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95期

【小物大器】

鏡 鑒己每將天作鏡

鏡又稱為「鑒」,有「明察」之意,在《國語》、《莊子》中,都有「鑒於水」的記載;因起初沒有鏡子,古人只好在靜止的水邊整理儀容,後用容器盛水鑒容,人類終於「看見自己」。

 

古鏡新照
 

早在西元前三千年,古埃及人就發明了青銅鏡(銅錫合金),而華夏地區最早的鏡子是由石頭打磨,相傳為黃帝創造,至西元前兩千年使用銅鏡,但仍為銅、石並用,自商、周起才有青銅鏡;青銅鏡一面磨光照人,另一面或刻銘文、或雕花紋飾,除此之外,秦代有金鏡,漢時有鐵鏡,晉代有銀華鏡,至明、清時玻璃鏡開始在中國盛行,金屬製的鏡子才慢慢退出歷史舞臺。

 

第一面玻璃鏡出現在羅馬,但背面塗鉛,照起來並不清楚,至西元十三世紀初,義大利的玻璃工業日漸興盛,尤以威尼斯為甚,工匠在玻璃中加入二氧化錳,讓玻璃更加清澈,但還無法成功應用在鏡子上;至西元一五○八年,達爾卡羅兄弟在鏡面貼上錫箔、倒入水銀,果然較從前清晰,只是價格昂貴,多半為歐洲貴族的收藏品;為改善耗時費工,水銀有毒、不夠光亮等問題,一八四三年,德國科學家利比喜發明了鍍銀的玻璃鏡,又經改良後,終於成為今日通用的家居良伴。

心境•心鏡
 

不論東方或西方,都常以鏡子象徵幽微的心靈世界;鏡子裡空無一物,而又包羅萬象,若希望鏡中照出何種影像,便要以何種「心境」示人。

 

玄空師父開示:「我們一日三省吾身來照顧自己的心,要照鏡子時順便照一下、想一下我們的心,嘴巴不隨便講、眼睛不隨便看、耳朵不隨便聽,把心照顧好,我們每日都平安。」行天宮的淨手區設有一面「問心」鏡匾,鼓勵我們在整理服裝儀容時,也別忘了整理心念,常保清靜與端正。反省如清水,洗淨塵垢,還我本來面目;反省更是一面最好的鏡子,我們若能以己為鏡,找出不足之處,積極改正,便能讓自己愈來愈好,成就幸福圓滿。

只有「他」能幫助你
 

一名流浪漢來到出版社,拜訪名作家羅伯特;羅伯特並未表明身分,只是好奇地問:「你為什麼想要見他呢?」流浪漢說:「我失去了一切,感到絕望,直到讀了羅伯特先生的書後才重見曙光。我希望他能幫我找回原來的生活!」

 

羅伯特打量著流浪漢,蓬頭垢面、兩眼無神,他十分同情,便說:「羅伯特先生不在,但有個人能幫你。」他領著流浪漢到一塊布幕前,並拉開布幕,露出一面高大的鏡子,映照出流浪漢狼狽而不解的身影。

 

羅伯特指著鏡中的流浪漢說:「就是這個人!世界上只有『他』能幫助你,請你澈底認識他,好好地看看他!」流浪漢顫抖地伸出手,撫摸鏡中的影像,又摸了摸自己臉上糾結的鬍鬚,忍不住哭了起來。

 

當羅伯特再見到那個人時,他已非當日的流浪者,而是西裝革履、充滿自信,並告訴羅伯特,自己已找到工作。許久之後,他終於東山再起,成為著名的實業家,也成為羅伯特新書中的勵志故事。

 

當你感到灰心,請看看鏡中的「那個人」,並接納「他」、相信「他」,「他」一定會帶來信心,助你重獲新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