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94期

【小物大器】

椅 揖讓而坐 君子攸宜

最初「椅」即「梓」,是一種樹木的名稱,如《詩經》:「其桐其椅。」
「椅子」一開始稱為「倚子」,木字邊的「椅子」一詞則出現在唐代《濟續廟北海壇祭器雜物銘
碑陰》:「繩床十,內四椅子。」

 

坐看舊時光
 

三千多年前,古埃及壁畫便有雕上鵝頭獸腳的凳子,可見「坐具」已出現,並在西元前五、六世紀時傳入希臘;而在華夏地區,直到周朝都還「席地跪坐」,北宋張載曾說:「古人無椅桌……但席地則體恭,可以拜伏。」沒有椅子的高度落差,大家對坐,相互尊重、跪拜。秦漢時則有高起的「床」,其高度、深度與睡眠的床幾乎無異;及至東漢末、魏晉初,北方游牧民族進入中原地區,引入了最早的高足坐具-「胡床」,因而帶動了後續「椅子」的登場。

 

胡床類似凳子,至唐代才加上靠背與扶手,形制近似今日的椅子;宋朝開始,椅子成為了具人文氣息的家具,並走入常民的生活,而明式家具(明清時期的細木硬家具)更富文化內涵,因大量文人參與家具的製作,並以詩、書、畫的專長與之結合,藉此描繪人生的情懷,至今我們還能看到仿古的圈椅、官帽椅、太師椅等。而歐洲雖有椅子,卻到了文藝復興時期才普及,後來工業革命帶動椅具創作,並大量生產,出現了單椅、沙發、懶骨頭、躺椅等各種產品,陪伴現代人「坐看」好時光。
 

椅子與「位置」
 

除了放鬆作用外,椅子常是社會地位的象徵。如一八○九年的拿破崙畫像,法國皇帝拿破崙坐在椅子上,其他人則站著,再如最高級別的教授,北美地區稱之為Chair Professor;而「首席」一詞,起於古代椅面朝東方的座位為尊,今比喻職位最高者,我們也常說「某某穩坐第一把交椅」,這種椅子的椅腳交叉,要張開後才能平穩,故稱「交椅」,在階級嚴謹的封建社會裡,只有身分尊貴者才能坐,另外,遭到冷落之人,則形容為「坐冷板凳」等。
 

生活如椅子
 

亨利.梭羅在《湖濱散記》提到:「我屋裡有三把椅子,一把方便獨處,兩把供促膝對話,三把為社交需求。」有時想想,人生真像「大風吹」的遊戲,每個人都為了一席之地而奮鬥,或許我們需要的並不多,只要一把安放身心的椅子就夠了;漫漫人生路,難免偶遇橫逆,好在那些美好的人、事、物總能給予安撫,正像張舒適的椅子,容我們小歇片刻,看看生命的風景之後,再出發。

坐椅寮•聊一聊
       

一、歇後語

•破椅子、椅子折了背:比喻靠不住。

•坐著椅子叫使喚:比喻享福。
 

二、俚語

•大人爬起,囡仔占椅:大人一起身,小孩就去占用椅子。比喻不懂規矩。

•燒瓷的食缺,織蓆的睏椅:燒瓷器的人用破碗,織草蓆的睡在椅子上,工匠總是會將瑕疵品留著自己用,比喻各行各業的辛勤,與對物品的珍惜。
 

三、成語

•椅席炙手:椅子、席子摸著燙手,形容天氣炎熱。

•座無虛席:形容來訪或出席的人甚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