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96期

【道德長存】《呂帝心經》
今譯今註
(三十三)

【語譯】 


以真誠不欺,願意推心置腹、坦誠溝通的態度,
化解猜疑妒忌他人的心態。

【說明】 


人與人之間的相處,貴在誠心對待,畢竟沒有人喜歡被猜忌、誤會,或因此受到傷害。但在現實生活中,我們還是時常會看見或聽聞,有許多人只因一時的猜疑或妒忌,就引發對立或衝突,甚至動手傷人,造成嚴重的損害或不幸的悲劇,即使事後再多的悔恨與道歉,也難以彌補。

 

所以, 呂恩主開示「推誠心」,就是期勉我們,待人要能做到「推心置腹」,消除任何可能引發猜疑的禍因,防範「猜忌心」所導致的惡果。

 

而要做到「推心置腹」,重在「意誠心正」。

 

所以,我們應秉持誠懇正直的心念,時時向內觀照,掃除貪、瞋、癡、慢、疑等妄念,恢復心靈的清明澄澈,也要能夠仔細觀照外境,看清萬事萬物的本質,做出正確的判斷,採取適當的言行,達到真實不虛妄的境界;同時能體察天理、發揮良心,做任何事都會言出必行、真誠不欺,讓自身的人格經得起時間、外境與各種誘惑的考驗,朗現出「光明磊落、頂天立地」的高尚品德,才能獲得真正的尊敬與信任,建立長久、穩定而實在的人際關係。

 

而若希望他人能接受我們的善意,也願意對我們以誠相待,就必須先放下成見與立場,以「慈悲同理」的心態去理解、傾聽,感同身受對方的情緒及想法;還要積極主動地以最真誠、最寬大的胸懷來待人處事,建立良好的互動關係;更能推己及人,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,並以無私的善行,幫助更多有需要的人。

 

相信「精誠所至,金石為開。」我們發自真心、不求回報的關懷與付出,一定會傳遞到對方的內心深處,打破冷漠與隔閡,解除防備、消除憂慮;也能獲得他人真實的回應,開啟愛與善的循環,為我們的社會,帶來無限的溫暖、幸福與平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