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95期

【字裡行間】

熏風輕颺‧安樂端陽
 

重五山村好,榴花忽已繁。
糉包分兩髻,艾束著危冠。
舊俗方儲藥,羸軀亦點丹。
日斜吾事畢,一笑向杯盤。

   -宋陸游〈乙卯重五詩〉


這首詩寫於宋寧宗慶元元年(西元一一九五年),當時陸游七十歲,隱居在家鄉越州山陰(今浙江紹興)。端午時節,火紅的石榴花開滿了山村,詩人享用形狀有如雙髻的粽子,高冠上插著防疫的艾草,然後依循藥方配藥,為的是預防夏季高溫中的各種疾病。等到一切都忙完,只見夕陽西下,酒菜早已準備好,他便開心地與家人共進晚餐。

 

詩中的「重五」就是農曆五月五日;「糉」是「粽」的古字;「羸」音ㄌㄟˊ,瘦弱之意。端午以後,進入盛夏,容易流行瘟疫瘴癘,於是古人會「著艾束」、「儲藥」、「點丹」,可知當時已有防疫及保健的概念,其用意與今日相去未遠。

 

從文字來看,「端」在甲骨文中寫作「耑」,上方是植物剛長出地面的苗,下方是植物根鬚的形狀,根鬚旁的小點則是黏附的土屑。根據《說文解字》的解釋:「物初生之題也。上象生形,下象其根也。」換言之,「耑」原指植物發芽初生的形貌,因此引申有「開始」、「發生」、「頭緒」之義。大約到了春秋戰國,「耑」變成聲符,左邊又加上形符「立」,並賦予了「直」、「正」的涵義。想必是植物幼苗成長後,必須長得正直,才能又高又大,否則初生時即歪斜,恐怕未來也難以茁壯。

 

甲骨文中的「午」是兩頭粗圓、中間細瘦的長棒,可以用來舂米,也可以用來衡量日影,以確定太陽正中之時或夏至之日。後來,「太陽正中之時」成為「午」的主要意義,而原本「舂米」的作用,只好另加上形符「木」,成為「杵」。無獨有偶,「午」和「耑」一樣,均變成聲符,其實它們才是「杵」、「端」的本尊。

 

由於「午」是日正當中的時候,於是「午時」就是現今廿四小時制的十一時至十三時。此外,在干支曆法中,「午」是地支的第七個符號,而成為記錄年、月、日、時經常出現的字。

 

在「端午」一名中,「端」為起始之意,「午」則因為夏朝以「寅月」為農曆正月,所以「午月」即是農曆五月,由此引申指第五日為「午日」。而端午既然是農曆五月五日(午月午日),自然也可稱作「重五」或「重午」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