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94期

【專題企畫】

自然的太陽

熾熱耀眼的太陽,自天地初開以來,
就一直散發著光和熱,使生命欣欣向榮。

然而,它是怎麼來的呢?
從天文學的角度,它有什麼特殊性?
對人類歷史而言,又有什麼影響呢?


自古以來,太陽對人類的意義重大,在科學尚未普及的年代,太陽經常被神格化,被賦予全知全能的威能。歷史上,人類在好奇心驅使下,嘗試以肉眼觀察太陽,倒也經常有新奇的發現。近代以降,隨著太空科學的蓬勃發展,人類開始利用各種尖端儀器、望遠鏡及太空船來觀測,終於慢慢揭開了太陽的神祕面紗,也讓民眾得以一窺太陽的天文活動奇景。

恆星的誕生

宇宙浩瀚無垠,我們所居住的銀河系,大約在一百三十億年前誕生。在銀河系中,有許多氣體和塵埃聚集在一起,稱為「星際雲」。大約五十億年前,有一群星際雲不斷向內聚集旋轉,中心出現重力,重力使溫度升高,高到足以點燃核反應,雲氣中心開始產生爆炸進而發光,太陽誕生,正式成為銀河系數千億顆恆星中的一員。太陽誕生後,周圍剩下的星塵碎屑,也在碰撞中慢慢聚集,形成了一顆又一顆的行星,沿著重力軌道繞太陽運行,那便是我們的「太陽系」。

以宇宙尺度來說,太陽並不算是一顆非常大的恆星,但對太陽系而言,卻已經是體積、質量最大的天體。九大行星加總起來,質量也不過只有太陽的千分之二。太陽的直徑是一百三十九萬公里,是地球的一百多倍,質量則是地球的三十三萬倍。以體積來說,太陽可容納大約一百萬顆地球。

 

活躍的光體

從地球上觀察,太陽就像一顆掛在天上的黃色球體,似乎永遠不會有變化。但事實上它非常活躍,時時都在變動,如同一座巨大的核子反應爐,能產生巨大的能量。太陽主要是由氫氣和氦氣所組成,並不像地球有固態的岩質表面,它就像是一顆正在燃燒的巨大火球,核心溫度高達一千五百萬度,能量向外輻射,經電漿對流抵達表面-「光球層」,也就是我們肉眼所能見的太陽,溫度大約只有五千度左右。 二○二○年一月底,人類首次成功拍攝到太陽表面的照片,上頭覆蓋著沸騰的電漿體,一格一格看起來就像「爆米花」,猶如細胞一般的格子看起來很小,但其實每格都有一個美國德州這麼大。另外,值得一提的是,太陽的能量從核心傳到表面,這樣的過程就得花上十萬年之久。換句話說,我們今天所看見的太陽光,其實來自十萬年前。

 

太陽跟地球一樣,也會自轉,但由於表面大多是流動的高溫電漿,因此自轉速度會隨著緯度高低而產生變化,赤道附近的自轉速度比兩極快。這會使太陽的磁場產生扭曲,引發一連串的活動現象。從太空望遠鏡觀察,可見太陽表面的各種奇特的天文現象:

 

 日冕 

圍繞在太陽本體之外的光環,厚度可達數百萬公里。日冕非常亮,溫度高達攝氏一百萬度,比太陽表面還要高,平時無法用肉眼觀測,只有在日全蝕,太陽本體被遮蓋住時,才能看到太陽四周圍繞著一層淡白色的光。高溫下,在日冕中物質會還原成電漿和帶電粒子。這些帶電粒子速度非常快,能掙脫太陽引力的束縛,散射到外太空,形成所謂的「太陽風」。

 黑子 

太陽表面較為低溫的區域,看起來就像是比較暗沉的斑點。過去人們以為它是太陽表面的凹陷或大氣層中的風暴,在科學家的研究驗證下,原來太陽黑子是太陽磁力線互相拉扯所產生的局部強烈磁場活動。

黑子通常是成對出現,一個正極磁、一個負極磁,因此有互相吸引的磁力線。有時黑子也會成群出現,持續長達數星期之久。天文學家也發現,太陽黑子數量的多寡有規律性,大概以十一年為一個週期。在太陽黑子極大期的時候,太陽表面也會有較頻繁的活動現象,亮度會增加。而在黑子活動極小期時,太陽活動減少,亮度減低。
 

 日珥 

為最具代表性的太陽活動,通常發生在黑子附近。在強烈的正負磁場牽引下,從表面噴發而出的環狀氣體,有如鮮紅的火焰拱門,通常可延伸數十萬公里,相當於數個地球並列的高度。有些日珥在磁場影響下維持不動,可持續數個月到一年之久。也有些日珥會在數分鐘之內產生劇烈變化。由於在黑子的磁力線內,所以日珥的溫度也比日冕來得低。


 閃焰 

當太陽表面出現許多黑子,彼此的磁力線互相糾纏,扭曲到達頂點而斷裂,所產生的爆炸現象,稱為「閃焰」。它會在極短的時間內產生一股巨大的能量,連帶引起日冕中的帶電粒子巨量噴發,導致劇烈的太陽風暴。威力強大的日冕噴發若是朝向地球衝來,就會影響地球磁場,引發地磁風暴,嚴重干擾衛星、網路、全球定位系統,甚至電力癱瘓、停擺。而閃焰能量進入地球時,極光也會比較明顯,甚至在熱帶地區也可以看見極光。

事實上,非極地區域目睹極光,歷史上也時有所聞,被人們視為災祥異象。《盎格魯撒克遜編年史》中就曾記載,西元七七四年某日傍晚,英國天空忽然出現紅色的「十字架」,一般認為就是太陽風暴所造成的極光。西元一八五九年,太陽發生有史以來最大的閃焰事件,美國南岸的紐奧良市,出現由綠轉紅的極光,造成不小的騷動。同時間在落磯山一帶,夜空被極光的照射得異常明亮,住在山區的礦工以為已經是早晨,於是紛紛起床準備早餐。

 

太陽與氣候


太陽高掛天空,散發光和熱,是萬物維生的重要能源。太陽活動的變化,對地球的環境和氣候更有決定性的影響。當太陽黑子數量減少,太陽活動趨緩時,太陽亮度會比較弱,而地球也將進入極低溫期,造成嚴寒和乾旱,農作物產量銳減,各種經濟活動也將陷入停擺,引起社會劇烈變動。例如西元九世紀,太陽黑子活動減少,全球氣候驟降,位於東亞大陸北方的游牧民族開始向南遷移,造成中原漢民族極大的壓力。同一時間,北歐的維京人為了求生存,也開始大舉向英格蘭進攻。


 廣東下雪 

十六世紀中葉前後,全球進入另一個極低溫期,史書便曾記載,華南各地都出現夏天下雪、河川結冰的現象。明武宗正德年間,海南、潮州也都有「隕雪,厚尺許」的紀錄。

 

 

十六世紀後半到十七世紀前葉,明朝萬曆、崇禎年間,太陽幾乎沒有黑子,極低溫期再次來臨,全球進入極寒氣候,中國各地都傳出大旱,大旱又帶來蝗災,瘟疫等重大疾病也如影隨形,不斷循環。人民無以為繼,只能選擇離鄉背井,造成一波向東南亞、臺灣遷徙的移民潮。飢寒交迫下,有些人則選擇鋌而走險,因而出現流寇、民變等動亂,導致明朝走向覆亡。同一時間,歐洲也陷入嚴寒,幾乎不結冰的泰晤士河,竟曾有七月結冰的紀錄,甚至能在河床上踢足球、集市作買賣。

 

 無夏之年 

十七世紀中,太陽再度恢復頻繁的活動,全球氣候回溫,人類得以休養生息一陣子,此時中國已改朝換代,滿洲人入關,建立了清帝國,一度開創出康熙、乾隆的盛世。但這樣的榮景並沒有持續太久。十八世紀中葉後,全球氣候又因太陽活動減少而進入極低溫期,一直持續到十九世紀。

 

一八一二年,席捲歐洲的拿破崙率大軍征伐俄國,遭遇嚴寒大雪慘敗而歸。一八一五年,印尼森巴瓦島的坦博拉火山爆發人類史上最大規模的火山爆發,大量火山灰滯留在大氣層,阻絕了大半的日照面積,使氣候更加寒冷。一八一六年,稱「無夏之年」,北美、西歐、中國東北等高緯度地區都出現夏日霜凍,大量農作物死亡;雲南昆明連續三年下雪,嚴重飢荒;連位於亞熱帶的臺灣島,新竹以北也有冬天下雪,「冰堅寸餘」的紀錄。氣候遽變,中國各地飢荒、天災,使嘉慶、道光年間亂事不斷,清帝國自此由盛轉衰。

 

由此可知,太陽對地球而言,無疑是極為重要的存在,無時無刻都影響了人類的生活和歷史。有句俗話說:「人定勝天。」然而,從太陽的故事中我們可以知道,人類儘管擁有高度智慧,足以突破各種難關,但我們仍需抱持一顆敬畏的心,來面對大自然;隨時做好充足的準備,才能安然度過每個寒冬的挑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