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93期

【樂活慢行】

走春好去處 金面山親山步道

金面山位於臺北市內湖區,屬五指山系西南稜,與大崙尾山連成一體,步道質樸原始,頗具自然本色。


金面山海拔高度雖僅二百五十八公尺,登上頂點「剪刀石山」,可向四面八方展望,飽覽市景風光,氣勢相當壯闊,有「登泰山而小天下」之感。

從捷運西湖站下車,向北步行大約十分鐘,由環山路一三六巷進入,即可抵達金面山步道登山口。初次來訪者,可走竹月寺支線,在相思林岔路沿指標左轉,直上大岩壁,登上剪刀石山後,再沿採石場支線返回登山口,全程大約只需二至三小時,唯大岩壁頗費腳力,不常運動的民眾可能稍具挑戰性。

請記得攜帶水壺及少許口糧,以備不時之需;陰雨放晴三天內切勿上山,以免溼滑危險。另外,登山口是寧靜的住宅社區,路過時也請記得輕聲細語,切勿大聲喧譁,打擾當地民眾的作息。

 

昔日的打石勝地
 

「金面山」這一個有趣的名稱,其來有自。據說,早年漢人在臺北盆地屯田開墾,遠望北方發現有一座山,在太陽照射下金光閃閃,故而名之金面山。後來,有人登山探訪,發現這裡蘊藏大量安山岩,岩石中又含石英成分,所以才會發出金光。金面的岩壁堅硬,品質奇佳,清朝光緒年間興建臺北城,使用的也是這裡的石頭。人工採石的鑿痕斑斑,今日仍清晰可見,被登錄為市定古蹟-「內湖清代採石場」。

金面山成為興建臺北城的石材來源,其實也有一段故事。牡丹社事件後,清廷有感臺灣戰略地位的重要性,開始積極派員治理。光緒元年(西元一八七四年),臺北府宣告成立,並積極籌畫興建「臺北城」。

要建設城牆,就必須要有石材。最初原本計畫開採圓山的山石,但被陳、張兩姓的地主拒絕,只好改用唭哩岸石。唭哩岸石質地細膩且耐高溫,經常用來建造窯爐和煙囪,但試用後發現石質太軟脆,不適合建造城牆,只好另尋石場。


幾經輾轉,終於在內湖金面山,找到最適合的石材,設置「北勢湖採石場」,從山壁挖掘原石後,再用人力打解成小塊。然而,沉重的石材要如何運送到臺北城呢?

為了節省人力和路程,工人會將石塊運送下山後,用人力拉牽到渡口上船,一次可運送萬斤,帆船沿基隆河順流而下,經過劍潭、圓山,從葫蘆島(社子島)番仔溝連接到淡水河,再逆流而上,最後運抵臺北城工地。光緒十年(一八八四年)臺北城竣工,成為臺灣的政治中心。

日治時期,總督府為了實施現代化都市計畫,將大部分城牆拆除,拆下來的石材則移作建造其他公家機構之用,今日多不復存。歷經數十載,金面山採石場在現代化的趨勢下成為末流,遭到廢棄,逐漸遭人淡忘。今日若前往臺北市中正區的北門廣場,承恩門基座石磚正是來自當年的金面山。

 

豐富的自然景觀
 

登山步道入口,一棵老樟樹盤根錯節,粗壯高聳的樹幹,令人眼睛為之一亮。野生蠑螈從山溝探頭,提醒旅人已置身林野。走進竹月寺支線步道,有一片相思樹林,夾雜四季皆紅葉的白臼、美麗鮮豔的野牡丹、絢麗多彩的煙火樹,山風徐徐吹來,頗令人心曠神怡。由於是向陽坡、向風坡,因此這裡也有很多耐風、耐乾型的植物,像是姚金孃、車桑子、白毛臭牡丹、細梗絡石和南嶺蕘花等。除此之外,這裡也有臺灣原生種的刺葉桂櫻,每逢十月會盛開小巧的白花,可謂美不勝收。

除了植物,鳥類生態也有可觀之處。「嘎-里-歸」是樹鵲;樹上傳來貓叫,卻四處不見貓影,那可能就是紅嘴黑鵯了,牠們在繁殖期時經常群聚活動,頑童般發出「小-氣-鬼-」「九-七-九-」的叫聲,十分有趣。若是聽見敲打木魚聲,那肯定是俗稱「花和尚」的五色鳥了。各種鳥囀相伴,即使隻身上路,也不覺孤單。

笑傲群峰的氣勢
 

輕鬆寫意行至岔路口,離開竹月寺支線,改往「論劍亭」前進,指標上寫五百五十公尺、三十五分鐘抵達僅供參考,考量一般人體力,五十到六十分鐘之間算是標準時間。隨著坡度漸漸上升,石階逐漸隱退,取而代之的是幾近垂直的大岩壁,從這裡開始,就必須「手腳並用」了,拉著繩索攀爬。此路段岩層外露,節理分明,聳立橫陳於山稜線之上。旅人們在堆疊的巨石間跳躍穿行,似乎有些緊張刺激,但只要謹慎踏穩每一步,就能安全無虞。岩壁上,昔日打石鑿痕尚清晰可見,為臺北城的興建留下見證。青剛櫟在堅硬的石縫間扎根,萌生綠葉和枝苗,堅韌的生命力,令人動容。枯石,也可以逢春。

旅人三五成群,互相支援打氣,儘管汗流浹背,卻也充滿樂趣。爬累了,就躺在岩壁上稍作休憩。鳥瞰城市風景,享受暖暖的日光浴。如此舒適愜意,千思萬慮彷彿皆已拋諸九霄雲外。邊走邊休息,大約五十分鐘,終於來到論劍亭,這裡經常聚集許多山友,他們總會泡上一壺好茶,熱情地吆喝大家來品嘗。稍喘口氣,走上稜線,即可抵達頂點「剪刀石山」。只見巨石堆疊,突兀崢嶸。四面環顧,北望五指山,蒼翠山丘,綿延不絕;東望內湖大埤,南瞰臺北盆地,視野極佳。旅人一一站上巨石,合影留念,四周皆為峭壁,還是切莫做出危險動作,以策安全。

返回論劍亭,可改走右側,沿石龍山稜下山。行經重陽亭、華山亭,可至清代採石場遺址,廣場內堆滿許多形狀規則的石塊,亦留下昔日打石鑿孔的痕跡、運送石頭的人工坡道。走走停停,看看賞賞,不覺也已回到登山口。看著那棵老樟樹,多少年來的風風雨雨,它仍在此屹立不搖。百年來,有多少人走過它的身軀,發出連聲驚歎?百年後,人們是否也能像我們一樣,在這裡體驗大自然的美麗與雄偉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