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96期

【專題企畫】

海洋生物真有趣

海洋是地球生命之源。大約在四十億年前,海洋中出現了最初的遺傳物質,它們是能夠自行複製蛋白質的有機體,堪稱是最早的生命形式;然後又歷經將近廿五億年的漫長歲月,多細胞生物出現,從此海洋成為生命蓬勃發展的地方,千變萬化的物種,令人目眩神迷……

 

臺灣四面環海,地處亞洲大陸東緣,北回歸線穿越中南部,東岸又有洋流經過,造就了獨特的地理環境,許多海洋生物在附近海域棲息、洄游,形成豐富多樣的生物面貌。 根據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的調查,目前臺灣地區周遭海域的生物種類將近一萬三千種,包羅萬象的生命型態,共同組成了綺麗的海洋世界。且讓我們進入碧波萬頃的海洋,探索水中生物的曼妙身影,來趟驚奇的發現之旅吧!

大海的哭泣-藍眼淚
 

近年來,由於相機全面數位化,攝影成為人人都可親近的一門藝術,許多愛好者為了捕捉精彩的瞬間影像而上山下海。在繁多的美麗畫面中,有一海上奇景逐漸為大眾所知曉,那就是迷離如夢幻般的「藍眼淚」。

 

藍眼淚」一詞令人產生羅曼蒂克的聯想,彷彿是大海在夜晚哭泣的痕跡,在海浪起伏中隱隱浮現神祕的藍色微光,形成一片「藍海」奇觀。

 

其實藍眼淚並不是大海的淚水,而是一種名為「夜光藻」的單細胞生物所發出的螢光,在全球的沿岸、河口或大陸棚淺水區都可見。它們以浮游生物為食,也能行光合作用,繁殖期時,數以千萬計的夜光藻會群聚在一起,若是受到風浪的驚擾,便會發出淡藍色的光芒,尤其在無月光的夜晚,更加顯得閃閃動人。

 

大約每年三月至九月,在馬祖、花東及墾丁的沿岸都可見到藍眼淚,其間以四月到六月為高峰期。而馬祖因光害較少、灣澳奇險,如今成為攝影者獵取藍眼淚絕美影像的首選地點。值得一提的是,往昔馬祖居民將夜光藻所形成的藍海現象稱作「丁香水」,因為藍眼淚會吸引俗稱「丁香魚」的銀帶鯡(ㄈㄟˋ)及鯷(ㄊㄧˊ)魚前來捕食。於是每當大海流出了藍眼淚,便是出海捕魚的最佳時刻,人類的生存與大自然息息相關,由此可得到明證。

 

歲月的珍寶-藻礁
 

另一個近年來成為攝影者注目的海岸焦點,便是猶如披覆了地毯般的「藻礁」地貌。藻礁一如珊瑚礁,都是由生物所分泌的鈣質或矽質,經過長年累月的堆積而形成礁石。兩者不同的是:藻礁由屬於植物的藻類所形成,僅見於岩岸的潮間帶或淺海;珊瑚礁則是由屬於動物的珊瑚所形成,從水深數公尺到三千公尺以內的海域都可見到它的芳蹤。

 

在臺灣,北部沿海、臺東及恆春半島都可見到藻礁,其中最著名的便是「老梅綠石槽」及「觀新藻礁」。 老梅綠石槽位於新北市石門區,當地海岸是由大屯火山爆發後冷凝的安山岩所形成,歷經數萬年以上的波浪侵蝕,使得原本堅硬的石頭表面被刻劃出一道道縱狀構槽的痕跡,於是石蓴(ㄔㄨㄣˊ)、石髮等綠藻植物便逐漸附生其上,造就綿延近兩公里的藻礁景觀。在每年二月到五月的綠藻生長時節,滿眼翠綠點綴在碧海藍天之間,盪漾著一派美麗春光,令人流連忘返。

 

至於在桃園市觀音區、新屋區沿海的觀新藻礁,又自有另一番風情。不同於老梅綠石槽,觀新藻礁是由屬於紅藻植物的珊瑚藻所形成。顧名思義,珊瑚藻與珊瑚類似,它的葉狀體中含有鈣,可以生成造礁物質,經常在淺海區域附生在珊瑚礁的前緣,協助珊瑚穩定生長在基石上,共同造就出完整的海中生態系統。

 

不過,觀新藻礁卻有全球少見的珊瑚藻生態,因為此處的珊瑚藻就是主要的造礁生物,而非扮演輔助者的角色,因此顯得獨特。根據專家研究,由珊瑚藻所形成的石灰岩「植物礁」,平均十年生成一公分,而長達約五公里的觀新藻礁,估算要四千年的時光才能化育成今日樣貌,怎不令人歎服大自然的神奇?為了地球生態的永續發展,身為萬物之靈的我們又怎麼能不珍惜它呢?

 

海洋的雨林-珊瑚礁
 

大海中的珊瑚礁雖然主要是由動物所形成,但與藻礁類似,必須歷經長年的積累才能形成礁體,使得許多海中生物可以在此繁衍生息,猶如陸地上的雨林一樣,同樣是生物界中令人歎為觀止的生態系統。

 

由於臺灣有北回歸線經過,南北氣候分屬熱帶和亞熱帶,又有黑潮流經東部海域,適合各種珊瑚生長,其中尤以能造礁的石珊瑚特別興盛,總計臺灣附近海域有四百多種石珊瑚,因此臺灣南北兩端及綠島、蘭嶼、澎湖、小琉球等離島均可見到珊瑚礁,約一千五百種魚類生活在此,形成多姿多彩的海中樂園。

 

大多數石珊瑚生長在水深不到五十公尺的海洋透光層,體內有單細胞的藻類共生,這些藻類能行光合作用,為石珊瑚提供營養,讓牠可以快速成長。不過雖說快速,要形成一片生機盎然的珊瑚礁仍需數百年,甚至數萬年的時間,例如:全球最大的珊瑚礁,即位於澳大利亞東北外海的「大堡礁」(Great Barrier Reef),出現於二千五百萬年前,必須歷經如此漫長的歲月,才能造就出這般的生物奇蹟。

 

珊瑚礁之所以重要,是因為它猶如海裡的摩天大樓,其立體結構中大大小小不一的孔隙或洞穴,提供了各種魚類、甲殼類及軟體動物的生存空間,形成完整且環環相扣的生態系統。各物種在這座海中雨林相互合作、競爭,促進演化的多元發展,像小丑魚、隆頭魚等具備特殊的繁衍能力,牠們會依族群中的比例而轉換性別,可以先雄後雌或先雌後雄,實在不得不令人歎服大自然的神妙。

海中的野獸-鯨與海豚
 

臺灣鄰近海域溫度適宜,海流循環旺盛,形成豐富的漁場,除了吸引人類捕魚之外,原本海洋中位居食物鏈上層的動物也會洄游至此,當然也不乏各種鯨和海豚。

 

生物學上將「獸」定義為哺乳動物的代稱,由於鯨與海豚皆屬哺乳類,故若稱牠們為海中的野獸,真是再貼切也不過。這群海中的野獸,在分類上皆歸屬「鯨目」(Cetacea),全球現存八十九種,從文獻中得知,在臺灣周遭海域曾出現過的鯨豚類已達卅三種,超過三分之一以上。像著名的抹香鯨、虎鯨、藍鯨等,皆曾有目擊或擱淺的紀錄,尤其東部海域水較深,洋流又帶來龐大的魚群與浮游生物,更是鯨豚類捕食的好場域,因此海上的賞鯨之旅,總是遊客熱衷的行程。

 

在這些鯨豚類中,有幾種特別值得一提,其一是經常擱淺於馬祖海岸的「江豚」。江豚雖以「江」為名,但牠的分布範圍很廣,從淡水的長江流域到鹹水的西太平洋、北印度洋沿海都可見到牠們的行蹤,而古籍上的紀錄更可追溯至東漢的《說文解字》:「魚名,出樂浪潘國,从魚匊聲……出江東,有兩乳。」「樂浪潘國」位於今朝鮮半島、「江東」指今日長江下游地區。由此可知,作者許慎雖仍視江豚為魚類,但已注意到牠們會哺乳,並且明確指出產地在朝鮮半島海域及長江流域,可知江豚是當時常見的動物。

 

其二是生活於西太平洋和東印度洋的「中華白海豚」。中華白海豚幼年時是深灰色,而隨著日漸成長,體色會變淡,到了成年時會呈現粉紅或粉白色,十分漂亮可愛。尤其每年春天東北季風減弱後,大約農曆三月、媽祖娘娘誕辰時期,牠們就會出現在臺灣海峽東岸,從苗栗到臺南的沿海經常可見成群洄游覓食,彷彿是向媽祖娘娘祝壽,因此被漁民尊稱為「媽祖魚」。

 

其三則是直到廿一世紀才被鑑定為新物種的「大村鯨」。早在西元一九七○年代,漁民曾在西太平洋捕獲過牠們,不過由於其外形酷似布氏鯨,生物學家便以為是布氏鯨的一支族群。日後生物學家進一步發現:此類鯨群的頭頂僅有一條平行縱脊,但布氏鯨卻有三條;而且兩者各有其獨特基因。於是二○○三年時,生物學家確認牠們是全新物種,並命名為「大村鯨」。

 

而更巧合的是,臺中「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」收藏了一付一九九○年在屏東恆春海岸擱淺的鬚鯨骨骼標本,當時以為是大翅鯨,直到大村鯨被確認後,才驗明其正身,竟然就是大村鯨。如今透過目擊紀錄可知,大村鯨經常出現在花蓮、臺東和屏東海域,原來牠們早已造訪過臺灣,但我們卻渾然不覺呢!
 


珍愛地球上所有生命
 

海洋是許多生物的家園,可是隨著人類不斷拓展自己的領域,相對壓縮了它們的生活場域,從沿岸的藻礁到大海中的野獸,都可能因為人類無止境的開發而導致消失或滅絕的危機。如何兼顧經濟和生態,讓大自然能生生不息、永續利用,是人類亟需深思的課題。

 

行天宮精神導師 玄空師父開示:「慈心於物,敬天地,珍惜字紙、五穀,也得到道德。」啟發我們,愛惜資源,便能讓環境少點破壞;慈愛萬物,就可使自然生態永續發展。這些護生惜福的善行並不困難,只要願意心存善念、多花一點心思力氣,就能夠利益眾生和萬物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