋總抱有恐懼和疑慮,但其實只要學習正確的海洋觀念,並遵從專業人員的帶領,就能瞭解臺灣的海域環境,感受海洋的生命力;我們可以透過帆船、衝浪、獨木舟親近大海,也可以採浮潛的方式,悠游在海底世界。

 

臺灣海域擁有許多珍貴的動物與生態資源,如珊瑚礁、海龜等,如果有專人解說,我們就能與海洋生物良好互動,也更懂得如何珍惜牠們。再如近年盛行到海上賞鯨豚,不是為了獵奇,而是要從中領悟到山、海、人之間的依存關係,並思考如何留存海洋之美;親近海中生物,務必緩慢、尊重,拿捏好距離,從旁欣賞那婉若遊龍的姿態,進而產生對生命的肅然起敬。

 


 

許它一片蔚藍

 

海之子不論走得多遠,海洋始終就在身邊,以溫柔的海岸線擁抱孩子,也為我們形塑了包容、寬闊、謙虛與冒險的海洋性格;讓我們在心裡留一片海,感恩海的給予,也愛惜海的美麗,共同守護海洋,許它一個閃耀的未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