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93期

【親近經典】
孚佑帝君醒心真經

二、明辨世間善惡
 

有些住在同一個屋簷下的家人,不親愛、不和睦,經常爭鬥、吵鬧不休,無法同心同德,共營安樂的生活;無法同甘共苦,安度重重難關;也不能團結合作,彼此支援、互相成就,一起勾勒出家和萬事興的願景。

有些人受人恩惠,卻不知感恩圖報,反而還恩將仇報,做出對不起恩人的事,如此悖理忘義,實在令人心寒。 有些人凶惡狠毒,缺乏慈悲憐憫之心,或為了謀財、懷恨而取人性命,或為了口腹之欲而濫殺生靈。這些人昏庸愚昧,全然不明白生命可貴的道理。

 

有些人倚仗權勢,而去霸凌弱勢者;或是成群結隊,聚眾欺壓勢單力薄的人。

 

有些人虛偽奸詐,一點都不光明磊落,專門設下詭計來謀害人。或是指使他人打官司,利用雙方的矛盾,不斷搧風點火,造成兩敗俱傷,藉此從中牟取不正當的利益。


有些坐擁權勢的人,未能約束自己的部屬,甚至放縱他們狐假虎威,到處為非作歹,不但為百姓帶來災難,也使得社會陷入混亂之中。

 

有些機巧奸詐而善變的人,無法安分守己、正直做人,為了升官、發財,盡做些違法犯紀的事。或舞弊賄賂、設局詐騙;或恐嚇威逼,為達目的不擇手段,終將招來橫禍。

 

有些人喪盡天良,竟然欺壓、算計已經失去依靠的孤兒寡母,或是刻意愚弄、取笑反應遲鈍的老人,甚至欺侮智慧未開、難以自保的孩童,這種人全無同情、憐憫之心。       

【讀經典‧心啟示】
以仁愛之心待人處世
 

人類從原始的蠻荒生活逐步發展出文明,而有別於其他動物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,這是因為人類具備了體恤、惻隱、互助等良善特質,才能創造出今日樂利安康的生活;這些特質是引導社會向上的動力,也是維繫人類存續的重要關鍵,簡言之,能以「仁」一字來概括。

 

「仁」是什麼?東漢許慎在《說文解字》中稱:「親也,从人二。」表示二人之間親近的情誼,由此延伸指和諧美好的人際關係。而在儒家思想中,「仁」也是核心理念,乃是待人處世的基本原則,小至個人的修身、大至治國平天下,皆涵蓋在「仁」的範疇之內。

 

因此,人與人之間能夠相親相愛就是「仁」,唯有理性與愛人之心,才能讓我們跨出自私自利的門檻,適時地覺察並終止種種邪惡的意念,例如:瞋怒、憎恨與嫉妒等,以免陷入彼此逼迫、陷害、鬥狠的人際黑洞之中。在自己的能力許可範圍內,不求回報,幫助別人,更能心安理得,也才是真正的仁心善行。