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94期

【專題企畫】

心中的太陽


一聲簡單問候,就能傳遞愛與溫暖。
      -行天宮平安心語



善言善語,擁有足以溫暖人心的力量。要怎麼說,才能讓聽者在對話的過程中,重新獲得向前的力量呢?

另外,除了適當的溝通技巧,要如何「把話說到心坎底」,成為別人心中的「小太陽」呢?

說好話

好話,指符合倫常義理,能引導人心向善、向上的良言善語。有句話說:「言為心聲。」說出口的話,會傳達個人內心的想法,也反映了修養的境界。

 

關聖帝君傳世明訓中的「說好話」,即是指引我們在日常生活中,學習合宜的說話方式,說出口以前,應謹慎思量話語的內容,是否對他人造成傷害;讓說出口的每一個字句,都能傳達正確的觀念。一句溫暖的好話,能使人間更融洽,也能為自己匯聚善緣,形成美好的善循環。

學會傾聽

我隨時隨地都在練習聆聽,
因為聆聽能力就等於說話能力。
      -曾寶儀
《五十堂最療癒人心的說話練習》

 

在說好話之前,不妨先試著「傾聽」,雖然什麼都還沒有說,但那代表「放下自己,尊重他人」。害羞內向的人往往會比較緊張,所以在對談的過程中,會暗自準備好待會兒要回覆的內容,導致無法完全投入當下的場景,便很難真正被對方觸動,並給予更深刻的答案與建議;有時可以先放下「我一定要回答對方」的念頭,開放自己,澈底被對方的言語所滲透。

 

不只是「聽」,還要「專注地傾聽」,盡可能不打斷對方的談話。有時我們會輕易地認為「已經瞭解」對方的意思,而迅速答話,事實上不讓對方「好好說完」,令人感到非常的挫折;相反地,我們若能用心聽完對方的心聲,能使雙方的關係更為融洽,改善某些本來無法轉圜的事情。

 

曾經有個案例:某位廠長最怕遇到員工老劉,因為老劉總是趁他巡視廠房時,抱怨伙食有多麼糟糕,廠長想,工廠裡那麼多人,只有一個人說不好吃,於是並沒太在意,總是敷衍兩句就過去了。後來廠長上了溝通課程,瞭解了聆聽的重要性,下一次他不但不閃躲,還主動拉著老劉問話,仔細地聽完每句話後,感謝老劉願意提供寶貴的意見;其實伙房也沒做出什麼改變,但不知怎麼地,此後老劉總覺得飯菜有滋味了,遇到廠長時再也不抱怨,反而笑嘻嘻地問好。

 

每個人都需要「被重視的感覺」,如廠長放下腳步,傾聽老劉的意見,並給予正向的反饋,於是老劉的心情轉好,自然就能看見餐食的優點所在。

 

 

把話說進「心 」裡

如果你想讓你所說的話
被重視、被喜歡,永不令人討厭,
唯一的祕訣,就是多替對方著想。
     -韓靖
《把話說進心坎裡》

 

 真誠的讚美 


只要一說出真誠讚美的話,氣氛馬上就會變得愉快,倘若覺得自己並不擅長稱讚別人,仔細觀察、聆聽對方說話即可。比如發現對方的小優點,就能自然而然地稱讚,即便沒有什麼特別的事情,也可以讚美對方的好習慣、體貼、值得尊敬的地方等。其實,刻意觀察別人的優點,養成「尋找美好事物的天線」,我們自身也更容易感到知足與喜悅。

 

而讚美之後,不妨再加上一個「問題」,比如「您能兼顧工作跟育兒,令人很佩服,請問您是怎麼運用時間的呢?」如此一來,對方就會認為「這個人對我、以及這個話題很感興趣」,而讓對話更加熱絡、融洽。 如果覺得突然稱讚對方有些不自然,那就說句「謝謝」吧!這句話表示認同對方價值,具有無可取代的寶貴意義。比方感謝朋友「謝謝您願意傾聽我說話,和您聊完我覺得好多了」,或對家人說「謝謝您幫我一個大忙」之類的話,會讓對方感覺到「自己很重要」、「帶來了正面的影響」。

 

感謝,其實就是最好的讚美。

 

 溫暖的鼓勵 


美國著名的教育家和演講口才藝術家卡內基,曾是個調皮的小男孩,連父親都拿他沒轍。九歲那年,父親再婚,並向新婚妻子介紹:「這孩子是全郡最令人頭痛的小孩,說不定他明天就會拿石頭砸妳呢!」

 

卡內基戒備地注視著繼母,然而繼母卻微笑地走到卡內基面前,溫柔地托著他的頭,注視著他,接著告訴丈夫:「我不這麼認為,他不是全郡最壞的男孩,而是最聰明、最精力旺盛,只是還沒找到發洩熱忱之處的孩子。」此話一出,卡內基倔強的心被融化了,他的眼淚滾滾而下,因為這句話,建立起卡內基和繼母深厚的感情;也因為這句話,卡內基立志要向上,幫助更多的人。

 

心理學家說,鼓勵是「營養劑」,正如食物一樣,能夠提供必須的養分。有時候,一句話蘊含著無限的能量,甚至會成為度過難關的力量,多數人在鼓勵的作用下,都能認識到自己的能力,並發揮出真正的潛能,激發出最好的表現。所以請別吝惜一句鼓勵的話,伸出手來,給予掌聲,讓沮喪的心靈再次出發。

 支持與撫慰 


面對親友同事的困境,我們總是盡可能地想要幫忙,但要怎麼做、怎麼說,才能「恰到好處」地關心,並給予力量呢?

 

我們從小接受的思維與訓練,就是「解決問題」,但是當對方遭遇鉅變時,他所面對的問題可能一時無法解決,當下只是需要有人陪伴,所以不需要急著給予建議;另外,試著以同理心替對方著想,但別說「我完全感同身受」,因為沒有一種感受能全然相同,只要表達自己的愛,以及支持的意願就可以了。

 

遭遇橫逆,總讓人覺得孤立無援,可以告訴對方「我也發生過類似的事件」,分享自己的經驗,讓對方認為這並非單一事件,而且他並不孤單;當對方感到無助,請針對他的長處,堅定地告訴他「我對你有信心」;另外,應聚焦於對方的「感受」上,不管事情有多麼繁瑣、嚴重,請先關懷對方當下真實的情緒,可以的話,給予一個大大的擁抱,勝過千言萬語。

 

「無聲」的語言

有些「語言」雖然「不聲不響」,
依然能表情達意,且充滿力量。

 

 肢體語言 

 

心理學家時常討論名畫家達文西的作品-〈抱貂的女子〉,畫面中抱著貂的女性,表情和順,但卻有一雙比例過大,且姿態似「利爪」的手,象徵她的心理並非如表面那樣平靜。可見手的「語彙」也能傳達心意,比如雙手緊握、抱胸,顯現出精神緊張,而把手插入口袋,則有「不信任對方」的意思等,倘若我們希望愉快地與人相處,應避免類似的「防衛」動作。

 

根據研究,人相信肢體語言勝過話語,所以想把話說進對方心裡,也要注意自己的姿態是否放鬆、友善;比如張開的手臂、對話時身體微微前傾,表達「專注於對方」、坐時不靠在椅背上,保持背部挺直但肩頸放鬆,看起來就會更加從容與自信。

 

 臉部表情 

 

另外,人的臉部表情也極富表現力,能充分反映出我們的各種情感,法國作家羅曼羅蘭說:「面部表情是多少世紀培養成功的語言,比嘴巴講的更複雜到千百倍的語言。」比如臉紅表示內心羞澀、面紅耳赤是因為情緒激動、笑容滿面是心情愉快、眉頭深鎖代表心事重重,而眼神與目光更是透露了不為人知的心理反應,即使「面無表情」,旁人也能讀出我們的失望、不開心。

 

若想促進溝通,不妨常常微笑,微笑是朵不會凋謝的花,它能使彼此的感情更加柔和,並增進理解和友誼。微笑的力量巨大且富渲染力,一抹親切的笑,不但讓自己更加快樂,也改變了別人的心情,讓世界更加美麗。

 

心與心溝通

 

說話有溫度,並不只是一種交流的「技巧」,而是我們發自內心地盼望,有人能因為話語得到力量。把話說好、說得柔軟溫暖,關鍵就在於「換位思考」與「真心體諒」,說好話的同時,也是在修煉人生的智慧;我們透過慈愛的語言,表達對他人的體貼、關懷、勉勵,正如和煦的春陽,為人間帶來溫暖與希望。

成為一個好聽眾的六個階段

 

•營造令人放心的場合與氣氛:找一個安靜的地點,確保能不被打擾,讓對方能安心地分享感情、職場等私事。

 

•收起手機、電腦等干擾的物品:專注於對方的談話內容,並適時地眼神接觸,讓對方直接感受到我們重視這次交談。

 

•給予回饋:不時問問題,或是重複對方提到過的事件,確認其中的細節。

 

•留心講者的肢體語言:觀察對方的表情、手勢、姿態、說話的語速等,從中掌握對方的情緒。

 

•保持中立客觀的態度:切忌以批判性的口吻回覆,要讓對方知道你是支持他的。

 

•引導講者:提供建議與想法時,必須是有用的資訊,且讓講者有足夠分享的空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