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95期

【專題企畫】

品藝術進美善

人類文明的發展,不僅是物質與科技的進步,更重要的是各式各樣的藝術,涵養我們的靈性層次,帶來源源不絕的生命力,創造出多彩多姿的豐富樣貌。藝術是人類文化前進的動力,也是俯拾皆得的生活情趣,只待我們學習並能欣賞它。

 

文學-隻字片語訴衷腸

 

文學是藝術各領域中最容易表達的一種形式,從詩詞歌賦到散文小說,無一不是藉由文字來抒發人類內在的情緒和感受,將綺麗世界的千嬌百媚、生命運途的萬般滋味,一一鋪陳在世人眼前。只要作者與讀者擁有類似的心路歷程,就可以跨越時空的距離而交流彼此的情感經驗,這是多麼神奇的心領神會之旅啊!

 

從文字發明以後,文學就進入了我們的生活。廣義來說,凡是以文字記述的著作,都可泛稱為文學。但隨著文化的演進,文學不僅僅是紀錄而已,它是人類思想、情感或想像力的表現,作者在用字遣詞上會注重美感、音韻和對偶,使得讀者可以感受到其中的品味及情趣。因此文學並非文字的堆砌,乃是作者賦予了作品靈魂和生命,打動讀者的心扉,使其產生共鳴,甚至能進一步達到淨化人心的效果,讓我們在讀完之後,可以體悟生命的哲理。

 

在此僅以宋朝大文豪蘇軾的〈水調歌頭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〉為例,說明文學是如何達成動人心弦的效果:

明月幾時有?把酒問青天。不知天上宮闕,今夕是何年? 我欲乘風歸去,又恐瓊樓玉宇,高處不勝寒。起舞弄清影,何似在人間? 轉朱閣,低綺戶,照無眠。不應有恨,何事長向別時圓? 人有悲歡離合,月有陰晴圓缺,此事古難全。但願人長久,千里共嬋娟。

 

這是蘇軾在宋神宗熙寧九年(西元一○七六年)的中秋夜晚,望月思情,酒醉後寫下對人生運途起落的感慨,以及對於弟弟的想念之情。從月亮的陰晴圓缺,觀照到世間的悲歡離合,真摯情意從字裡行間流瀉而出,讓每一個有情人都能為之動容。九百多年來,每當中秋月圓,「但願人長久,千里共嬋娟」成為無數世人應景的話語,既是感懷,亦是祝福,文學撼動人心的藝術感召力,盡在其中。

書法-龍飛鳳舞顯豪情


文字是承載人類智慧的主要媒介,透過它,知識可以一代又一代傳遞下去,同時還能在前人所累積的基礎上,發展出更多元、更豐富的文化。

 

從最初單純用來記錄事物,文字只是線條組合而成的符號,在書寫上注重實用性,表達清楚即可,並未關照到視覺上的美感。隨著文明的逐步演進,文字的書寫也開始著重「審美」,工整的筆法與漂亮的字形往往能引起閱讀者的興味,於是「書法」這一門以文字為主體的藝術,就此誕生。

 

在世界上所有的書法形式中,唯有漢字書法以其優雅的視覺美感,發展成一門獨具風格的藝術,不僅有作者、作品,還有為數眾多的理論基礎與學習方法,是上自王公貴族、下至平民百姓都非常重視的文化瑰寶。而其表現的場域更是遍布各處,絲毫不受環境的限制,從典雅莊嚴的刻石、牌匾,到裝點家居的書畫、楹聯,只要隻字片語,就可以揮灑筆墨,吟詠出生活的品味及情趣。

 

尤其特別的是,在中華文化中,書法不只是一門藝術,更是一種培養定性與個人修為的法門。在鍛鍊書法的過程中,可以練就出對於字體結構的美感體驗,更在一筆一畫的動靜之間,涵養出一個人的道德與心性。因此從古至今,許多膾炙人口的故事,就在那龍飛鳳舞的筆墨之間,盡顯絕代風華。

 

例如:晉穆帝永和九年(西元三五三年),大書法家王羲之與謝安、孫綽等四十一位親友在會稽山陰的蘭亭(在今浙江紹興)聚會,大家以文會友,彼此吟詠相和,共寫下三十七首詩。王羲之想將這些詩文編輯成冊,便趁興寫下一篇序文,此即名傳千古的絕妙好帖-〈蘭亭集序〉。

 

蘭亭集序〉不僅是書法藝術的無價瑰寶,更記錄了好友齊聚一堂,以藝文提升涵養的感召力,此等風雅韻事,便是藉由書法而達到淨化身心的千古典範。

繪畫-山水之間寄情志

 

遠古以前,當人類還未發展出語言和文字時,就已經會在洞穴的岩壁上作畫了。或許以今日眼光觀之,這些石洞壁畫粗略簡單,但也顯現出人類追求美好事物的想望,其實早已根植於基因之中。若說文學是最容易表達的藝術,那麼繪畫就是在文明發軔之初就有的藝術了。

 

人類生長於大自然之中,常藉由觀察天地萬物,以抒發感情,並表達心志,從文學、書法到繪畫等藝術作品,其實都是創作者心靈感受的紀錄。創作者因為外在事物的牽動,連結到自我的情感經驗,而以不同的形式表現剎那間的感受。若是以繪畫來表達這一份悸動,觀賞者都像在欣賞一齣靜態的戲劇,萬般感受都凝結在當下。畫作到底想要訴說什麼故事,關涉到觀賞者自我的生命歷程,如果觀者有類似的體驗,這齣戲就彷彿活生生地在面前演出。

 

荷蘭畫家文生.梵谷(Vincent Willem van Gogh)的著名油畫-〈隆河上的星夜〉(Starry Night over the Rhône),當我們在觀賞畫作時,似乎能從夜空中璀璨的星芒及波光粼粼的河面倒影裡,感受到畫家內在的生命熱情,一瞬間,彷彿這些光影不再是靜態的了,而是隨著觀賞者心靈的悸動而不停閃耀著。

 

除了情感上的領會,繪畫本身也有更進一步的象徵意義,有時創作者藉由描繪的主題來傳達本身的想望,期許自我的人生或修為能達到更美善的境界,同時讓觀賞者可以起而效法。

 

例如:山水畫代表畫家遠離塵囂的一種心境,揮灑的墨色並不是要描摹真實的場景,而是希望自己能在清淨的天地間修養身心。或者,透過某些花草樹木的特質來傳達道德意涵,像松、柏歷霜雪而不凋,象徵堅忍不拔的情操;梅、蘭、竹、菊、蓮代表清高的志節,象徵品德的超然境界。寄情志於繪畫中,這是共同受到儒家思想影響之東亞文化圈的重要特質。

 

音樂-繞梁三日不絕縷

 

音樂是抽象的藝術,它沒有具體的樣貌,而是透過樂聲、歌聲來表達感情。雖然只是聲音的組合,但美妙的旋律同樣能滌淨身心,讓人為之陶醉。

 

在東周的道家典籍《列子.湯問》中,記載了一則故事:有位叫作韓娥的女子來到齊國,因為路上斷糧,已經餓了好幾天,於是在齊國臨淄城西南門賣唱乞食。她美妙婉轉的歌聲深深打動了聽眾,讓他們難以忘懷,過了三天,竟還會有人聽到她的歌聲餘音繚繞在房梁之間,彷彿不曾消失。後來韓娥投宿旅店,因為貧困而遭到店主的羞辱,她傷心極了,便唱著憂傷的歌曲離去,聲音是如此悲涼,凡是聽到韓娥歌聲的人都覺得好像沈浸在哀傷裡,甚至掉淚,食不下嚥。店主覺得慚愧,只好又請她回來唱一首歡樂愉快的歌,眾人聽到了,雀躍欣喜,禁不住手舞足蹈起來,頓時充滿歡樂的氣氛,完全忘記之前的悲愁。

 

這則奇妙的傳說便是成語「餘音繞梁、三日不絕」的典故,用來形容絕美動聽的歌聲或樂曲。 美好的音樂,不只能打動尋常百姓的心靈,連孔夫子都有相同的體驗。《論語.述而》提到:「子在齊,聞韶,三月不知肉味,曰:『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。』」韶(ㄕㄠˊ)樂是悠揚清柔的舞樂,孔夫子想不到竟然有樂曲可以達到如此完美的境界,聽過後連美食都不知味了。

 

由此可知,音樂雖然無形,但它感染人心的力量卻可能超越其他藝術,因為音樂透過聲音結合了創作者及歌者的感情,真實呈現其中的喜怒哀樂,緊扣住我們的心弦。在聽過之後,那旋律仍會盪漾在我們的心底,久久揮之不去,所以才會產生餘音不絕的錯覺。其實不絕的不是聲音,而是相同的感動;並且在深深感動之餘,可以釋放生命旅途中的千滋百味,淨化我們的身心。

 

 

藝術是對於「美」的感知

 

由於人類擁有高度的智慧,而可以處理事情、學習知識和技能,並會表現複雜的情緒、感受美好的事物。今日科技已能製造出具有人工智慧的機器人,同樣可以處理工作且學習技術,但它們仍無法具備靈性層次的情感與感受力,所以這是機器與人類的最大不同,也是人之所以為人的可貴之處。

 

因此,就算未曾學習過繪畫、樂理的人,也會因為聽見一首美妙的旋律,或是看到了一幅優美的圖畫,而為之喜悅、感動,其實這就是根源於我們內心、一種對於「美」的感知能力。

 

對於美的事物,我們會駐足觀賞,甚至想要自己也能創作出同樣美好的事物,這就是自然而然的感知能力。對「美」的感知能力並不需要特別學習,只要啟發它就可以了,從參觀各種展覽、聆賞每一個美妙的音符開始,去接觸、去體會,相信您會慢慢發現自己也會信手塗鴉,或是哼上一段音樂,沈浸在美好事物之中,處處皆歡喜,體悟到生命的美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